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嫁混混(242)
口碑摆放在这里,名声足够大,其他的工地有想要卖砖头之类的,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
其他人想要争抢生意也没有办法。
专注自身,比担忧其他的更重要。
“吃饭啦,哥,嫂子。” 张建业扯着嗓门叫喊。
这次饭菜做的快,杨家拿来的油炸的豆腐之类的,炒一炒热了就能吃,还有菜角。
拿给他们的东西多。
要紧着吃,不吃完再拿去海城不方便。
来回奔波,也没有地方储存。
“走,吃饭去。” 谢言之从床上起来,心头一阵轻松。
他每次心中有什么疑惑,或者犹豫不决的时候,和李蓁蓁聊一聊就什么都想通了。
无论他做什么决定,李蓁蓁都会坚定的支持,毫不犹豫,在身后给他力量。
饭桌上,谢言之将刚才做的决定说了。
“没问题,哥,咱们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张建业全力支持。
江诚更是没有不答应的,他在学习上踏实努力有经验。
对于仓库那边的事情,没办法思考太多。
都是跟着谢言之和张建业的决定走。
他们不会害他。
他可以在学习上或者做实验的时候独立做任何决定,那些都是他热爱且擅长的领域。
生意上他仿佛没有任何的天分。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继续吃饭吃饭。”
事情说出来,全员通过,谢言之也放下心来吃饭。
建立工厂或者做其他任何决定,都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还要考虑张建业和江诚。
看了许多的金融方面的书,他也了解到一些知识。
工厂将来成立了,他们三个都是老板。
按照占比,他投入的最多,张建业和江诚一样多。
张建业的钱多是花费在了衣服上,江诚则是留着一部分付学费。
第132章 第 132 章
◎全部都淹没在唉声叹气中◎
年三十前一天, 谢言之几人去看过江秀英后,开始在家里准备过年的东西。
从他们回到家开始,天天都去地里看江秀英。
每次总是要说上半个小时以上的话。
他们以后多是在海城, 回来的时间不多, 海城发生的故事很长,三两句讲不完,每天都要去看看才放心。
坟包周围打理的干净,半年时间没回来,也没有长草。
肯定是有人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清理过。
除了是长兴街道上的街坊邻居外,还能是谁。
在家里住的每一天都更加坚定着谢言之的心。
“哥,嫂子, 你们看我过年穿这一身怎么样。”
闻言,谢言之无奈回头。
在家里需要忙的事情已经全部忙完了, 几个人在家里也没什么大事情。
在海城每天累的腰酸背痛, 胳膊和腿都不像是自己的。
张建业对于衣服的要求降低了,每天晚上睡觉前,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再去挑选衣服。
穿新衣服去也会被灰尘吹的脏兮兮, 一不小心还会蹭出许多痕迹。
他都没有多少时间整理衣服。
回到家完全不同,不需要工作, 能够好好休息, 他挑选衣服的时间又回来了。
张建业抖动抖动衣服袖子, 无声催促着面前的两个人选择。
屋子里的江诚自动收起了耳朵, 他刚刚才选过。
张建业本来新年战袍是李蓁蓁制衣厂拿来的衣服。
结果回到家, 他发现冬天还有一身新衣服没有穿。
都是熟悉的搭配和味道。
心中那段关于县城靓仔的岁月再次被衣服勾起来。
一下子犹豫不决。
两套衣服都是新的,可是大年初一只有那么一天, 中间也不能更换衣服。
选哪一个就成了他遇到最大的难题。
只能来请大家帮忙选择。
征求大多数的意见, 遵从少数服从多数。
谢言之和李蓁蓁对视一眼, 选择了颜色最是亮眼花里胡俏的那一身衣服。
张建业看到这身衣服开始纠结,说明心中的天平也是偏向这身衣服的。
谢言之和李蓁蓁都不想同张建业掰扯哪身衣服更合适,大过年的,就是要开心。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就好。
“嘿嘿。” 张建业笑两声,“江诚选择的也是这身,加上我,四票通过。”
选好衣服,张建业回去用塑料袋密封好,等到明天晚上再拿出来。
李蓁蓁没有什么事情,就一直坐在院子里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继续画图。
谢言之也坐在旁边写未来规划。
建立工厂不是只在口头上说说,还有许多需要准备的事情。
地址的选择就是一大难题。
柔和的阳光照射在谢言之面前的纸张上,投下一片阴影。
阴影框住的地方,有两个圈。
圈内一个是自建,一个是租赁。
谢言之手边的另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
他在计算怎样让工厂最大利益化。
前期是买下一块地皮找人来盖房子还是按照现在这样的直接租赁现成的仓库,只不过这次要更换的是个大仓库。
他写写画画我,就是要找到利润最大的方法。
买地皮自建也不是没有钱,他们兄弟三个的钱全部都能拿出来,还不够的话他可以去找韩德军,是借还收拉他投资全看韩德军的想法。
用钱这方面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问题就在于选择最合适的。
勾勾画画,谢言之浪费了一张又一张的纸后,终于计算得出了最优的办法。
选择买地皮自建工厂,或者直接买下一个大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