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的男配如何自救(158)
对此, 傅钧义表示,【漠州大捷遇上云州夺魁, 双喜临门!我们果然是天生一对、天作之合!】
傅钧义的信一如既往,写满了关于思念和爱意的话,他的喜欢总是如此真诚又纯粹,信的最后,他写道:
【我们约定京城再见。】
秋雨淅淅沥沥而下,敲打着屋檐与窗台,谢青云的思念像山中的枫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
亲爱的钧义兄,我也期待着与你京城再聚!
·
云州的秋雨终于停了,谢青云一行人即刻出发,从云州北上归京,途中遇到了不少商队,大都是前往江州进行灾后援助的。
好几家商队的主事人都是女子,这个架空古代因为女子执政占据政治的话语权,无数女子都活出自己的精彩,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抱负。
谢青云喜欢大武朝,她希望大武朝能度过这次江州水患。
行路三分之一左右,谢青云的马车遇到了傅归的车队,双方都有些惊喜,于驿站一聚。
傅归说起朝中之事。
江州正逢秋汛,因为持续长时间的强降水,大暴雨冲垮了山体,除了之前的涝灾又有了山洪之患。朝廷之前派去赈灾的官员死于山洪之中,随后的赈灾人选就成了问题。
江州上次发生这么大规模的洪涝还是六十多年前,有泄洪治涝经验的官员早就致仕了,朝廷中能治水的人选本来就不多。加上之前派去赈灾的官员因公殉职,百姓们陷入恐慌,新派去赈灾的官员必须有足够高的身份和名气安抚民心,让灾民重建信心,这就更难了。
朝臣对赈灾人选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
皇太女心系百姓,给江州急发文书得不到回应后,主动请缨前往江州赈灾。
皇太女作为这个大武帝国的继承人,从小就被培养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除了驭人之术,实务军政也从不懈怠。她的太傅里既有首辅大儒边将军师,也有政绩斐然的实事能臣,其中一位就是来自江州的老臣。
皇太女跟着那位江州太傅治理过京畿附近的水患,之前巡国时也治理过几次规模不小的水患,她的治水经验完全能服众,更何况,她还是大武朝颇有贤名的皇太女。
古来御驾亲征就激励军心,皇太女是钦定的下一任继承人,她若亲自主持江州水患,民心所向,灾后重建的工作肯定事半功倍。
皇太女一党的人自然是不愿主公去冒险的,但是齐王一党的人就高兴疯了,极力推荐皇太女去江州治水。
女帝犹豫不决,不想自己最爱重的继承人去危险之地,直到,江州的二次山洪暴发,遇难人数翻倍,女帝权衡利弊,允了皇太女去江州赈灾。
皇太女一领旨,就带着先锋队赶往江州,傅归等人则带着赈灾物资晚一步出发。
听完傅归的话,谢青云的眼皮狠狠一跳,她默默算了算,皱着眉问道:“我没记错的话,齐王的禁足令是这个月解的?”
傅归面色忧虑,“是的,因此我才更担心殿下的安危。齐王可不是那种以社稷苍生为重的人,她若是以江州灾民要挟殿下,殿下必然以灾民为重。”
谢青云心头压了一块大石头。
原剧情里皇太女会死于明年的流州水患,她原本打算明年考中状元后调任到皇太女麾下做事,劝她不要去流州,没想到,今年就有了水患一事。
或许皇太女会在这次水患里活下来,但是万一呢?
从她来到这个小世界再就业,剧情因为她的出现早已发生了太多变化,原剧情里齐王没有禁足,甚至连杭州府假账的事情都没有提及。
谢青云非常不放心,她担心皇太女有什么闪失,决定去追皇太女,亲自护殿下安危。
皇太女活着,才能救治更多的灾民,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这个女子当政的帝国,出了这么一个一心为民的继承人,这样的继承人不应该死在水患的污泥中,而是应该薨于盛世中兴的荣耀里。
谢青云必须保证皇太女活下来,她还想恢复女装,与这位未来明君共书君臣佳话,登上自己的青云之路。
谢青云做了决定,当即修书一封给傅钧义,随后转道去了江州。
她的信十分简短,只有两行字:
【晚归片刻,小雪时节京城再聚。待雪落满城,我们一起堆雪人,一个我,一个你,不离不弃,不见不散。】
傅钧义在归京途中收到这封信,立刻转道东下去往江州。
连皇太女都出动了,江州水患一定很严重很危险,他不能让青云兄独自呆在那里,他要去找他!
·
谢青云带着护卫们西行去追皇太女的队伍。
日夜兼程,他们花了七天时间终于赶到离灾区最近的泽县。
一行人的运气不佳,山洪引起的震动使得山体滑落,通往江州的最后一条路堵了,有不少商队困在泽县无法前进,当地府衙正在组织民兵和百姓清理路面。
谢青云观察了一下,等到路面完全清理出来至少是三天后了,三天的时间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他们就白赶来的。
江州就近在咫尺,谢青云不想把时间耗在这里,她与随行的护卫们商议,点了轻功最好的几个护卫随她同行,他们会放弃马车,靠轻功赶路。
不出意外,今晚就能赶到江州的赈灾点。
谢青云几人准备好干粮与水,不再多耽搁,用轻功飞跃路障来到官道另一头,飞飞停停,效率极高。他们如期抵达第一个赈灾点,并没有在主持赈灾的官员里看到皇太女,原来皇太女五天前就离开这里前往下一个赈灾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