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带大佬穿成病美人世子后(176)+番外

作者: 须鲸 阅读记录

徐原青心中大喜,一下就醒来过来。

屋里明亮,日光透过窗户照亮屋子,他抬手还念着梦里的场景,空荡荡的屋子只有浓烈的药味,他不由得心里空虚起来。

许久,他才抬手拍了拍额头,翻身下床。

他取衣服穿上,将窗户推开透风,梨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为他缓解了心里的落寞。

徐原青推门而出,莘正元还在。

他定是等了一夜,整个人颇为狼狈,双眼红肿,眼神无光。

“柳谦!”

人从房梁上落下,柳谦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徐原青:“扔出去。”

“世子!北疆还未和谈成功,太子不能死……”莘正元急忙说道,话还没说完整个人就被柳谦丢出了院子,“咚”一声响,院子里彻底安静了。

柳谦拍了拍手,去屋里喝茶。

徐原青打了个哈欠,抬头看天,蓝天白云,很是惬意。

莘正元说的话他想过,他已经几番差人送信去北疆了,一每一封都叮嘱李一鸣他们要小心太子的人。

向长宁走前已经让李一鸣给他留话了,他要做什么放心大胆的做,北疆的贼首不足为患,他只需将沈齐文的脑袋留给她就行。

向长宁很聪明,她要营救使臣,自然询问清楚所有消息,崇明帝分得清轻重,对她必定是和盘托出,可能还给了她最大的权利。

所以她才留下了那样的话。

莘正元现在还想用北疆和谈来留沈齐文的命,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惜徐原青半个字都不会听。

徐原青理清思绪后回屋。

左越端来早点,不用他请柳谦就自觉的落座,他接过左越递来的粥,抬眸看他,“允州有什么消息吗?”

柳谦摇头。

徐原青追问,“是没有打听到还是没有异动?”

柳谦陈述,“允州没有我们的人,能打听到的只有城中明面上的动静,暗地里的无从得知。”

徐原青揉了揉太阳穴,他没想过局面会延展到允州去,在京城他消息灵通,远在天边就叫他头疼了。

左越忽然道,“兴许肖公子有办法呢。”

肖予安连边疆的消息都能探听到,允州也极有可能有消息。

徐原青正要起身,左越就将他拉住坐好,“我去就行了,世子去忙其他的事吧。”说着,不等徐原青同意就跑了。

柳谦淡定自然的继续喝粥吃菜,左越有人跟着出不了事,不用担心。

柳谦从怀里掏出一张字条,头也不抬的说,“顾先生离开了,这是他留的字条。”

徐原青瞥了一眼,上面就一个字——“北”,不用猜他定然是放心不下向长宁,去北疆了。

柳谦补充,“有人跟着。”

上次徐原青为了把常老送进宫,暴露了身边所有暗卫,他现在没有底牌,干脆就明着来了,让他们明晃晃的保护他身边的人。

吃完饭,徐原青准备去刑部一趟。

这京城无人不知他和沈齐文不对付,这么好的机会不去落井下石一番倒是可惜。

常老叫他多走动疏解心中郁气,他出门没有乘坐马车,沿着街道行走。

一路听到了百姓们激烈的议论,沈齐文在他们嘴里是个人神共愤的畜生,陆秋灵风评两段分化,有人说她活菩萨下凡,有人说她是最毒妇人心。

百姓所言从心,各种观点如波涛翻涌,徐原青像是听了一阵雷声轰鸣的春雨,雨过万物复苏,春笋出土,新季像依稀可见。

“不过,即便太子有罪,想必陛下也不会赐他死罪,估摸着到最后又是雷声大,雨点小。”

徐原青听到有人哀叹,话语不同于其他只会谩骂,他顿住了脚步,寻声看去,裁衣铺的台阶上坐着几个挑夫,说话的那个满头大汗用一角扇风。

他同伴说道,“能把这个没用太子废掉就不错了,还定什么罪,砍什么头。”

“二位此言差矣。”

裁衣铺走出一个俊郎的少年郎,粗麻衣衫也难掩他挺拔的身姿,他走到台阶下朝两个挑夫作揖,“当今圣上政治清明,听万民之言,诸位心声我等会上书于天,相信陛下定会圣心裁断,太子失德,罪大恶极,不死难以平民愤。”

他彬彬有礼,两位挑夫却被他此番言论惊愣,半晌才回过神来,忙起身鞠躬回礼,支支吾吾的找不到话回。

徐原青听完继续走,偏头问柳谦,那书生是何人。

柳谦认得他腰间的木牌,国子监的学生才有,想必他就是其中的学子,话中的“我等”,恐怕指的是他的同窗。

徐原青记得,杨明肄业于国子监,不知道两件事有没有关联。

正想曹操就遇到了,都不用跑一趟刑部。

杨明见他后上前行礼,“世子。”

徐原青抬手回礼,难得见他着官袍,这红袍衬他端方自持,举手投足儒雅贵气。

“审完了?”

杨明与他同行,步伐缓慢,“沈大人已将罪证和供词呈上。”

徐原青眼底含有嘲讽之意,笑问,“只有供词?”

杨明没有回答,徐原青也没想他回答,他猜得到沈玉泽非要做主审的缘由,他想证明自己并非太子一党,抽身做朝中清流。

他一定会上书请求赐沈齐文死罪,以此来拉拢朝中忠义之臣。

只是国子监弟子们联名上书,声势浩荡,定然将他的上奏的气势压下,直接断了沈玉泽自以为是的掌控。

两人前行一段路,杨明看徐原青几次张嘴都没有出声,便出声问,“世子想问什么?”

徐原青是他求证国子监弟子上书和他有没有关系,但总觉得杨明是个坦坦荡荡的君子,万一人家没有插手,贸然询问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