关灯
护眼
字体:

逢你[破镜重圆](35)

作者: 小西贝 阅读记录

迟逢放下心来,坐在院门口跟奶奶拉家常。

“你继父对你好不好?”

迟逢点头:“很好。”

“新同学好不好?”

“也很好。”她早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爷爷听见,笑眯眯地,从屋里拿出一包饼干递给她:“那就好,那就好,来吃点,你看你又瘦了。”

迟逢笑着接过这包粤利粤,不知道是爷爷在哪里买的,“哪有,昨晚才吃撑了。”

朱思琳没一会儿就跑来找她,迟逢跟她分饼干吃,朱思琳觉得味儿不对,盯着包装袋看了半天。

“奥……粤利粤啊原来,我说呢……”

迟逢瞧着她,在嘴旁竖着手指。

朱思琳点头,憋着笑。

爷爷问:“什么呀?”

朱思琳回:“我说,好吃得很,爷爷。”

两个女孩子在院里叽叽喳喳聊天,爷爷奶奶听不太清,但自然也是高兴得很,这院子里很久没那么热闹过了。

迟逢做饭的时候,朱思琳站在一旁问她:“今年叔叔忌日,爷爷陪你去不?”

迟逢摇头,“他不去,我去就行,之前他去墓地回来,老容易生病。”

爷爷奶奶虽然平时看上去没事人一样,其实心思挺重。

朱思琳说:“没事,那我陪你去,是后天吧?”

迟逢笑说:“是后天,行。”

“对了,秦猛找过你没?”

迟逢摇头,秦猛是葛玉婷前夫的儿子,比她小一岁,现在在洛平技术学院读职高。

朱思琳看着她说:“他要是找你,你别理他,他之前找我打听你在哪上学,但我没说。”

迟逢也奇怪,两个人之前偶尔共处一个屋檐下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现在怎么打听起她来了?

10月3日下午,迟逢去花店买了一捧菊花,右手拎着奶奶装好的水果。

恰好是个阴天,迟逢特意换了一身黑衣服,这是她每年的习惯。

朱思琳跟她一起来过两三年,自然也跟着穿了一身黑。

朱思琳远远就看见迟逢,被黑色衬得很清瘦,她摸了摸自己腰间的肉,小声说:“我看你吃得也不少啊,怎么那么瘦?”

“我肠胃不好。”迟逢现在160,比朱思琳矮了几厘米,她也挺愁,“我长不高。”

“还能长,你才十七岁。”两人慢吞吞朝公交车站走,“阿姨现在在干什么?”

以往葛玉婷有些手艺,理发店美容店都开过,只不过生意都不怎么好,朱思琳以为她在西临还会干老本行。

迟逢垂着眼,说:“没干什么。”

朱思琳“啊”了声,“是呀,你继父有钱,不上班多好。”

迟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转移了话题,跟她讲起在学校被造谣的事、盛华章的事、盛华堂的事……

朱思琳听完气得要命,偏偏她又生了张巧嘴,换着花样把谭俊和盛华堂骂出花来了,半小时的车程,不知不觉就到地方了,她还没骂进行,在下车时,她还不忘说迟逢两句:“下次有这种事你别憋着啊,打电话跟我说,憋出病来怎么办?”

迟逢点头如捣蒜。

她父亲葬在很老的墓园,当时刚开始大力推行火葬,葛玉婷花了手头的大半积蓄给他买了个墓位。

只是后来她再婚了,来看他的次数就少了。

朱思琳特意买了一袋子纸钱和香,在墓位前和迟逢一起点,嘴上不停念叨着,“叔叔快来吃苹果,吃香蕉,钱给你烧了很多,你记得保佑我俩考个好成绩啊,千万保佑!”

她双手合十,不停胡乱作揖。

迟逢站在旁边笑:“你肯定能考上医科大。”

朱思琳点头:“必须的,以后我救死扶伤,你到时候就来采访我,歌颂我,咱俩一起上电视。”

在最好的年纪,说起关于未来的畅想,总是轻松的、期待的。

两人嘴上不停,说起以后一起在大城市合租生活、再养猫猫狗狗狗的日子,兴奋得似乎一切都能在明天就实现。

偏偏忘了,世上还有一句话——

天不遂人愿。

刚下了墓园的大坡,风就大了起来,路上车挺多。

两人没带伞,眼看要下雨,迟逢伸手拦下了路过的出租。

司机师傅刚拉了趟三十来公里的小长途,说是西临市里来的小姐少爷,不差钱。

迟逢脑子里突然想到靳越,已经过去了两天,他还没回她,迟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朱思琳已经自来熟地跟师傅搭起了话:“拉哪去?”

“就那个瀑布。”

朱思琳啊了一声,看着一脸懵的迟逢,解释:“就是城边的一个瀑布,那儿还有个天文台,前一阵有人去那拍变装视频,小火了一下,那边还有山庄、农家乐,最近不少城里人过来玩。”

迟逢点了点头,又觉得以靳越的性子,应该不会来。

两人径直冲向了步行街,按照以往的路数,精品店、衣服店通通逛一圈。

再跑去奶茶店聊八卦,通常会拎着一小盒炸串去。

最后一站是烧烤店。

洛平的烧烤几乎是迟逢吃过最好吃的了,在西临,她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没怎么出去吃过饭 ,想这一口烧烤想了很久。

这家店名叫“百味烧烤店”,生意一直很好,本地人口口相传的烧烤前三名,约莫八点,不大的店面已经满座,迟逢和朱思琳在门外的摊位随意找了一桌坐下。

迟逢和朱思琳以往经常去,老板娘认出二人,招呼他们点菜。

点完出去,迟逢拖小凳子坐下,正对对面网吧,几个精神小伙穿着小脚裤,在门口锁电动车。

上一篇: 过敏 下一篇: 重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