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238)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不过, 沐晨倒也并没有对这种检查报有多大的期望。早在穿越之初, 紧急小组就曾经派人给他做过比较全面的体检, 那时候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何况现在这点简陋的仪器?

但事实大大的出乎他的意外。血样被送去后的当天下午, 医疗组的负责人专门求见了沐晨, 一见面就开门见山:

“沐先生,我们在你的血液里发现了真菌的孢子。”

沐晨立刻愣住了:“什么?”

他对真菌的唯一理解, 只有云南每年打广告说吃了会躺板板的红伞伞和白杆杆,听到这种东西第一反应都不是恐惧而是懵逼。

负责人立即解释:“我们在血液中发现了孢子,一种真菌用以繁殖的细胞结构。”

“但我做过很多次体检, 没有任何一次有问题!”沐晨震惊道:“有几次还是你们负责的!”

负责人稍稍有一点尴尬。当然这种千万分之一的例外不应该是他们的责任, 但被当事人直接指出来总有些羞赧。

“……是这样。”他低声道:“我们这一次仍然检查过你的所有指标,从数据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呢,体检正常和血液中查出孢子也不冲突。”

沐晨傻眼了:“怎么个不冲突法?难道我是蘑菇人么?”

“因为体检并不能直接观察血液环境。”负责人尴尬解释:“人体一毫升血液中少说也有数十亿的细胞, 而且种类极为繁多,形状也各不一样,如果一一分辨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一般通过可观测的指标来间接推断人体状况。比如以红细胞数量判断是否贫血、以白细胞数量判断是否发炎、以激素情况判断内分泌状况……但这一次的检测比较特殊,因此我们特意用了高倍的光学显微镜仔细观察血液玻片,然后就发现了这些真菌孢子。”

事实当然没有负责人说的这么简单写意,好像他们只不过用一用高倍显微镜就发现了多次体检都遗漏过的缺失。可实际上医疗组用抽来的血液做了二十几个涂片,而前十几个玻片都毫无异常,直到最后几次观察时他们才在血细胞的包围中发现了孢子。这显然不能用运气好来解释。医疗组私下有过猜测,认为先前的孢子是处于某种半休眠式的静默状态,因此混杂在血液中无法辨认;直到被不知名的因素刺激后复苏,体积变大特征明显,终于可以被肉眼识别。

但这种猜测显然不好与没有什么生物学常识的当事人提及,所以负责人一笔带过。

尽管这样,没有生物学常识的当事人仍然大为震惊:

“你们都能肉眼观察出孢子了,为什么指标还是正常的?!”

负责人张了张嘴心想我们对此也一百万个迷惑——甚至搞不好生物学界的大佬们都得在这一滴血液前懵逼。虽然他们在光学显微镜下实实在在的观测到了孢子,但沐晨血液中的白细胞等却没有任何变化——这些极度敏感的免疫细胞径直绕开了孢子,对偌大的人体异物熟视无睹……

这当然是无法解释的。所以负责人叹了口气:

“一般来说,免疫系统都会对入侵血液的外物有排异反应。但在显微镜的检测下……没有发现这样的迹象。”

沐晨有些不知所措。他想了一想,小心翼翼的询问:

“这……算是坏事么?”

负责人稍稍有些沉默,因为这确实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血液中发现真菌还可以理解为简单的感染,但免疫系统居然对外物毫无反应,后果就相当之惊悚了——没有自身免疫机制的遏制,那么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就简直是真菌的天堂;这些孢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发育生长扩张繁殖,乃至于钻破血管侵入内脏,从体表到体内都长出一茬又一茬血腥的蘑菇。

如果临床真出现这样的症状,那病人大概会成为医学史上最为猎奇与恐怖的案例,甚至可以用患者的名字单独给病症命个名什么的……但沐晨显然是没有这个青史留名的殊荣,他血液里的孢子的确没有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却也保持在某种怪异的静默状态,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分裂繁殖的迹象。血液中似乎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当然,这种平衡似乎并不容易维持。沐晨的血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只要稍久,潜伏的孢子就会迅速生长扩张,蔓延为鲜红艳丽的斑点。如果营养足够,那甚至能发育出菌丝菌盖,变成一株极为怪异的蘑菇——就仿佛农科所送来的灵芝现在的模样。

如果考虑到真菌强悍的致幻效力与毒性,那么这些血液应该被视为高度危险的管制品。唯一能安全存放它的只有沐晨的血管

“……应该是没有大碍的。”他低声道:“不过还要把血样寄到现代,让那边看看状况;除此以外,萧绚的血样也要对比研究。不过需要走些手续。”

沐晨拔出钢笔在递来的文件上草草一划,允许紧急事务小组根据医学需求处置自己的血样。负责人小心将这份珍贵的签名收好,放下报告起身告辞。在转身出门的时候,负责人连未来论文的作者排名都已经给想好了

——怎么也得给个并列一作吧?

·

因为有齐王的叮嘱,穿越团队这几日表现得颇为低调。除了每日在城外教授兵卒雇佣流民清扫街道以外,沐晨向亮等人都缩在别院内天天对萧绚搞心理攻坚战,力争让他早日恢复记忆吐出更多东西,王治则继续在天一阁昼伏夜出每日修仙,渐渐已经有了身姿婀娜两眼乌黑的仙人气质。

如此宅了几天之后,齐王终于有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