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带大佬穿成病美人世子后(170)+番外

作者: 须鲸 阅读记录

徐原青回忆适才所见,陆秋灵身边的人的确是会功夫,但而后没有痣,也不漂亮。

难道她身边不止一个人?

他放心不下,问道,“人在哪,我亲自去审。”

徐皇后阻拦,“你去做什么?平白添了晦气,宫门已落锁你们出不去了,今夜就在宫里歇息。”

“我叫王嬷嬷给你们收拾偏殿。”

柳谦看向徐原青,以为他会执拗,没想到意外的乖巧,竟听话的听了安排。

本是各一间房,唐骄非说害怕要与他一间,柳谦极力拒绝,并且好心将他拎去自己房间,转身就去找徐原青,听见屋里有轻微的动静,他微微蹙眉收回了推门的手,静静地守在门外。

一个时辰后,徐原青扶着门框叫他。

柳谦去扶他,想将他扶回去,奈何他执着的要去审宫女,只得随他。

事出突然又有隐情,宫女没有关押,而是就在偏殿审讯,还未动刑,所以她一字未吐。

徐原青见她时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得以,怒气中烧,疾步到她面前扒出她头上的木簪戳在她脸上,声音愤怒,“你是谁的人!”

宫女被他突如其来的怒意吓得不敢动弹,浑身发抖。

徐原青晚上没有喝药,身体比以往更加虚弱,他瘫坐在,颤抖着手握住簪子,瞪着宫女,血液顺着宫女的脸颊滴落在他身上。

他晃眼看到了宫女耳后的痣,慌忙的捏住她的下巴扭转。

柳谦也惊了一瞬。

所以,他在怀国公府看到的是她?

柳谦上前查看她的手,虎口茧子深厚,只有惯用刀剑之人才有,他再探她的脉搏,沉稳有力,确实习武之人。

几个月前还是怀国公府的丫鬟,现下就成了宫女。

幕后之人的手未免太大。

“想做什么!”

徐原青怒目圆睁,手里的簪子毫不犹豫的刺向她的手掌,宫女尖叫,柳谦抬手捂住她的嘴巴,看守的太监吓得愣住。

“想借我阿姐除掉太子?”

他缓缓抽出簪子,血液在地上蔓延,他撑着地面起身躲开血迹,簪子猛地往宫女眼前刺,咫尺之距停下,宫女已经吓破了胆,满眼祈求。

柳谦松开手,宫女哑声不敢叫。

徐原青居高临下的凝视她,指腹摩擦血液,“我成全你们,太子作恶,少一桩少一件,我都拿你们家人的命补上。”

柳谦随徐原青离开,天边泛白,锦明宫的烛台已经熄灭了几盏。

——

“咚!”

“咚咚!”

“咚咚咚!”

清晨,皇城门外落灰的的登闻鼓被敲响,鼓声传遍大街小巷。

京城的死水都被翻覆起来,鸟雀啼鸣,万人空巷。

陆秋灵跪在皇城门口,奉状书。

“罪臣之女陆秋灵状告当今太子,奴役百姓,强抢民女,受贿敛财,挪用军饷。”

她声音清亮,压过嘈杂的人声传入众人耳中。

议论声不绝,陆秋灵神色鬼魅,望着高高的城墙,恨意弥漫,一字一顿的念出最后一条罪状。

“里通外国!”

轰然巨响,人声鼎沸。

第75章

今晨, 朝事议完,将要退朝,就听禀报, 登闻鼓响。

满朝文武震惊。

大晟皇城门口的登闻鼓是**皇帝登基之时设立,彼时**才平反造反的藩王,他非是正统登基怕留有后患便设立登闻鼓,天下万姓, 只要是大晟子民,不论高低贵贱皆可敲响登闻鼓亲面圣容陈情。

后来, 沈氏江山经过几代帝王的整治已经稳固,皇城外的登闻鼓便鲜少有过响声。

到如今, 崇明帝自少时登基已有三十多载,他惯用帝王的制衡之术,文武相争但不出格, 容奸佞也抚忠臣,几番改税制减轻百姓负担, 大理寺和刑部的公文会经常查看, 可以说光照的到的地方一尘不染, 登闻鼓旧尘几寸, 从未有过响声。

登闻鼓响, 圣人便要亲审。

崇明帝不怒自威,听是陆秋灵要陈情后眼神微动。

肖征掌管刑部,主理冤案,怀国公的案子他为主审, 当即站出, “陛下,陆国公的案子已经结案, 人证物证具在,当初还是她自己作证陆国公为主犯,陛下宽仁罪责止在国公一人,陆郡主才得荣光依旧,如今这闹到御实乃藐视天威!”

肖征生怕是牵连到自己,忙着将事先说出,把自己摘出来。

朝中大臣听他所,都深以为然。

崇明帝对他的陈述无动于衷,看向传话的姜统领。

姜统领看守皇城数十年,日日见登闻鼓只觉它如摆设,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当值之时它会响,陆秋灵敲响时他还愣怔了片刻。

此刻他站在殿前,依旧有些不可置信,尤其是陆秋灵要状告的事更加令人惶恐,他回禀圣上,“陆郡主状告无关陆国公的案子。”

“陈情何事?”崇明帝威严不减,眼睛瞥向心思各异的大臣们。

姜统领身体微颤,微微抬头看向一副事不关己神情的太子,挣扎半晌后将掀开衣角跪下,将陆秋灵所告一一说明,习武之人声音清亮,他字字清明的落入所有人耳中。

大臣们神色巨变,跪地声此起彼伏,人人自危,不敢妄出一点声响。

沈齐文瞪大了眼,整个人如木桩一般愣怔住。

大晟开国以来,登闻鼓谏言、陈冤情、陈苦楚、告贪官污吏、告街头恶霸。

这状告当朝储君的还是头一遭。

崇明帝望着台下颤颤巍巍的大臣们,还有吓得面色发抖的太子,总高深莫测的神情逐渐变得愤怒。

良久,他扶着龙椅站起身来,盯着沈齐文眼如刀剑,“你可真是朕的好太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