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女学堂(329)

作者:金佶 阅读记录

三名宫女就是踩在钱汝君的死穴。

只是,三名宫女运气好,没有让最坏的事情发生。

“……你们不要呆在外面引人注目了。”钱汝君转头离去。

三名宫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一人小声问道:“这是我们可以进去的意思吗?”

“看看有没有人挡我们进去的路就知道了。”

说着,她带头跟着钱汝君走进去。

门口的人似乎以眼神跟钱汝君交流过,真的放她们进去了。而她们进去之后,大门就关了起来。

三名宫女很自觉,继续在门内跪下来。

她们有半天没有吃饭,肚子已经咕噜咕噜叫起来。

但是她们跟长安城里的人不熟,长安城里的人也不敢替她们求情。因为他们还没熟悉钱汝君这个半主子呢!

隔天,钱汝君骑着脚踏车出门了。

脚踏车钱汝君是在府邸里发现的,估计是皇帝送给慎夫人的爱情小礼物。

只是在宫中,大家都安份守己的走路,慎夫人也不好骑着脚踏车到处乱跑。更重要的事,怎么让两轮的车子不倒,也是一个大问题。

其实,少府刚造出来的时候,脚踏车是四轮的。

然后,过不久,他们发现三轮一样可行。

然后,少府有一名工匠,突发异想,弄了两轮的脚踏车,开始骑起来。

就他的说法,骑两轮的脚踏车感觉比较威风、带感。

总之,少府的工匠,实验出各种形体的脚踏车,最后认为两轮的最不颠簸,适合个人行动。而骑两轮的脚踏车,很像骑马。

两轮轻便,适合个人行动。若需要载货,则最好三轮和四轮。

钱汝君已经在长安城看到,这让她感觉很古怪。

好像在拍汉朝的电影,突然闯进去一个现代物品。让人等着导演出来骂咧咧几句。

慎夫人的脚踏车,是两轮的脚踏车,她来到这里的时候,会练习一下。

可惜,因为怕跌倒,她一直练习不来。

钱汝君坐在脚踏车上,略为适应一下,就能骑得有模有样的了。

在长安城里,她也不怕光天化日之下出现什么坏人。她如今已经不是容易受拐骗的小孩。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在民间,多半已经出门替家里挣钱了。

钱汝君当然知道,在长安城当一个普通人最安全。所以她换上棉衣。

根据她的观察,长安城如今有二成人穿的是棉织的衣服。这群人算是长安城的小富户,也就是中产阶级。

也就是说,钱汝君穿棉衣出去最好。来到长安城之后,她曾经让人送来一些独家设计的棉衣,其中就有一套因应脚踏车面世所设计的骑装。

钱汝君穿得就是这套棉制骑装,准备当个小富女出门去。

她要前往的地点是长安城外,钱家农场。

如今,钱家农场已经扩大好几倍。部分农场生产的是普通的作物。

大汉只有有机作物,还没有哪种作物能洒上化肥。

长安到樗县,基本上治安还算良好。一年到头,会发生的劫案,也不到二十起。

所以钱汝君打算独自出门。当然,她的侍卫很反对。

第三八八章 以物易物

钱汝君处罚三宫女的效果很明显。

连带影响就是跟三宫女一起从金麦城过来的侍卫不敢不遵从钱汝君的命令。

但是要让钱汝君一个人出门,他们也不能安心。他们知道,他们肩负着金麦城众多人的期许。

用生命保护钱汝君,让她在长安不出事。其至,皇帝要处死钱汝君的时候,他们必须挺身出来。用生命守卫钱汝君,把钱汝君送回金麦城去。

也就是金麦城的人已经认为,长安不是钱汝君的主场,金麦城才是。

而长安这边的人,早就习惯钱汝君一个人跑来跑去,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钱汝君要做什么,就出钱出力配合钱汝君。

在他们眼里,钱汝君不是弱不禁风的小女子,而是一个大能者。

会产生这样的差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汝君在金麦城动脑的机会比较多。没有什么机会使用她个人暴力的手段。

就连服侍她的三个宫女,也是从出长安才跟随钱汝君的。对于钱汝君的能力,了解的不是那么全面。

长安城的人,认为她们才是钱汝君第一批的跟随者。

因为对她们的信任,才把她们留在长安,替她经营管理长安。

一个阵营只要分成两个部分,难免会产生竞争意识,在钱汝君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她的镇营已经分成金麦和长安两个集团。

现在钱汝君要去巡视长安事业,金麦一方根本不认为长安事业属于金麦,所以钱汝君的安全还是没有保障。

“公主,你一个人骑脚踏车去,太危险了。这两轮的东西太不稳定了。”

“是啊!长安这边,你三年没有回来了,天知道她们心里有没有别的想法。还是带上我们吧?”

“公主……”

各种声音,吵得钱汝君耳朵生疼。很想告诉他们,长安这边主要负责人,都是电纸书洗脑的人。别的不管保证,忠心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惜,钱汝君不能说,而讲出的藉口,怎么样都没办法认人信服。

钱汝君遗憾的发现,事业做得愈大,人的自由度愈少。更多的事情变得不可控。

金麦城已经是一个会自我成长的怪物了。钱汝君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当她抽掉金麦城的空间水供给时,金麦城会半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也就是说,金麦城未来的成长茁壮,已经不用靠她了。它已经破土而去,有了自己成长的道路。

所以钱汝君才敢离开金麦,前往长安。

长安这边,底蕴究竟还是弱了一点,土地大部分都不是钱家所有。掌控能力比较弱,必须依靠钱汝君在政治上的地位,才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一旦钱汝君这棵大树倒下,她很怀疑,长安的产业会不会烟消云散。

对钱汝君来说,长安的产业烟消云散对她的影响不大。

金麦的根基已经稳固,收支也达到平衡,已经不需要长安这个大金库提供资金。

长安钱家农场,虽然依赖钱汝君比较多,但吸金能力数倍于金麦城。

事实上,长安就是一个大销金库,钱汝君估计,全大汉有四分之一的交易,是布大长安地区完成的。

而长安钱家农场,却掌控了这个地区的高端饮食市场。并带动了替长安钱家农场服务的诸多人,走向中产阶级。

位在中产阰级的人,有能力透过培养后代子孙,跨越这个阶级,成为富人,或者是官场的下层官吏。

至于上层官吏,更重要的是看家世,还有运气。

最后,钱汝君出发了。身边没有带一个人。

钱汝君来自金麦的侍卫们,则决定集体郊游,交通工具,是跟车行租借的四轮脚踏车。

四轮脚踏车,能装载的人比较多。不过,他们为了速度问题,并没有让车子满载,一辆车能两人同时发力,他们就租两辆。

不说他们的钱可以用公款,就算让他们自己掏腰包,他们也完全掏得起。

以前,他们在长安,看什么,什么买不起。曾经是很可怜的流浪儿,就算不是长安的孤儿、乞儿,而是半路收的小孩,每一个都过过苦日子。

付钱租车的时候,他们都不禁感慨,东西变便宜了。

他们没有办法忘记是谁让他们有现在的生活。

比起后代人,大汉人更重视恩情,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当然,报仇也是。所以大汉人讲究斩草除根。要不然后患无穷。

大汉可是复仇主义盛行的地方。

钱汝君才不管他们怎么做。她知道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跟随过来。谁叫他们个个忠心无比呢!不过,她就是不要身边跟人。她的牲畜在长安还没买够呢!

出了长安,她才能买的愉快。甚至直接看到在饲养的农家,她就可以下手买了,不必到市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