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开富贵之农家贵女(341)

作者: 月亮喵 阅读记录

杜周氏摇摇头,说道:“他们家倒是递了帖子,想上门拜访咱们家,只是我拒绝了。”

杜周氏神情严肃,“像这种自甘堕落,将好好的姑娘送给人当妾的人家,一看就是家风不正,咱们杜家自然不屑和他们来往。”

她对于自家的风评还是相当重视的,这几日,宫里来的那些嬷嬷也教了她不少人情往来和规矩的事情。杜周氏可不想丢了侄女的脸,不仅自己学的十分认真,还拉着全家一起听课。

云夕觉得多学点规矩总没有坏处。不得不承认,宫里的嬷嬷就是有一手,才调教几天,杜周氏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若往外面一站,谁会相信她以前只是目不识丁的农妇。

李于氏也拉着孙女朵朵认真学。她心中也有了小小的盼头:云夕待朵朵很好,有云夕这个县主表姐,日后朵朵说不定也能寻一份四角俱全的亲事。她不求孙女未来夫家多富贵,能够待朵朵好,衣食无忧就可以了。

她用颇为感慨的语气对云深道:“我那哥哥收养你娘的时候,哪里想到青然的女儿也会有这么出息的一天。只可惜你娘和你外公命薄,没福气看到。”

云夕呆了呆,她娘是被收养的!?她完全不知道啊。她继承了原身的记忆,所以对于于秀才有点印象。于秀才十分疼爱于青然这个女儿,卖了不少的字画,给她凑了一套的银首饰,让她体体面面出嫁。他还为了杜一鸣这个女婿,将自己的书和笔墨都赠送给他,认真辅导他念书。

杜一鸣当时能那么早考上秀才,一方面是他的确是读书料子,另一方面也离开不了于秀才这个老丈人的帮助。

回想起那对她外孙女也十分疼爱的外公,云夕不觉有些唏嘘。说起来,于秀才也是个好人啊,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养的和亲生一样。

她问道:“我娘知道这件事吗?”

李于氏摇摇头,“我那哥哥哪里会让人知道这件事。他当时只说妻子在自己的老家生了孩子,结果难产死了。”

也是因为两个当事人都去世多年了,李于氏才会告诉云夕这件陈年旧事,不然估计会把这个秘密带到地底下,“不过你娘应该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当时裹着她的那襁褓,一看就是好料子,那襁褓我后来带走了。啊,我翻出来给你看看,我记得因为料子很好的缘故,我一直都留着呢。”

李于氏一时起了谈兴,立刻回屋子翻找了起来。

一刻钟后才找出那襁褓,云夕摸了摸,襁褓是大红底绣着鲤鱼的锦缎,最里面还绣着青然两个字。想来她那外公,就是因为看到这名字,所以才给她娘取名叫于青然吧。

李于氏叹了口气,“你娘可真是个好姑娘啊,从小就温柔懂事,我们都把她疼到心底去了,也不曾告诉她这件事。”

“你娘从小就好看,这点你像她。不过你也会长,尽挑着你和你娘的优点长了。”

她絮絮叨叨说着,云夕也认真听着,眼前仿佛勾勒出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

身着碧色衣裙的女子对着她温柔浅笑,然后身影渐渐暗淡了去。

……

杜家的宴席是定在九月底的时候。

在那之前,州府那边举办的兰花节也结束了。云夕随手选去的这盆参展兰花,最后还夺得了头名。只是这兰花姐不比牡丹节那么盛大,就算拿到头名,也就是一千两的奖励。

按照送兰花过去的袁龙的说法,当时还有不少人想花五千两买下这兰花,只是被他拒绝了。

云夕笑了笑,她现在不缺钱,这花自然想要自己留着,至少培育出几株后再卖。

需要钱的话,她完全可以明年卖牡丹啊。她这边牡丹底价都是万两起跳的。

她将兰花重新摆回花房之中。

在九月底之前,云瑶的那些书也开始印刷了起来。印好的书籍,云夕全都放在纸店那边买,她专门制作了一个书架,架子上便放的就是云瑶的小说。

每一本定价一百文钱,比起市面上的小说还要便宜一些。不过云夕因为使用活字印刷,加上纸张还是他们自己产出的,所以成本本来就不高。每卖出一本,云瑶都能赚上六十文钱呢。

云夕还特地为妹妹给开了一个小小的后门,在书上架的当天,特地上了一百刀的连史纸和水纹纸。并且表示每购买十本的小说,就能额外买一刀的纸,最多只能到三刀。

不少为了多买纸的,干脆一口气买了三十本的小说。

也有人询问,这小说到底是谁写的,让店家要如此支持。云瑶写这小说的时候,用的是笔名练霓裳。那是因为云夕曾经同她说过白发魔女的故事,云瑶爱极了这个敢爱敢恨的玉罗刹,这才将笔名取为她的名字。

要知道纸店一直走着高冷路线,每个月就那么点固定的分量,卖完了就没。偏偏却为了一篇小说而破例,大家自然十分好奇这其中的缘由。

郭珍儿也只是笑着说道:“这个啊,因为是我们印刷坊出的一本书,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特殊待遇。而且也就这两个月有这活动罢了。”

大家这才明白。

反正云夕对外借口就是这样,信不信随他们。

因为这一招捆绑法子,不少为了多买水纹纸和帘纹纸的人家,果真买了好多本的小说回去。买得起水纹纸的人,自然不会觉得一本小说一百文多贵。

这些人,有的买回去后,直接放书架堆灰尘,也有的随手看了起来,其中不乏会喜欢这个故事并向朋友介绍的人。

云瑶的第一部作品,就这样慢慢地扩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