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1167)+番外
于扬听着妻子这话,顿时觉得她脸上的皱褶都顺眼许多了。像管氏这样的贤良才是女子该有的样子。他拍了拍管氏的手,“你是个好的,我定不会亏待你的。”
管氏只是低头笑笑,又温声细语地说着家中孙子孙女学习的趣事。
等说完后,她又吩咐于扬的小厮好好伺候主子,自己则去厨房看给丈夫炖的燕窝粥煮好了没。
等燕窝粥送去了以后,管氏返回自己的院子。
她唤来心腹,低声说道:“等下你去倾城色买两杯奶茶,将这纸条递给店长,让她交给吴舒姑娘。记住,若是店长不在的话,就将信拿回来。”
她大概能猜到老爷要做的事情,正因为猜到了,所以心中才格外鄙夷。他嘴里说得义正词严,心中装的全是利益。
这世道男人都已经占了那么多好处,却还如此贪心地想要拥有全部,连口汤都不愿意留给女子。在丈夫心中,女子就得一辈子都被男人压着,永无出头之日吗?
管氏因为娘家不如夫家,为了巩固地位,只能迎合于扬的性子,装出贤良无心机的模样。但她心中是愿意见到越来越多的女子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的。
所以她绝不会让于扬这样的小人毁了这来之不易的火苗。
第1021章 小小利息(一更)
于扬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单靠他一个人是很难算计到苏悦灵,尤其定南州又是苏悦灵的封地,当地人几乎都快将苏悦灵当做信仰了。要是这事走露点风声的话,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不过他在官场上也有好几个至交,能成为好友,在三观上他们是一致的。对于苏悦灵一家都是心中十分看不过去却又拿他们没法,只能憋得难受的态度。这个出银钱,那个出人脉,慢慢的,他们的阴谋也逐渐成型了。其他几个官员夫人对苏悦灵都挺有好感的,所以他们也不敢在家讨论这事,只能在于府。
“卫国公主和琼华公主这对母女,简直就是专门祸害大夏的。她们的存在弄得世间女子心都野了,居然还想为官做宰,简直不知廉耻。一想到将来早朝的时候,可能要和一些女官站在一起,我这火气就上来了。”
“是啊,连我家孙女都想去做女官,我训斥她,我夫人还敢冲我摆脸色。换做是以前,她哪里敢。”
“还是于兄有福,娶了个贤妻。”
于扬以前也曾经嫌弃过妻子没法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助力,如今看着她总是低眉顺眼以他为天的模样,便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管氏不会给他拉后腿,而且管氏不喜欢卫国公主,觉得她总是抛头露面,有失体面。
他笑了笑,说道:“还是你们太纵容你们的妻子了,女人就该管教好。不愿意听话,就教训到听话。这千百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自然有它的道理。”
几人闲聊了一通,又继续讨论着如何利用科举舞弊的事情让苏悦灵身败名裂,让皇帝忌惮他们一家,最好能够将元随君也给拖下水。元随君那吏部尚书的位置一坐就坐了好多年,还兼任了好几个实权职位。元随君这人又油盐不进,不好美色不好财,给他送东西只会自取其辱。可以说他的存在,不知道断了多少大家族子弟的青云路。
在他们眼中,元随君不过是沽名钓誉的小人罢了,偏偏世人吃他这一套,还夸他风光霁月,把他们一个个都衬托成了俗人。
虽然现在新皇和元随君看着关系很好,但新皇年轻气盛,他们可不信他能一直那么信任元随君和苏悦灵。只要在他们之间制造出一个裂隙,迟早能让他们相看相厌。
在这过程中,于扬的夫人管氏时不时便让人奉上好茶和美味的点心,引得众人对她再三夸奖。
于扬对此也十分自得,觉得妻子如此柔顺的模样给他争了不少面子。他想了想,拿出了两个店铺给妻子打理,算是奖励她。看着京城女子越来越不安分,越发凸显了妻子的好。
于家的家产大部分都掌握在于扬手中,平时都是交给他信任的管事打理。主要是于扬觉得岳家这几年越发山河日下,小舅子们也不是很争气,怕妻子拿夫家的银钱贴补娘家。
这几年看管氏对娘家年节往来的礼物都中规中矩,儿女也教养得懂事听话,于是他便愿意给管氏更多赏赐,鼓励她继续当一个贤妻良母。
管氏拿到这两店铺的账本和契书后,十分感动,“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老爷待我也太好了,我何德何能呢。”
说话的同时,她眼中还闪烁着水光。
“这铺子在老爷手中经营得那般好,我就怕辜负老爷的期待。”
于扬看她感激混合着激动和不安的神色,心中大为熨帖,“我也是相信夫人,所以才愿意交给你打理。希望夫人莫要辜负我的期待。”
管氏自然感激涕零,对他再三表白,哄得于扬又另外给了她一个庄子。
等于扬志得意满离开她屋子去书房后,仿佛有一双手拂过管氏的脸,将所有的喜怒哀乐拂去,只余下一片冷漠。
她嫁给于扬多年,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操持后院,从未对不起他。但于扬作为她的枕边人,却一直对她十分提防,生怕她用于家贴补管家,他对妾室都比对她好。即使现在的他对她多了几分信任,那也是她用柔顺到没有自我的姿态换来的。他赠与的姿态是那样高高在上,就像是主人随手丢出骨头赏赐狗一样,让她恶心到了极点。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不敢在人前表露出对两位公主的不满,于是便将这份情绪转移到她们这些后宅女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