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妻阿婵(201)

作者: 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腊月二十四,天降大雪,群臣整衣敛容入宫朝见皇帝,君臣和睦,喜气洋洋,共同揭下了这一年最后一次大朝会的帷幕。

罢朝后,太子领着一人面见皇帝,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命案。

第112章 入宫陈情

那人名叫徐远舟,父亲名叫徐伯远,正是十五年前在魏皇后薨逝案后死在流放途中的太医院前院判。

明德帝早亡的那位发妻,端惠皇后魏氏生前便一直由这位徐院判负责诊治。

兴平十三年秋,宫中重阳宴后端惠皇后突然病倒,起初只是头晕、腹痛,经太医院的御医们诊治后有所好转。

谁知短短两个多月后,皇后病情急转直下,缠绵病榻不过月余便撒手人寰。

皇后生前常常腹绞痛不止,太医们查不出缘由。

宫中盛传皇后之死乃是由当年早产生下太子后留下的后遗症所致,后来甚至有流言开始传太子命格与帝后相冲,有克父克母之嫌。

为了平息事端,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太子被迫接受那张天师的鞭笞火烤之刑,驱除那些人凭空捏造出的邪祟。

整整三日,不吃不喝,十三岁的羸弱少年最终挺了过来,哪怕最后只剩下半条命也要坚持查清楚母亲死亡真相。

后来在魏家的帮助下,在皇后死去的三个月后,在她生前用过的妆奁里发现了端倪,皇后生前所用妆粉里竟被掺入了超量的铅粉。

自前朝起世人便有在妆粉中掺入少量铅粉以达到增白肤色,掩盖肌肤瑕疵的传统,本也称得上平常。

可皇后那盒妆粉中被掺入的铅粉足有寻常女子的三倍之多,无异于直接投毒。

再结合皇后生前腹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几乎可以断定便是铅粉渗透皮肤导致的中毒无疑。

魏家人将这些证据提交到皇帝面前,皇帝勃然大怒,责令宫正司彻查此事。

后来查出乃是皇后宫中一位名叫采儿的宫娥所为。

那采儿因与人私相传递被人检举告发到魏皇后与郭太后面前。

当着郭太后之面,皇后不得不按照宫规命人罚了她二十杖,将其逐出了坤宁宫,后来终是于心不忍悄悄命人给她治好了伤。

那宫娥伤好便一直在浣衣局当差,有一回皇后路过御花园碰见她给人送浆洗好的衣裳,见她衣衫单薄,双手生满冻疮,不由得心生怜悯,等到太后气消彻底将这等事忘却之后,暗中将人调回了宫中。

岂料这采儿竟然怀恨在心,恩将仇报,悄悄在皇后脂粉盒里下毒。

那宫娥在事发当日在浣衣局投了井,畏罪自尽了。

后来皇帝又将负责皇后脉案的徐伯远等人治了失察渎职之罪,判了抄家流放,皇后一案便就此不了了之。

紧接着徐伯远及夫人幼子都在流放的路上突发恶疾一命呜呼了,只剩下一个长子徐远舟下落不明……

这些年来,太子常年为梦魇所扰,梦中常常见到母亲死前那张被疼痛折磨得几近扭曲变形的面孔和她瘦得只剩下一把骨的身体。

无论是宫娥采儿的“畏罪自尽”,还是太医徐伯远的“突发恶疾”,他都不觉得只是偶然。

是以这些年来他从未放弃过追查母亲之死的真相。

可惜他年幼时羽翼未丰,有许多事虽有心而无力。

多年蛰伏,终于等到羽翼丰满的这一日。

他先是查到了徐家那个没入教坊司的孤女的下落,原来她早已暗中被人从教坊司偷梁换柱,有了新的身份。

如今风头正盛的丽春坊双姝之一的鸢雪姑娘便是当年没入教坊司的徐家遗孤。

魏襄进入丽春坊,想方设法接近那姑娘便是为了从她口中打探出一点陈年旧事以及她那离奇失踪的兄长的下落。

可惜那姑娘想来是家中出事时年纪尚小,竟完全不记得从前的事了。

萧胤只好命人将鸢雪便是徐家遗孤的消息悄悄散播出去,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蹲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叫那徐远舟找上了门。

皇帝微眯着眼,看着面前这个形容有些狼狈的羸弱中年男人,试图从他的眉宇间捕捉到一点旧人痕迹。

可惜徐远舟自十多年前被判流放后便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日日东躲西藏,担惊受怕,被折磨的不成人形,自他身上竟看不出半点徐父生前的风采气度来。

太子见皇帝似微微有些出神,忍不住轻咳了两声。

徐远舟立刻会意,膝行到皇帝脚下,两只手哆哆嗦嗦将一封绝笔信并厚厚一叠脉案递上前,声泪俱下地哭诉道:“求陛下为草民做主哇!”

皇帝面色阴沉地盯着他,手自宽袖中探出,接过刘福瑞呈上来的东西随意翻看了一眼,登时便觉胸中血气翻滚,身形一晃,手中信纸哗哗落地,一手撑着案台重重咳嗽起来。

刘福瑞拖长了嗓音唤了声“陛下”,急忙上前为皇帝顺气,带着哭腔朝门外高喊:“传太医,快传太医!”

太子与满室宫人纷纷垂首跪地请皇帝保重龙体,徐远舟也跟着诚惶诚恐伏倒在地。

皇帝咳得满面通红,半晌才直起身,两道浑浊的目光先是投向了太子,而后是几乎将整张脸贴在地面的徐家子,闭了闭眼,朝刘福瑞摆了摆手。

刘福瑞立刻会意,匆匆带着一室宫人退下,小心翼翼合上殿门。

“你父亲在这封绝笔信中提到他在端惠皇后发病之初便察觉到了一丝蛛丝马迹,本想如实禀报却半路被人拦了下来,以你的性命做要挟,要求他不许透露一个字?”

皇帝锐利的目光落到徐远舟身上。

上一篇: 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 下一篇: 偏偏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