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带大佬穿成病美人世子后(150)+番外

作者: 须鲸 阅读记录

向长远一怔,没来得及张嘴,就见他气呼呼的抬起下巴,阴阳怪气起来,“别跟我说什么心有灵犀,我不信这套。”

徐原青动了动身子偏向他,直勾勾的盯着他看,更加怪声怪气,“你讨喜的很,我身边哪个不偏向你,我但凡吩咐有关于你,不出意外保准办砸,他们明里暗里给你放黄河水,你倒在我这兴师问罪了!”

“什么道理!”

“……”

向长远听他有理有据说完,目瞪口呆。

早有耳闻徐世子于朱雀街骂遍京城高门大户,病恹恹的身体嘴巴倒是厉害,字字珠玑,将人得罪了个遍。

今日他算是见识到了,一下子连自己在生气都忘在脑后,条件反射的去哄人。

“世子别生气,是我的不是。”

徐原青挑了挑眉,忍住笑,继续说,“向三公子哪里会有不是,横竖错都在我,我不想牵连你瞒着你,都是我的错,以后我也不管你死活了,什么都告诉你,什么都叫你去做,这样把向家拉进泥潭里你也就高兴了。”

向长远耳朵发麻,忙不得凑过去,温声细语的认错求饶,“世子,好了好了,我错了。”

徐原青垂眸看他,张了张嘴,还未出声嘴巴就被向长远捂住了,他清澈明亮的双眼写满了哀求。

目的达到了,徐原青见好就收,抬手拉开他的手,“此事到此为止。”

向长远求之不得,连连点头。

见状,徐原青眉眼弯弯,忍俊不禁。

向长远看他笑了心里也松了口气,傻愣愣的挠了挠头,将人哄好他才想起来有公务在身,同他说了事由后便叫停了马车先离开。

徐原青推开车窗,夕阳西下,霞光万道,朱雀街满是金灿灿的光,向长远迎着光绕开来来往往到百姓,身姿灵敏,人群中赫然醒目。

“徐世子?”

有人叫他,徐原青回过神来,寻声看去,杨明怀抱着几幅画缓缓行来,到他车窗前停下,他颔首行礼。

元宵节后李京姝就回去了雍州去了,看多了他身边有活蹦乱跳的人,现下看他孤零零一人还有些可怜样。

徐原青叫他上车,捎他一段。

杨明思索片刻上车了,画搁在旁侧,脊背挺直,坐的周正。

这样一个端方君子,配了火燎腚的蠢丫头,徐原青忍俊不禁,抬手给他斟茶,“婚期定了?”

闻言,杨明眼中浮现柔色,双手接了茶,嘴角含笑,“定在立夏。”

“挺好。”徐原青抿了口茶,念着往昔种种,他将茶杯搁下,正襟危坐,端着认真的态度说道,“太子的事世子怎么看?”

杨明抬眸看他,瑞凤眼无异色,他也将茶杯搁下,正色反问,“世子问的是我的看法还是杨家的看法?”

“自然是你的。”

杨家家大业大,徐原青当初骂过几位,结怨结仇不至于,对他不爽乃是人之常情,他在乎不了那么多人想法,再则,杨明是这一代杨家嫡子,他的立场无异于就是杨家的立场。

“我的立场并非是杨家立场。”杨明似乎看透了他心中所想,先将他心里的小九九破了,而后才慢条斯理说道,“家父远见卓识远高于我,我不敢妄专。”

平靖侯是杨明父亲,也是杨家的当家人,任户部尚书,手握大权,为官多年,清正廉洁,他自崇明帝少时就一心扶持他,做事有不居功自傲,有礼有节,进退有度,是崇明帝极为信任的大臣。

徐原青知道平靖侯的立场才真正代表了杨家的立场,但他也清楚,杨明的立场也能决定平靖侯的立场。

杨明澄清后才说出自己的回答,“杨某以为,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国安则民安,而国安需君臣一体,上下一心,明君当为首要。”

徐原青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点了点头回意,将车窗推开一些,黄昏之时,阳光稀薄,如烛光一般温和,垂落在百姓身上,街上纷乱热闹的场景掠过眼前。

杨明目光灼灼,有感而道,“有幸报国,自当祈创盛世。”

徐原青撑着车窗笑了笑。

杨家树大根深,若是有保沈齐文的心,那不管他再如何筹谋都无济于事。

幸好,上天没有再为难他。

杨明垂眸看身边的话,闷声道,“有一事想告知世子。”

徐原青道他怎么破天荒上自己车了,原来是有话要说。

杨明压低声音,“莘正元前几日见了我父亲,争论似与太子相关。”

莘正元真是被虐千百遍仍待沈齐文如初恋,徐原青抬手撑着脑袋发笑,“多谢你告知,莘正元想一条路走到黑,就随他去吧。”

“他是重情之人,若不是先皇后他不会如此,还望世子留他一命。”

徐原青留他多次了,他仍不知进退。

他微不可闻的叹息,“你求情我总不能拂你面子,我动手时会差人告诉你,能不能留他你自己斟酌。”

事情说完后杨明便叫停了马车,他下了马车在路边微微垂头送车离去。

杨家和徐家同是世家门第,代代为官,是世交,平靖侯和宣平侯同朝为官,两人政见不同少不了龃龉,但都是体面人,不会因为朝政产生隔阂,该有的礼数都会周全。

在徐原青没当街叫骂京城百官之前,平靖侯还常约宣平侯围炉煮茶,赏雪论诗。

自从徐原青一骂成名,平靖侯私下没再和宣平侯有过来往,就连政见不同也不会如往常一般直抒胸臆,故意避让,日渐隔阂。

后来因为徐原青弄砸了杨明的宴请,杨明被罚跪祠堂,虽然未说过不许小辈来往,但他们从未私下来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