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嫁混混(252)
公交车摇摇晃晃的,不能坐在位置上,根本没有能够开口的时间,要全身心的稳住身形。
杨娟红站在靠窗的位置,百无聊赖看着外边不断后退的建筑。
就在快要到站的时候,突然之间,视线中闯入了一个人影。
那人她认识,也算得上熟悉。
不是别人,正是昨天没有追赶上的江诚。
她看着江诚的动作一时有些发愣,连带着即将下车都忘记了,还是小姐妹拉着她的手走了下去。
杨娟红脑子发懵恍恍惚惚走在路上,脑海中还在想着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
江诚举着大铁锤在砸墙,那户人家正在扒房子,同样拿大铁锤的不止江诚一个。
做这些动作看起来都非常熟练。
身上沾染的全部都是白色的石灰,搞的脏兮兮一片。
杨娟红想起来自己猜测的江诚是回家的想法,登时心里有些破防。
不是她瞧不起江诚,实在是不敢相信江诚昨天每周匆匆忙忙是来工地扒房子。
这样每周都艰苦工作自己赚钱的人,是怎么穿的起那么多新衣服的。
杨娟红心里更加奇怪。
等到她们从商场逛完,出来找饭店吃饭的时候,杨娟红再次路过工地。
她驻足望向不远处。
江诚已经放下了大铁锤,工人们开始休息吃饭。
江诚则是蹲在一个角落趴在自己腿上写字,旁边蹲着一个中分青年,脖子里挂着一条毛巾,手上端着饭盒。
看样子两个人是相识的好朋友,还在一起说笑。
那么一瞬间,杨娟红的脚步变得沉重。
她生来就没有受过什么苦,对她来说最大的苦难就是骑自行车摔倒在路边。
就这样她学习的时候还要父母三催四请。
江诚却是珍惜所有的时间来学习知识。
这是杨娟红见到第一个这么努力的人。
微风吹动江诚额前的碎发,阳光透过层层树杈落在他身上。
杨娟红看着这一幕,心中泛起圈圈涟漪。
她发现,这位男同志除了很神秘,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帅,或者说很帅。
有了好奇,就会有不断驱使行进的动力。
杨娟红和江诚之间的接触也逐渐增多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明天正文完结啦,请各位小可爱多多支持一下预收《和黑红弟弟参加亲情综艺后》,这是下本开的。
正文完结后,张建业和江诚的故事会出现在番外,正文这里就不再多写啦。
第139章 正文完结
◎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三年后, 1990年。
九十年代又是一个新的篇章。
三年的时间,谢言之彻底在海城站稳跟脚,甚至是在海城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李蓁蓁的服装店不断做大做强, 没有再如之前那般开分店。
反而是选择做成商场, 衣服全部从制衣厂购买,商场每层楼售卖的衣服都不再相同。
一层童装,二层女装,三层男装。
成为一家专卖衣服的大商场。
服装店和制衣厂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每卖出一件衣服,制衣厂的名声就会壮大一分。
关于出厂的吊牌,也是李蓁蓁绘画设计的。
给李蓁蓁商场供货的流水线会有两个吊牌,一个是制衣厂出品所有衣服需要佩戴的吊牌, 另一个是李蓁蓁自己的设计品牌。
服装商场不仅仅在店售卖,最近一年还整出了可以批发的生意。
原先李蓁蓁没有想过做批发, 可是就有一些服装店的老板从里边看到了商机。
李蓁蓁从一个小小的服装店做到了整个大商场, 中间的利润,赚取的钱财有目共睹。
一间小小的房子到三四层的大商场,可不是简单的生意能办到的。
诚然其中也还有谢言之出钱出力, 李蓁蓁赚来的钱也是不容小觑。
有些服装店老板时间一长也看了出来。
李蓁蓁的服装店是从哪里进货的从来没有隐瞒,厂家直销。
这也是她其中的一个营销策略。
重要的从来不是货源, 而是那些衣服设计与搭配。
设计多是她自己设计的, 或者从基础款式的衣服上改良一下, 总之设计占据了很大的占比。
其他服装店主可以从制衣厂买来衣服, 却是买不来相同的设计。
一模一样的衣服, 制衣厂对外销售的有打版衣服,不过布料颜色之上总是有那么些许差别。
原版的衣服只能出现在李蓁蓁的商场里, 其他的都是打版衣服。
打版衣服用的布料都会次一等, 布料一旦不同, 有些设计就会呈现不出来,收腰掐线的时候,就不会有相同的效果。
有些聪明的店主,想要完全按照李蓁蓁创办小服装店的模式来经营。
第一条就是买到相同的衣服。
从李蓁蓁商场里购买是不可能的,价格不低,再对外出售,根本没有人购买。
一模一样的衣服,有更低的价格,为什么还要选择价格更贵的呢。
那些有想法的店主,就直接找上了制衣厂,软磨硬泡的在厂里磨性子,一定是要买下来那些衣服。
制衣厂的厂长怎么可能会同意,厂里高层都能够明白制衣厂的近年来销售增长是怎么来的。
说是打版衣服其实也不是,只不过是一个布料好,一个布料为了节约成本差了那么一些。
想要从厂里购买那些次等布料制成的衣服,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制衣厂直接就能够签下订单。
但是想要买和李蓁蓁商场里一模一样的衣服,不是很难,而是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