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21)
于是王治与贝言对视了一眼,于无声中完成了一次默契交流。按理说这种与古人打交道的事情该王治挺身而出,但而今王治神色漠然,却只微微挪动嘴唇,朝贝言做了个“你先上”的口型。显然,王博士自高中之后与理科彼此生疏,是铁定应付不了这样的天才的。
于是贝言咳嗽两声,只好硬着头皮上去接住了话茬,他先是将《缀术》一通吹捧,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祖氏先人的无限憧憬不胜向往,而后话里话外委婉暗示,表达己方对算数的极大兴趣,希望能观摩如此奇书云云。
本来这一套言论只是草蛇灰线埋下伏笔,为日后交情密切时求取典籍做个铺垫。想不到祖公子的耿直远远超过几位的预期,他稍稍一愣理解了贝言的言外之意后,立刻就拱手许诺,说区区小术能蒙贵人赞誉,自己真是受宠若惊,自然也愿意将这《缀术》拱手送上,以偿先前赠书的恩德。
说到此处,他却话锋一转:
“……只是先人是江南逃难,颠沛流离至此,随身的财物都一一遗失。这本书早在十年以前就毁于盗贼,现在是找不到原本了。”
贝言吃了一惊,心下顿觉失望:
“那先前足下所说的拱手奉上……?”
“喔,这倒不难。”祖公子平静道:“这《缀术》是先人心血,小子自启蒙时就常常翻阅,现今尚有记忆。只是全书大抵有七八万字,小子要一一默写了送来,恐怕还得花上半月的功夫。”
沐晨忽地被茶水呛住,迅速咳嗽了起来。
·
在祖公子轻描淡写的抛下这个重量级发言之后,沐晨王治与向亮等便已经坐立难安(最可怕的是,这位祖公子说话时依旧诚恳平和笃定,瞧不出一丁点凡尔赛的气息——大概在这种家族之中,过目不忘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等到祖公子掏出了一张草纸与贝言议论什么“勾股”、“弦”的时候,他们几个干脆已经是如坐针毡,只能找了理由依次开溜,不要干扰了高人之间的谈笑风生。
三人之中,王治向亮还好,偏偏沐晨身份最高,还非得静坐陪笑不时点头,免得祖公子以为贵人傲慢不重宾客。好容易等到两人谈得投机浑然忘我,沐晨才借口更衣悄悄溜出,只觉得脑门依旧在嗡嗡作响。
他从别院后转出,一眼却瞥见向亮站立于前,身边稀稀拉拉围了几个侍卫,神色却颇为严肃。
瞧着沐晨走来,向亮终于一挥手驱散了身边的士兵,快步上前,低声开了口:
“刚刚接到消息。”他道:“地方上有州郡要造反。”
沐晨微微一愣,却并不怎么介意——中古时代政治动荡,中枢权力变更之后,地方上的野心家照例都要闹上一闹,关于这一点他们早就有过预案。然而见向亮表情严肃,沐晨终究还是开口问了一句:
“造反的有多少?”
向亮深深看了他一眼:
“具体名单我就不报了。”他简单道:“但从侦察情报来看,少说占了天下的三分之一。”
向亮停了一停,又补充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要害的一句:
“——具体来说,是南北两边,各占三分之一。”
第107章 碾压
沐晨呆住了:“什么?”
王治苦笑一声, 稍稍介绍了一下形势。
简单来说,这还是穿越团队行事过于激切所引发地蝴蝶反应——数十日之前他们以空降部队控制皇宫,里应外合搞了个不流血的宫变, 而后他们挟持太后发布诏令, 宣称皇帝远游朝政失序,遂令齐王位居诸臣之上,录尚书事、总百揆、掌禁中戍卫。这是中古时代权臣专政的常见套路,接下来便该是搞赞拜不名,入朝不趋, 剑履上殿套篡位必备套餐,逐步快进至加九锡、授天子仪仗, 乃至于禅位了——南北朝数百年来走了少说几十道流程,从上到下都是谙熟于心, 再没有魏晋时代的羞涩难言了。
正因为熟能生巧早有预案,所以齐王府的幕僚们谋划得极为精细, 以太后名义令齐王总揽政务的谕旨虽然早就拟好,但在措辞上却反复修正, 有了极大的改动——宫变当日在都省公开宣读的诏书语气极为严厉,甚至隐隐有指斥众大臣不能正身当朝、匡正君上的意思, 是打算以此震慑京中诸臣, 迅速稳定局势;而六百里加急廷寄往各州郡的旨意, 则极尽笼络与安抚,话里话外都以名利为饵,争取安住这些野心勃勃、极为难惹的封疆大吏。
但如此苦心经营、百般笼络, 这些刺史太守接到诏令之后,居然还是调动军队同谋串联,再明白无误的有了反意!
“当然, 毕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一群人彼此心怀鬼胎,暂时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示出来,就是齐王府安插在各地的眼线,也只隐隐接到一点风声而已——估计齐王自己都还没接到消息。”向亮叹气道:“但我们借助空中侦察,已经发现了大量军队与物资调动的异样。这就是明证了。”
无朝廷明令而擅自调军,反情当然确凿无疑,但沐晨呆滞片刻,却还是难以理解:
“可是为什么?”
中古时代的封疆大吏自然野心勃勃,但历史小组事先做过估计,认为齐王在北朝经营已久功勋彪炳,少说也是个霍光、伊尹一般的权臣,就算不能一呼百应登即取皇帝而代之;至少能保证朝野上下大多数的臣工袖手旁观、坐观成败。真正有能力有意愿能在宫变后谋反叛乱的不过一二大州而已。但现在分之一的州郡都在跳反,起码百余名地方重臣牵涉其中。预测居然有如此偏差,自然是先前的情报出现重大失误。但沐晨反复思量,却始终不能理解——难道齐王在朝中的人缘就真的如此之差,差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