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1092)+番外
“就是,要选也该选清清白白的姑娘啊。这不是糟蹋了女官的名声吗?”
“那沈典簿也不该厚着脸皮接受,她这样的人,就该去庙里清修赎罪才对。”
“公主必须得罢免沈典簿,她年纪小,不懂这些,哪里能眼睁睁看着她犯错。”
他们在这边说得激荡无比,旁边的一个妇人冷笑道:“你们这些人,管天管地还管到公主头上了。公主既然选了她,那就说明她的才华配得起这个位置,说明公主任人不看出身,只看能力。你们口口声声说沈典簿不清白,但祸害她的不是你们这些臭男人吗?有那能力,你们男人还不如管好自己呢。怎么没看到你们把欺负女子的男人都给阉了呢?”
“她没有像其他被伤害的女子一样自尽你们就不满意了是吧?”
妇人曾经有一女因为被村里流氓占了便宜,被族人送去浸猪笼。那时候的她无论如何哭喊,都没法救自己的女儿。她也不明白,明明女儿是被伤害最深的那个人,为什么他们反而都辱骂女儿,嫌她脏了门第,非要置她于死地。
公主对沈典簿却能够一视同仁,并不因为她的过往而鄙视她。如果当时公主在的话,知道这事,一定能救她女儿吧?
女儿的死就如同一道疤一样横亘在她心中。或许是因为有几分的移情,妇人便格外见不得人说沈典簿的坏话。琼华公主来到耀州后,他们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了,她选出来的女官们个个勤勉努力,比其他男官吏做得好多了。她相信公主的眼光!于是在其他一些人虽然不满老者他们言论但还是做壁上观的时候,妇人便第一个站出来为沈静竹说话。
在她开口以后,陆陆续续也有其他人帮腔。
“就是,你们有本事去公主面前说这些,没那胆子,只敢在背地里拿清白名声说事,也不想想,这都是你们男人造的孽。哪条律法说她这样的人不能为官,必须得自尽的?”
“琼华公主是何等人也,她目光所及之处可比你们要长远得多。卫国公主没阻止她,可见也是赞同的。你们还能比两个公主聪明有远见吗?”
这些人别看刚刚嘴沈静竹很厉害,那叫一个高高在上,可是让他们说苏悦灵和苏攸宁的不妥,他们还真没那胆子。
“两个公主再聪慧,也有被蒙蔽的可能啊。”
他们憋了半天,也就只憋出这句话来。
“那还有皇上看着呢。皇上若觉得不妥,自然会阻止。”
不赞同他们的人直接搬出了皇上,这下子老者这些人顿时没话说。他们只能在心中腹诽着,等皇上圣旨下来了,看这些无知妇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他们就不信皇上真会眼睁睁看着这种事发生。
第954章 意外的碰瓷(一更)
郑家等一些人小瞧了苏悦灵、苏攸宁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他们想象中,百姓们应该会一面倒地反对这事。而这两个爱民如子的公主,看在他们的意见上,肯定会将沈静竹撤下,让她重新回到她应有的位置。结果呢,民间虽然有反对的人,但支持的人也不少。
郑夫人气得发抖,果然是没受过教化的不知礼义廉耻的庶民,居然会接受这种事。
这样的话,没法通过舆论倒逼,只能用另一种手段了,比如从沈静竹这边下功夫,让她主动离开。
她就不信她脸皮真能那么厚。
郑夫人为了女儿的名誉,马上安排了起来。
外界的声音,即使公主府的下人不曾在她面前透露出半点,但沈静竹还是知道了。对此她并不意外,或者说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现在的情况已经比她想象中要好很多,声音并非一边倒,也有人站在她这边。
那些反对者越是不想看到她堂堂正正出现在人前,她就越不想顺了他们的意,非要活出个人样。
她小心翼翼地摸着官服,份外珍惜。
和她一同办事的女官们对待她的态度也有着微妙的差别。有对她一视同仁的,也有对她敬而远之的。她知道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强求,只要大家不会因此在公务上拖后腿即可。如果她没有这次的劫难,只怕也会对于这样的女子退避三舍,甚至暗藏鄙夷。
她们这些女官平日都是住在公主府里,和寻常官员一样都有休假。
在刚工作的头一个月,公主便提前预支了三个月的俸禄给她们,让她们可以置办一些个人的东西。
说起来,她们手中不仅有朝廷分发下来的俸禄,还有琼华公主额外给的俸禄。也正因为这缘故,那些男性官吏别提有多酸了,觉得她们的待遇好过头了。
沈静竹打算将这些俸禄拿去首饰店,置办金手镯。样式不需要多精巧,只要是纯金的,实在就行。这些手镯打算拜托公主府的几个姑姑们到庄子的时候帮她带过去给她那些姐妹。
那些姐妹当时生怕她在这里孤木难支,处处要用到钱,把一些银钱留给她。沈静竹不好将那些银子退还回去,索性送她们金手镯。金手镯这样的东西在非常时期也能直接绞了当钱财用。
他们这些女官出门的时候都能乘坐公主府的马车,还有护卫跟着,就怕冲撞到了她。
沈静竹手中把玩着一个瓶子——这瓶子是公主给她的,里头是痒痒药。若是人不小心碰触到了,能痒七天以上,除非涂抹了公主府独有的药膏才能缓解。
公主说了,女子在世上想要做出成绩遭遇的阻力会更多,还会遇到许多莫名其妙的恶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这药,至少能多一分安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