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375)
靠钱汝君抄写太不实际。用影印机,印出一、两万本书,拿不出这么多积分。
这支未来的生力军,要消耗的积分以海量计算,都能够让空间升几级了。
“不行,我必须去拿到更多的积分!”
在海岛上,钱汝君的目光投向南方和北方。
她不觉得卫满朝鲜的人会有什么武力。其实根据钱汝君所知道的,这些政权控制的地方并不大。更多的地方,是野人。
而南方的海岛,虽然有他们的传承,甚至会冶铁。但说起来,还是野人。跟大汉所说的文明人,差距有十万八千里。
海南岛在大汉没有太多传说,估计上面活着一些人。黎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那个地方住。
根据传说,南方原本还有一些矮黑人。这些人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活跃。或许由于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比较少。所以性格相对温和。
单独独斗可以,但群攻就不行了。
人参长在地下,沉香木长在树上。
看起来似乎往南方比较有力。但南方,毕竟太远了。距离的考量,可以让钱汝君直接放弃。
走海路,以现在的船速,也要好一段时间吧?
快要开春了,这个季节正适合北上……
人不可以畏难。到一个熟悉一点的地方,总比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多了吧!
其实,在这个时代,遇到野人,跟遇到野兽没有什么区别。差别在于能吃还是不能吃。
钱汝君想到了不能去南方的一个重要理由。
南方此时的瘴疠之气,是遍布在大地无解的毒气。
攻击范围大……
瘴气之气要解决,终整个大汉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开发,把林木野生动物都解决了,或进入肚子,或杀死。才有可能渐渐消失。
可是人多了,钱汝君要得几样东西,估计也没了。
仔细一想,才能体会到里面的凶险,不会比其他事情少。如果走北方,少年少女们,大半还有活命的机会。但如果前往南方,可能全军复没。
钱汝君突然想到,清朝末年,这么晚的时期,岛**队想进攻牡丹社。上万个人来,回去的不满两千人。不是牡丹社武力强大。而是因为瘴厉之气太过可怕。
以后周游列国,可能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形。同样的,知识就是力量。某些药剂可以减少战殒。但想要解决,在钱汝君的印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虽然夷洲、缅甸产玉,但岛上有住人,瘴厉之气又重。钱汝君只能放弃。大自然在大汉,是比人类可怕多的杀手。
河南中洲也产玉,不过那个地方玉的品质差。至于辽宁的岫岩玉。不知道符合不符合空间里的需求。不过,地方不远,倒是可以采人参的时候顺路去试试看。
“去北方吧!去当个参农。”
第二期课程结束的时候,一部分不合格的人被留了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跟上众人的脚步。钱汝君也安排了他们后续的课程。
但可能在之后,这些人将成为所有人的第二梯队。直到某一些,有个契机,他们才能回到第一梯队去。
这些孩子也明白,他们可能没有办法追上将要离开的一些人。未来,等待他们的是负责帮第一梯的一些人处理一些杂事。
“他们会不会太可怜?”
“我没有禁止他们跟其他孩子谈恋爱啊!他们有很多手段可以从新追上来。人生,尤其对这些少年来说,就像是河流,有些路段他们走慢了,有些路段他们可以走得快一点。其实未来谁能说呢!”
“嗯!就像我们遇到了主人,人生之路走得比其他人快多了。慢慢走得人,想爬上我们头上的机会不是没有,但就是难多了。不过,现在位置也多了。一个人领个二、三个工作就忙不过来。也懒得睁了。”
“你是嫌弃现在人才太多,以后会挤了你们的位置。”钱汝君听出了话外话。或许高洋习惯了这个位置以后,一直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这也是她心理的压力。
“你觉得别人取代得了你吗?要是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或许真的应该让人取代你了。”钱汝君笑笑道。
她的位置相对安全。因为她的位置,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公主,这不是优秀就能推翻的。
钱汝君知道,其实她不见得有手下优秀。皇家的地位,至少在现阶段是不能撼动的。
第四四七章 海
从决定出发的那一刻起。所有人多了一个课业,骑脚踏车。
金麦城出产的脚踏车跟长安少府的毕竟有一些差别。
长安城少府的用料讲究,工艺精湛,而金麦城的结构合理,至少要维持平衡上面,没有那么困难。
这一批脚踏车是先在长安完成模型,让后到金麦城加工。
所有人都说这是最完美的脚踏车。
有些作坊,甚至决定跟进。
钱汝君没有反对。世界能进步,钱汝君还是乐观看好的。
不过她觉得少府的人,估计没有这么好说话。
当然,钱汝君没有傻得骑二轮脚踏车出发。而是要求他们骑比较窄的小轮,但还是单人骑乘的。
到时候脚踏车集合起来,上面罩块布,就是最好的帐篷。
这时候的路,出了金麦城势力范围,实在不适合骑双轮脚踏车。
只是去摘人参,还不是攻城拔寨。钱汝君还是敢带一些金麦城人。跟陈初冬调了二百人跟随,钱汝君就向北进发了。
如果一路走陆路,钱汝君就是傻了。
除了学堂岛之外,现在钱汝君在北面还有棉纺岛,以及秦皇岛。这两个岛比较没那么费劲,基本上已经开始生产了。只是第一台引擎,还没有生产出来。他们还在失败中前进。
钱汝君坐船出发,船上摆着他们的脚踏车,前进靠人们的划桨。
钱汝君觉得幸运,没有决定去南方。要是去南方,这桨得划死。看来,在蒸汽引擎或电动引擎没有做出来以前,别想透过季风前往南方。
虽然帆船蛮好用的。但是受季节控制太大。钱汝君迫切有一种掌控的心里。就算是大自然的控制里,钱汝君也希望获得她的自由。
至于电动引擎,大概是因为金麦城用了电线,让人们产生了一种灵感。
他们想做,钱汝君没道理不认他们做。或许,是钱汝君自己依照学习,引擎应该由蒸汽开始,却忘掉引擎也能用电力发动。
只是想维持引擎大动力运转,需要的电力比起电灯之类的,多出无数倍。电池的需求,又被提上日程。只不过,他们需求的再也不是小电池,而是大容量电池。
人想要进步,似乎总是要做一点牺牲。钱汝君愈来愈喜欢看天空的星星。这片与空间里不同的星斗样子,有时候会让她恍惚的觉得,每一次她进空间,就是一次的穿越。
或许古时候故事里的传送阵,的确是存在的。只是在大汉,她似乎没听过什么传送阵的传说。
或许,她该让金麦城的人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了。
想到汉武帝收集的一些乐府古诗,或许,她应该做这件事。
这件事,她做了不会赔本。
因为她能将书印刷或书写成册,再卖出去。
这些书不好卖,她可以卖便宜一点。基本还是赚得。
她觉得没有故事的世界,太过无聊了。
不过,船只的缓慢速度,让钱汝君觉得会不会在陆地慢慢骑脚踏车会更快一点。
钱汝君没有贴进海岸线。至少,没有让陆地人发现他们出海了。
看不到陆地,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无法辨别方向,在海上迷路最可怕的一点就是,他们会不知不觉得往深海航行过去,还不自知。
钱汝君虽然不太清楚。因为后世有太多卫星定位的东西,学习的时代里,也教过他们辩识东西南北的方法。
金麦城由于开了金麦到学堂岛的这一个航线,自然也是需要知道海上分辩方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