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开富贵之农家贵女(599)

作者: 月亮喵 阅读记录

张嬷嬷和李嬷嬷虽然大多数时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过分了的话,还是会提醒他们几句的。

云夕看了夜色也晚了,直接将云深赶去客房休息了。

她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伸了伸懒腰。今年的雪似乎比去年要大得多了,杜家的下人每天都得在门口铲雪。托云夕去年将羊毛衫等东西推广开来的缘故,今年冻死的人倒是不多。顺天府的府尹倒是个办实事的,下令将城里一些没人住的屋子让乞丐给清理了一番,让他们住了进去,再分发一些御寒的衣服,这些乞丐平时就做些打扫街道的活计。

这位府尹也因此博得了民众们不少的称赞,都夸他的确是个好官。

云夕看了看外头的天气,索性让下人去买了一些御寒或是治疗风寒的药材,准备十五号的时候去赠药。这种天气肯定避免不了会有人着凉生病,他们不一定看得起病,买得起药材,云夕索性做一回善事。

所需要的药材,一部分她自己的田地中就有种植,其余的直接去药店买就可以了,加起来两千两银子就差不多了。她今年开了好几家店铺,赚的银钱还真不少,卖花、甜点店、国色天香、火锅店……这全部的利润都有三十多万,其中国色天香自然是大头,要不怎么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

至于羽绒服、烤鸭店、纸店这些……云夕一直分得很清楚,这些银子她绝不会去动半分,都拿来帮助大楚苦命的女人。凤凰县那几家分店银子也都送了过来,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两。不知不觉中,这账面上的银子也有二十万两了。云夕寻思着等明年和云深成亲后,她可以在别的州再建立几个庄子,总有一天,她这庄子一定可以开遍整个大楚,她心中清楚云深虽然不会主动去做这些事,可是他也不会阻止云夕做,甚至还会动用隐门的势力帮她遮掩一二。

朵朵手中拿着账本,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走到云夕身边,“姐姐,你看,咱们今年这纺织厂,年终礼该准备多少?”

朵朵跟在云夕身边久了,也跟着学会了一些新鲜的词汇。

云夕接过账本,发现纺织厂的收益也很是不错。她们给的工钱优渥,待遇好,这些就占了成本的大头,但即使扣除掉这些成本,这半年来,也赚了一万两银子。

云夕本来就在培养朵朵的锻炼能力,微笑着看着她,“把你的计划给我看看。”

朵朵将自己写好的计划书递给她,云夕翻了翻,发现朵朵按照大家的表现分成了三档。第一档自然是做得又好又快的女工,这些女工年终礼是五两银子、一百斤大米、一斤油和两斤的肥肉。第二档是三两银子、五十斤大米和两斤肥肉,第三档则是一两银子、四十斤大米和一斤肥肉。

朵朵道:“大米不用另外买,我田地里产出的那些米一部分拿出来给他们就可以了。我估算了一下,这些加起来应该用不着两千两银子的。”

朵朵现在名下也有一千亩田地。她奶奶李于氏原本打算用手头银子给她买七百亩——毕竟京城的田地比较贵,若是在凤凰县的话,那钱都可以买一千亩了。云夕十分照顾朵朵这个可爱善良的表妹,干脆拿出些银子,给她凑了一千亩田地。

云夕点点头,说道:“你自己田里的大米还是自己留着吧,不然姨婆要是看账本,发现少了不少出息,那你到时候怎么同她解释?”

朵朵眨了眨眼,笑了笑:“我就说我每年都拿去慈安寺那边,给我们全家人祈福。”

慈安寺,自从蒋文月那事就声名鹊起,香客比去年至少多了几倍,李于氏更是每个月都要去上香拜佛。朵朵用这个理由,李于氏肯定一点意见都没有。

朵朵低声道:“我好歹也是白衣教的圣女,也该为她们做点什么。”

云夕点了点朵朵的额头,“你啊,连菩萨佛祖都敢拿来扯大旗,胆子越来越大了。”她嘴里嗔怪着,心中却很是欣慰,以前的朵朵太过胆小,现在这样却是刚刚好。

她说道:“再选出十个表现最好的人,她们每人给十两银子,两百斤大米,两斤油和五斤肥肉。有这十个人做典型,想来明年大家会更有动力的。还有白衣教的人也别忘了她们,她们今年也都辛苦了。”

现在的她们全凭借着一腔的热情做事,但是单单热情与理想是不行的,还需要一些利益的维持。倘若人人看到没加入白衣教的人,待遇反而更好,她们心理难道不会不平衡吗?这世上能够只靠着理想就活下去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终究只是俗人。

朵朵神色一凛,“我知道了。”

她以为自己考虑得已经很周全了,可是还是比不过表姐。

云夕看出她脸上的沮丧,揉了揉她的头,语气越发温柔,“朵朵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比起以前进步很大,只要能够战胜过去的自己那便是胜利了。”

朵朵点点头,拿着账本回去继续核对。

至于云瑶,她这几天基本都在印刷坊,亲自盯着她第三本小说的印刷,准备在年底之前弄好,卖出去。

云夕则是继续计算账目,她先前特地培训过每家店铺的账房,所使用的都是前世那种记账法子,一目了然,就算有人想做假账,也瞒不过她的眼睛。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她才将所有的账本计算好,又马不停蹄地准备年终礼,同时纸店也摆上了云瑶的第三本小说,书名为苍茫。苍茫正好是女主的名字,而且还蕴含了女主的结局。

在报仇雪恨以后,女主没有因为男主的挽留而停下脚步,而是周游列国。她说,在见识过一望无垠的大海,在欣赏过风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后,她无法将自己的目光重新缩回后宅三亩田地。这篇小说,也驳斥了女人的人生意义,就在于嫁个好丈夫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