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的男配如何自救(156)
皇太女收到探子来报,立刻拨了精锐人马赶往云州, 全力保护谢青云。
这一次, 皇太女也派人送了礼物,是一把黄金打造的算盘, 比之前的黄金月饼更大更闪。
这么会给员工福利的老板谁不爱啊。
谢青云正式向皇太女投诚。
·
二月十三日,谢青云回到云州。
二月十八日,云州岁试,岁试只考一场,主考明经科,谢青云毫不意外拿了首名,名字张贴在榜上,引得无数云州学子羡慕。
谢青云在云州的名气可比北斗书院响亮多了,她是云州府成立以来第一个三试案首。
云州地处偏远,整体教育相较大武朝其他州府要落后许多,同样的考试水平,在其他州府中不了举,却可能在云州考得一个举子席位。
有些精明的人发现了这个漏洞,会故意把户籍落在云州,参加云州的科举。这样中举的人虽然挤占了云州本地学子的考试名额,但能让云州在会试时成绩尚可,云州的官员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这个缘故,历来夺得云州州试案首的人都是不在云州本地学习的外地学子。
谢青云是破天荒第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州人,她的横空出世狠狠打脸那些本地户籍的外地学子,云州本地的官员和学子都盼望着她能创造新的奇迹,若是能在乡试、会试中夺得好名次,说不定能引来大儒惠及云州。
谢青云拿到岁试成绩后,第一时间去拜访云州刺史。
云州刺史之前举荐她去北斗书院读书,可见多么看重她,如今看她得了皇太女的青眼,又在岁试拿了头名,更是比之前上心,特意拨出时间亲自教导她诏、判、表、诰的书写方式。
这类公文写作,就算书院里有教,也没有一州主官教得好,谢青云学得如饥似渴,如鱼得水。
岁试过后,谢青云进入白云书院学习。
她给北斗书院的院长和天权楼的老师们都写了信,告知岁试的成绩,还随信附了近期学习的困惑。
和回信一起来的是院长的一位大儒好友,对方被院长的炫耀勾起好奇心,千里迢迢坐马车来云州看谢青云,想知道云州出了一位怎样的奇才学子。
谢青云在北斗书院学习时不曾懈怠,从边关赶路回云州的路上也是抽空就学习剧情商城的科举补课,基础非常扎实。
杭州府认识的厉郎中和林提举也时不时与她通信,更有云州刺史在旁辅导,实践与运用更是融会贯通。
新来的大儒与谢青云交谈后被她的年轻聪慧惊艳,当日就打包进了云州的白云书院,亲自担任书院老师。
皇太女的人向皇太女汇报了谢青云的近况,皇太女拨冗去拜访已经致仕的前太女太傅,前太女太傅便将自己的两个得意弟子送来白云书院助力谢青云学习。
从二月底到八月初,谢青云在名师大佬的包围教导下,更是进步神速,白云书院的学子沾了她的光,一个个醍醐灌顶,进步显著。
时间匆匆,转眼到了八月初九,乡试正式开始,空中乌云密布,似有大雨将来。
这一届的乡试,发生了一点变化,第二天下午和第三天上午都考了明算科,题量和分值都有翻倍增加,第三天下午的时务策论更是直接考了海贸。
谢青云押题正确,结合之前与林提举、厉郎中书信往来整理的信息和现代经历,最后一道策论大题,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谢青云随着人流离开贡院时,阴沉三日的天空骤然破开,投下一束天光笼罩在她身上,照得她不似人间客,而是天上仙。
这一幕引得贡院外人群惊呼连连,更有人如见神明,朝谢青云所在的方位跪拜,惊得谢青云赶紧跳上刺史府的马车,落荒而逃。
天光仅降于一人的场景实在是奇特,围观人群中的说书先生立刻将其写成一篇故事,在近日的茶楼酒楼中大讲特讲,观众们也对此津津乐道。
经过云州的商队啧啧称奇,离开云州后还时不时讲起这件奇事。
·
贡院之内的考官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等小吏将一一誊抄好的考卷呈上,二十位房考官开始批改卷子,通过的考卷再送往主副考官手中。
大武朝开海多年,一直只在港口周边进行贸易,收益渐丰,三年前派出海船想去更远的地方做生意,却一直毫无音讯,直到去年九月才收到海船的消息,那时候的消息不算明朗,今年开春海船正式靠岸,很多消息内部人都知道了——海船在外域的无人海岛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银矿,还开辟出一条致富的海上丝绸之路。
大武朝从开国之初就一直想要收复燕北二十州,打仗最费钱了,要摆脱财政困局,就要积极发展经济贸易。
随着经济作物与手工业的兴盛,还有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大武朝在自给自足外出现了大量生产资料剩余,这些剩余的生产资料成了出口的产品,只在周边贸易也收益颇丰。
有了钱,大武朝更是大力发展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立朝百年至今,已经具备大航海时代的雏形。
大武朝已经看到致富前景,为了迎接繁荣昌盛的海贸,这一届科举的重点就在海贸,不仅提高了明算科的地位,派往各地的主考官都有市舶司出身任职户部的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