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妻夫真香日常(女尊)(122)+番外

作者: 斯姜 阅读记录

赵太君听到林千俞竟然将自己娇养的孙儿与那勾栏中不要脸的男子相比,顿时被气得身子都往后仰去,指着赵若欢喊了几声“混账”,就直接撅了过去。

赵家顿时乱作一团。

林千俞朝赵英拱了拱手:“岳母,儿媳先带峋之回去了,就不继续叨扰了。”

赵英面色复杂,终是走到赵峋之身前,语气带着几分别扭:“今日是母亲不对,不该怀疑你的。”

赵峋之闻言,方才还坚强倔强的少年郎顿时眼圈都红了,稳着喉头道:“没事。”

“你与千俞好好过日子,母亲过完年就去关外,有什么想要的便捎信过来,母亲给你寄。”

赵峋之点点头,垂着头不敢让人看到自己通红的眼眶。

直到跟着林千俞上了马车,他才忍不住落下泪来。

只是他生性倔强,即使流泪也作不出大声哭嚎的模样。

看着他缩在角落默默落泪的样子,林千俞终是叹了口气,坐在他旁边,将人揽到怀里。

“赵将军其实很关心你,便有些关心则乱了,方才她将我单独叫走,便是叮嘱我,你花生过敏,还怕黑,让我好好照顾你,她说,若我没照顾好你,她即使远在关外也要过来替你讨个公道。”

赵峋之将脸埋在她怀中,瓮声瓮气道:“我已经不怕黑了。”

怕黑还是她小时候的事儿,现在早已经克服了。

“嗯,我知道你很勇敢。”

林千俞怀抱实在温暖,他不知什么时候竟睡了过去,醒来时,便发现自己已经躺到了熟悉的床上。

“醒了?”

听到声音,他才注意到林千俞正坐在床边的太师椅上温书,他想起自己方才在她怀里哭得睡过去,便有些脸红。

过了一会儿才应声:“嗯。”

听到他的回应,林千俞朝门外道:“让他们进来吧。”

“让谁进来?”赵峋之不解地问。

“不是答应过你带你去买衣服,既然已经回来了,我便让人去将成衣铺的老板叫了过来,让他给你定做几身,你身上那些衣服几年没换了吧,我看你那件外衣都起球了。”

赵峋之目光落在自己挂在一边的素色外衣上,默了默。

“我是不是丢了林家的脸?”他问。

“那倒不至于,我林家走到今日又不是看男眷的几身衣服,不过我又不是没钱,不用你穿旧衣服给我省钱,以后多出门逛逛,看到什么喜欢的衣服首饰只管买就是,记在我账上。”

“你这么有钱?”

“开玩笑,老娘名下也是有不少赚钱的铺子好吗。”

说着门就被人推开了,两人也没再说这个话题,赵峋之看到她手中书本,问道:“你竟然看书?”

“怎么,不行啊,你家妻主可是要考状元的。”林千俞笑道。

“你就骗人吧。”

“谁骗你了,明年开春我就要去参加春闱,考个状元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林千俞是坚决不会承认自己不行的。

赵峋之懒得跟她争,专心让成衣铺伙计和老板给自己量尺寸。

“林夫郎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

赵峋之闻言想了想,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衣衫。

从小到大,他的衣服都是在铺子里随意挑的简单舒适的,并未考虑过什么料子款式颜色,此时忽然被问自己喜欢什么颜色,他竟答不出来。

“给他挑几匹鲜亮点的颜色,年纪不大整日穿得老气横秋,看着眼睛疼。”

赵峋之看了眼林千俞,无奈却又懒得反驳。

罢了,随她去。

“还有,把你们铺子里最好的料子给他用上,款式的话,不必太繁杂,穿着舒服最好,他平日喜欢锻炼,你们再给他做几套专门习武穿的衣衫吧。”

此言一出,赵峋之和成衣铺伙计们便都望向了林千俞。

伙计是感慨林家女君不愧是花花小姐,对男子就是体贴入微。

而赵峋之却是心中一震,他未料到她竟然是这般细心之人,他一直以为她就是个随性不羁的纨绔,可直到今日,他仿佛才窥见了她藏在纨绔表面下的浅浅一角。

想起在赵家时她毫不犹豫地袒护,还有如今连衣服款式都替他考虑的细致,他忽然对这场婚姻生出了几分期待。

第60章 番外七

不知不觉, 春节到了。

林府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侍女侍子们,贴窗花,贴对联, 挂灯笼, 好不热闹。

连一向不爱热闹的赵峋之也被这气氛感染, 忍不住会出院子逛逛。

春节离得越近, 也代表离春闱越近,这段时日,林千俞一般都在书房温书, 基本不出书房门。

赵峋之乐得一人自在,便也不会去打扰她, 只是自己在府中闲逛, 偶尔遇上林千霜的夫郎,两人便结伴而行, 或是逛园子或是外出买年货, 日子倒也轻省。

只是赵峋之天生便不是闲得住的人,每当日子闲下来,他便忍不住怀念在边关的日子。

虽是苦了些,但日子过得格外踏实有盼头。

如今这样的富贵日子,虽然悠闲,但总让人心里虚的慌。

昨日除夕夜, 赵英放不下出嫁的儿子,白日里过来走了一趟,提及年后就要回边关了, 赵峋之心中难免有些伤感,但也清楚, 自己如今已是嫁作人夫,再也无法如同未嫁之时,自在快活了。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走到花园假山后时,便听得几声低声议论。

“二小姐如今可真是刻苦,日日待在书房温书,难怪人都说成亲了便能使人成熟,看这样子,二小姐真是成熟不少了。”

这时,有人笑道:“你是刚来我们府上不知道,几个月前,二小姐那才是真的刻苦呢,恨不得吃饭都不出书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