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女学堂(459)

作者:金佶 阅读记录

钱汝君还是很有耐心的听项御河说明他的雨具。

对钱汝君来说,项御河的雨具其实对没有太新潮的概念。

他使用的概念是改变材料,利用材料。

也就是说寻找着能够防御水的衣料。

很多人没有料想到丝织品,其实是可以防水的,项御河却注意到了。

钱汝君曾经注意过丝绸的这一项特殊布料。因为在后世丝绸甚至可以做防弹衣。

透过不同的编织方式丝绸能够表现出来的质感不同。

可惜在船上项御河没有太好好的条件。

因为这里可没有专门的纺织娘可以帮他实验各种不同的织法,而且项御河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是用其他材料来辅助制成防水特殊衣料。

即使是在后世,材料学本身也是科技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让这个世界的物质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丝绸编织方法的改进其实也是材料学的一部分,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编制方法都是延续前代而发展出新的一种编制方法,只是为了纹路的需要,让丝绸变得更美观。

大量的事物在一百多年内被发明出来。

不是之前的累积不够多,而是没有这么多的人力投入。

第五五四章 跟随

当他们懂得字了之后,他们增加了学习的时间空间,然后得到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然后开始了创造。

认识字,能更容易从别人的身上借到力量。

项御河他发明的衣料的确美观,而且又方便穿在身上,的确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根据钱汝君自实验的结果,在防水能力上面,在不断倒水的情况之下,至少可以阻挡水一刻钟的时间。

算起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在项御河的印象中下雨下个一刻钟的情况是很难得的。

其实这跟项御河没有有到山上住过多雨地带有关系。

山上的雨其实比平地更多,就算内地不常下雨,但是在靠近朝鲜半岛的山区雨日是比较多的。

钱汝君曾经读过的雨量表可以看得出来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在后代比较干燥的时候,它的雨量都可以下到一千五百毫米以上。

而内地同纬度的流量,不过只有四百多而已。

项御河是来自后世只有于这四百毫米多的内地,对于一千五百毫米,甚至更多的雨量几乎没有办法想象。

而山上的雨量几乎可以说是平地的两倍。

时常下雨,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状况。

在钱汝君曾经做过的研究里面,这个时期是属于温度比较高的时期,降雨更为丰富。

可以预料到,他们遇到山上下雨的机会必定会很高。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虽然不能够完全阻挡住雨,但是已经足够让人们去找到一个避雨的空间,至少钱汝君带的学员身上不会少了大帐篷,大帐篷的防雨能力,比起这些随身雨具要大多了。

要不然,匈奴人可不敢带着大帐篷幕天席地的住下来。

也就是说在项御河概念中,雨具其实是一个暂时使用的东西,而不是长久使用的东西。

在跟他使用雨具的时机很有关系。

在某些工作里面,雨具需要的不是暂时性,而是耐久性。

一个耐久性的工具,如果发明,对于大汉工作的生态,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影响。

至少对于需要在雨中农耕的农人来说,一个适当的雨具可以增加他们在农田里耕作的时间,会让他们有更多的防风险的能力。

看来生活经验的缺乏,在学堂岛的学生身上非常的明显。

随然他们可以透过大量的阅读补足经验的缺乏。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想象力,并且能够设身处地的思考。

然而,要求一个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甚至是超越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简直是太苛求了,尤其他们都还是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们。

虽然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看起来都不像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比较像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但是日子在他们身上是不会变多的。

而且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被关在学堂岛上学习,没有机会出去,更不能出去。

以后如果学生对某一个事物有兴趣,就是最好的方法是放他去外面做实际的体验,只是这样一来,学堂岛的经营成本又提高了很多。

而且钱汝君也只有达到全面洗脑的时候才敢做这样的事情。

因为她投资了这么多,一点都不想要她的学员叛变。

损失一个学生对钱汝君是不能承受的痛苦。

最后钱汝君还是给项御河权限让他去大教室把他发明出来的雨具跟大家宣导,并让每个人都能够亲手做一件。

因为能够用一刻钟,对钱汝君来说,基本上已经够用。

至少,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而且他研究的布料其实相当轻薄,多带一件布料,其实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到时候用餐的时候还可以,垫在臀部下面当坐垫。

在项御河的设计里面,并没有做成衣服,而是一个方块。做起来也比较快,而且功用更多,也足够把身体遮住了。

在这之前钱汝君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毕竟出行的方方面面事情实在太多了。

在细节部分,钱汝君交给学生去思了。

一直以来,她要掌握的都是大方向。

对学堂岛的学员,一刻钟搭起一个帐篷是能够做到的。

钱汝君还是让其他同学先离开,而跟项御河说明它的缺陷以及可能的是发展方向,让项御河不会因此而骄矜自满,并且知道未来能够做的方向。

一条船慢慢的在海上航行。这条船上住了很多人,很多的想法正在不断的碰撞。

钱汝君看着学员,心想把这么多人变得这么聪明的,她是不是开启了一个魔鬼的关卡。

如果她把这些人留在大汉,是不是能够替大汉带来更多的改变呢?

还是僵化的制度,会让他们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

世族把持着朝政,虽然看起来大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出现氏族把持朝政的现象,甚至一些寒门都能够透过学习而到皇帝的身边,发挥他的才华。

但是寒门其实也是世家大族派出的前锋。

士族的兴起几乎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事情,因为大部分的学员都来自于这几个家族,他们保持着对学习的投资,基本上是正确的。

她把他们带出境,其实他们就等于是消耗品。

在某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的生命终究会消逝在那里,可能是沙漠,可能是雨林,可能是某个遗迹。只因为钱汝君想看看这个世界。

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她的**必须透过别人生命的投入才能够实现。

钱汝君不担心她会生病,因为电纸书的关系,她几乎对疾病免疫。除非,突然被毒蛇咬了。

电纸书里的空间有太多的东西都是可以治病,可以强化身体的。

所以生病传染病以及各种特别的疾病对她来说不是特别的问题

可能会夺走她的生命的多半是当地人或者是荒野的异兽以及突发的意外灾害,比如说山上的石头突然砸到她。

然而,学堂岛学员的使命最大的一条就是保护她。

除非学堂的学员都是阵亡了。要不然她估计还会活着。她死了,大家也不会活着了,其他人估计会跟着她一起送葬。

第五五五章 看到陆地

“公主,我们看到海岸了!”钱汝君房间外,两个女生兴奋的又叫又跳的说道。

钱汝君从她们匆匆忙忙的跑进来的样子,就能看的出来她们兴奋的样子。

钱汝君摇摇头,在船上呆了那么久,整天过着摇摇晃晃的生活。

虽然学堂岛的学生不说,钱汝君也知道他们已经有点受不了。

他们恨不得跳到岸上,享受地板不会动的生活。

钱汝君正在书写着一些规章。平常她不能老躲在空间里,享受大家都不能享受的平稳日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