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15)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尊驾要见衡阳王, 在下自然不敢阻拦。不过既然已经伪装了这么久,为何现在又愿意见人了呢?”

萧绚愣了一愣,心想这小子话中藏话,阴阳起来倒的确很难对付。但他这一次揣摩已久,心中早有腹稿,登时便平静开口:

“我这几日虽然独处于静室,但稍稍也知道外面的动静。听说衡阳王招募了长安城中的鳏寡孤独,一一赏赐衣食生计。西伯善养老者,而大贤归之,何况于我呢?”

杜衡的眼珠微微颤了颤。昔日周文王厚待老者,姜尚、伯夷等贤人高士听闻以后,纷纷归附西岐,周朝由此而兴。萧绚拿这例子作比,一面是恭维,另一面却也是有意无意的自抬身份。既然衡阳王要实行仁政、赡养鳏寡孤独,那自然不能对他这样孤苦无依的可怜人下什么黑手。

简单两句交锋完毕,双方都算对彼此的段位有了个了解。于是杜衡也不再绕圈子,默了一默之后率直开口:

“衡阳王而今不在府中。今日一早,殿下便带着几位属官匆匆外出,说是去了禁苑太液池边,处理什么要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打量面前这俊秀少年的神情——在听到“太液池”三个字的时候,萧绚的面部肌肉微微一抽,竟是压抑不住的流露了一丝恐惧。

·

只要有所选择,沐晨是绝不愿意到天一阁这么个被强辐射矿石给浸透了的污染源——毕竟常年累月对辐射的恐怖宣传实在吓人,哪怕有防护服也不能消除恐惧。正因如此,天一阁内文物的整理清点,一向都是由王治带人专程负责。为了方便他运输物资、向现代申请援助,沐晨特意向系统兑换了一个小型的双穿门,放置在天一阁供日常使用。

文物的保护与清理是极为繁琐细致而又艰难的工作。按照规定,即使现代的历史学家们不能亲临考古,也必须通过双穿门每日与王治保持沟通,给予指导避免谬误。但最近数日以来,历史学院方面却一改常态,不仅与王治联络时常常迟到,派来对接的专家也时而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仿佛是被什么东西钩住了心神。以王治的脾气,当然是无法容忍同行在专业事务上态度敷衍。这一次汇报的时候,他便直言不讳指了出来。

电话那头是王治大学的老同学,听到这话也并不生气,只是愣了一愣后苦笑出声:

“这个我们的确要说一声抱歉。”老同学道:“但这确实也是有客观原因——这几日大家都在忙着分析你交过来的材料呢,都有点魂不守舍……”

他不说这句话也罢,说了之后王治微微一愣,登时便是好奇心大作了:能被紧急事务小组招揽来的专家都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牛,说白了平生什么没有见过,又能怎么“魂不守舍”?

“你说的是什么?”

老同学在电话那边咳嗽了一声,语气却稍稍有点尴尬。

“就是——就是你送来的那一片甲骨。”她低声道:“实验室的人在骨骼缝隙里找到了一些有机质,通过样本比对,认为应该是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的制品……”

王治的眼睛微微瞪大了:现今为止,在殷墟等地发现的甲骨文都是商晚期的东西,距今最多不过一千三四百年;能够一下子将时间往前推那么远,倒的确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上面刻的是什么?”

老同学迟疑了片刻。

“现在呢,还不算太清楚。”她哼哼唧唧道:“但古文字专家基本达成了一致,认为这不太可能是文字——结构、组成、框架上都不太符合。目前的共识呢,是认为这应该是一种颇为重要的祭祀礼器,上面雕刻了特异的天象……”

上古时代崇拜自然,祭祀天象极为正常。但王治仔细回忆了片刻,却觉得怎么也很难将那块甲骨上凌乱不堪的凹洞与天象联系在一起:

“那又是什么天象?”

“天文学家的判断,认为这块甲骨上同时描绘的是五大行星相错而行、太阳都被暂时遮蔽的星象;如果古人的观察足够敏锐,那么他们会看到太阳边五星错乱交织,与平常的轨迹迥然不同。”

王治喔了一声,刚想点头,敷衍过这一段他实在不怎么了解的天文知识。然而历史学家的敏锐却猛地一动,让他下意识皱了皱眉:

“——五星错乱?“

怎么——怎么觉得这么熟悉?

“你应该觉得熟悉。”老同学似乎叹了口气:“还记得帝王世纪引得那一段么?——《日月五星图》云,桀末年,两日并斗,五星交错,枉矢流,火神见。”

“换句话说,你大概率是挖到夏朝的东西了。”

老同学停了一停,不出所料地听到了电话那边骤然急促的呼吸,以及诡异的安静。

“——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兴奋了吧?”

第103章 平衡

“——夏朝?”沐晨张大了嘴。

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恢复冷静的王治微微点头, 脸上却仍然是抑制不住的闪过喜悦。——当然,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历史学专业人士, 他依然保持了该有的谨慎: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 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

沐晨又张了张嘴。即使是纯粹的圈外人,他也曾经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略微听说过夏朝问题在考古学中的地位。自上世纪以来历史学界纷扰不休,疑古派信古派间彼此长达百年的论辩争斗, 乃至于数十年间整个历史观与世界观的冲突与沿革,最后也是最紧要的关键, 便是落笔在这夏朝的存在与否。纵然沐晨一排懵懂, 凭直觉也能感受到王治平静外表下暗流汹涌的亢奋情绪。真要是这件东西被他们坐实, 恐怕整个学术界都要天翻地覆、地动山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