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英(73)
依当前的形势看,他势必是不会亏的。
同钟浴说起这些时候,快乐自他的心头流露出来,他十分愉悦。说到最后,他丝毫不吝惜自己对钟浴才智的夸赞。
钟浴静静地听着,手里抓着剑,脸上挂着浅淡的得意的笑容。
她手里拿着的剑,正是她要的银霜。
一把铁剑,剑身狭长轻薄如兰叶,闪亮如银,观之四面,抚之八面,金剑隔,乌木柄,缠绳。鞘也是乌木。抓在手里的时候,很细长的一条。
它的前主人,是不久前受刺而亡的赵王梁通。
幽州是北方门户,两代赵王,都担负着守边的重任。
梁通正是死于胡人的刺杀。同他的父亲一样。
一百多年前,庞大的帝国走到了末路,各地的起义点燃了烽火,战争席卷了所有人。局面稍有安定,肉食者争权夺利,王朝又一次风雨飘摇,帝国走向了分裂,众人纷纷称王称霸,你来我往,此消彼长,如此几十年。
最终钟氏胜出。两代人的苦心经营,换来江山一统。
皇帝虽在盛年,但长年的辛勤早已耗尽了他的心血。就在夙愿实现的第二年,山陵崩塌。他的继任者十分年轻,有相当的锐气,在他的治理下,疮痍弥目的旧山河改观了样貌,世人相信,盛世的华彩将要重现……然而他死了。起先不过是发热,他在高台饮酒,吹多了风。他吃了药,很快痊愈。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懂得享乐的君王,长久以来的寻欢作乐损耗了他的元气,他又太自负,痊愈后不肯休养,仍旧纵情欢乐。一个月后,他又病倒,还是发热,只是严重得多,甚至打起寒噤来。几个太医一起开出了药,然而不起效用,他还是高热,有时会呕吐。他很快憔悴起来,双眼无神,且眼窝凹陷。太医们不得已下了猛药。可终究还是没能留得住他。
他父亲驾崩的时候,他二十岁,他将要去的时候,他最大的儿子也才只有十岁。
十岁的孩子能成什么事呢?
他在病榻上,将他的太子连同父祖的基业托付给他仰赖的人,他的亲弟弟,他妻子的兄长,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能臣。
他知道,皇权的诱惑在前,即使是亲兄弟,也是不能够信任的,然而已经别无办法,只能求苍天庇佑。
他对妻儿进行了一番呕心沥血的嘱咐,而后断绝了气息。
他的太子没能活过十五岁。
可怜的孩子死在亲叔叔的手中,因为那时他的叔叔掌握着王朝的权柄,他想与他的舅舅合谋夺回权力。
他失败了。他的母亲与舅舅也在同一日被杀。
后来他同父异母的七岁弟弟登上了皇位。
新帝的生母原是禁宫中的一名内侍,因美貌有宠,只是皇帝的后宫里,美貌的人实在太多,皇帝很快便忘掉了她的脸,即使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也还是位卑势弱。
这位年轻的太后,聪慧有谋,她不甘心引颈待戮,于是她设法和外朝的一位重臣取得了联结。
这位重臣正是那几位托孤重臣里仅存的根苗,他已经很年老,早已被剥夺了实权。但是他有崇高的名望。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境地。
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发诏,忠臣奉旨勤王。
自觉大局已定的皇叔自然是想不到。
一击即中。
皇叔毫无还手之力,认罪,而后伏法。
太后以为自己是胜利者,然而她在自己的寝殿中被灌了毒酒。
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在眼前,没人能够抵挡它的诱惑,所以忠臣也会变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没有依仗的孤儿寡母,怎么不会成为旁人眼里的肥肉?
老迈的人安心去了,他不在意身后名,因为他相信他出类拔萃的儿子会对得起他的付出。
他去后,他的长子接管了他的一切,而且不负他所望,一步步实现着他的愿想。
他一家的心思,逐渐人尽皆知。
许多的人,无论心中存着什么样的心思,都以忠臣的名义起兵。
这位身负重望的长子,死在平叛的途中。他唯一的儿子,只有七岁。
他是个清醒的人,所以他选择了他弟弟做他的继任者。
最终,他的弟弟完成了自父兄手中接过的事业,建立了新的王朝。
弟弟感恩兄长的付出,同时也是为了使那些曾在他兄长手下效忠的能臣们满意,他大加封赏他的侄儿,并且还会时常拉着侄儿的手在众人面前说出还位于兄的惊人之语。
不过他的侄儿在成年后还是被他送去了封地,在他之后继续做皇帝的,是他的儿子。
他病死前,他的侄儿,正值壮年的赵王梁炅,死于战场上的毒箭。
新帝登基,梁炅七岁的儿子梁通袭封赵王。
第二代赵王死时三十五岁,他只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儿,十五岁,小一些的是个儿子,不过十岁。
寡母孤儿,难免要受人欺凌。
不过一把剑而已。
当权的人想要,怎么会得不到呢?
第41章
钟浴得到银霜之后,只要出门,就会带着它。
她本来就不是娇柔的长相,她的美,很有一些诡丽的意思,带一点阴郁气,是因为她很爱对人笑,所以才显得她随和可亲。不笑的时候,她就是一副冷冽相,再带上剑,更加凛然不可相侵,人不敢趋近。
梁襄喜欢钟浴素手抓着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