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1048)+番外
苏悦灵拿出笔,开始写起了计划书。
她一道命令,底下人就跑断腿。但大家都十分心甘情愿。
早就做到了白莲教一把手的余璇知道这消息后就很激动。
她效忠的主人拥有着一颗天下最仁爱的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保持初心,不曾动摇。其他权贵即使拥有再多的银钱,也贪婪地想要更多,恨不得多剥削一些民脂民膏,好荫及子孙后代。
正因为如此,她更要好好盯着,可不能让人贪了去,白白辜负了主子一片善心。
苏悦灵虽然平时喜欢做甩手掌柜,但她心中也清楚,有些事还真不能放,得她自己亲自来。比如这免费餐涉及到的诸多条例,都得她自己定下。
她忙着这事,便忽略了殷家。
殷家那边等得心急如焚。怎么苏悦灵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殷夫人原本是没那么急的,但架不住她的宝贝儿子殷东霄对此事上心了,时不时就询问。
殷夫人只能频频让陪房砸钱去打听消息。
花出去的银子不少,最后也只得到了苏悦灵忙于公事的消息,具体什么公事也不清楚。
殷夫人只能安抚儿子,并且对儿子去青楼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儿子还年轻,身边又没丫鬟泻火,自然经不起外头的狐狸精的诱惑。东霄还是懂事的,不像一些纨绔子弟那么不像话,甚至还要将青楼女子带回家。反正等他成亲以后,自然而然会和狐狸精给断了。
……
等苏悦灵忙得差不多以后,她收到了元随君寄来的信。
这段时间京城还真是热闹啊。
那庞素昕写的诗也被元随君摘抄了下来,元随君在欣赏分析,说这两首诗并不是她写的出来的。
苏悦灵或许没那么擅长作诗,但鉴赏水平也是一等一的,一看就知道这两首都是能够流传下去的佳作。尤其是那首情诗,那种深情怅然的味儿十分具有感染力,做到了以情动人这点。而且这两首,都不是她见过的。
她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猜测:庞素昕怕不是从原著里重生回来的?所以一开始的她才会下意识想要抱容海的大腿,等意识到前世和这辈子不一样后,便转而打上了随君的主意。毕竟在原著中,随君英年早逝,来不及在大夏留下自己的名声。但这辈子的他却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她可能觉得元随君是那个变数?
可惜的是她看的原著里并没有她的戏份,所以对于这人什么情况也不清楚。
看她迫不及待的样子,前世大概过得挺失败的。
作为庞家的女儿,只要有些脑子,有家族的庇护,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个前世就过不好日子的人,苏悦灵并不认为再给她一个机会,她能成功。重生或许会让人多了不少机遇,但是又不会给人长智商和情商,迟早要踩坑里的。
这不,她这才多久,就被发现猫腻,不仅被送老家的庄子,还搞得自己骨折。
到时候让祁州的人多关注一下她的情况。
唯一让苏悦灵有些不爽的是,怎么庞素昕没想着要找她,她明明也是大变数啊。
可惜现在她在耀州有事要做,加上还有殷家的热闹要看,所以暂时就不回京城了。
殷家现在的素材还不够多,得再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于是等到殷月苇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后,便一头雾水地被请到了苏悦灵面前。
苏悦灵笑眯眯地对她说:“等休沐回去时,你可以对你娘和你兄长透露一点我和宁宁无关紧要的喜好。你的亲人肯定不会放过你这个渠道的。”
过两天忙碌许久的殷月苇也该休息了。
殷月苇愣了一下,“为什么?”
苏悦灵说道:“你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吗?猴子一思考,人类便发笑。”
殷月苇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公主这是将她娘和她那哥哥看做耍猴戏的呢。
要是他们两人知道的话,只怕要气得吐血。
她心领神会,“我会的。”
公主最喜欢的莫过于看别人做好事,到时候就对家里这么说。她家人与其把钱拿来给佛修金身,还不如拿来捐给女学或者慈幼所呢。
第917章 一出大戏(二更)
殷家。
殷月苇故意做出沉思的表情,“两位公主平日的喜好吗?”
殷夫人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的女儿,月苇和两个公主朝夕相处,应该很容易打探出这些消息的。
殷月苇说道:“我想起来了,两个公主平日最喜欢砸钱做善事。”
“咱们家若是效仿公主的话,定能博得她们的好感。”
殷夫人松了口气,这个不难。像他们殷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每年都会施粥几次来对外表现出自己怜贫惜弱的一面。她偶尔心血来潮,偶尔也会施舍路边的乞丐几两银子。她在外头的名声可不算差。
她轻描淡写说道:“到时候我和你祖母讨论一下这事,以后每年施粥的银钱就增加到一千两银子好了。”
她是听说过卫国公主热衷于开女学开慈幼所,据说每年会花十万两银子以上。但殷夫人可不信这话,哪里有人会跟冤大头一样每年砸那么多银子下去。只怕是借着这名义对外敛财,将大头银子占了后,随便拿点银子打发了,还能博得外界美名。殷夫人一直觉得苏悦灵可精明了,换做是她,就想不出这样名利双收的敛财手段。对方有这样的手段城府,难怪能够从一个平民变成身份尊贵的公主。她倒是想效仿一二,但她没有卫国公主的威望,其他人哪里会信得过她,将银子给拿出来交给她,只能在心中羡慕嫉妒恨,暗自猜测苏悦灵贪墨了多少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