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山野日常(315)
李书记等人换完了后,心下十分感慨,以农资社现有的规模,也就是个小作坊,但这个小作坊,提前就有了大局观,为以后的发展考虑到位。
顿时,李书记对农资社的发展,又期待了几分。
刚才,刘会计忽然说了拉电话线的事情,李书记与张科长两个人,私底下也感慨了很多次,想着要是有电话,以后跟这些大山里的交流,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他们也想拉电线啊。
可——
他们暂时也无能为力。不是他们不愿意,他们其实早就已经向上头反应了情况,尤其是李书记,这一次还亲自去了省里,找了自己以前的老领导,可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这边上头没有给消息,他们一个小小的公社自然也不敢出口答应下来。
所以,这件事,就暂时搁置在一边。
……
制作好的蜜饯,就放在木盆里面,一盆一盆的,散发着甜蜜的香味,看着十分诱人。
许秀芳一个个介绍,道:“我们这里的蜜饯品种,目前有两种,一个是我们黑山特产的黄桃,另外一个是猕猴桃,这两个都非常适合做蜜饯,味道很不错。”
李书记笑道:“只是看着,就觉得非常不错了。”
全程看下来,李书记对农资社很满意,也对许秀芳这个副厂长非常满意,大力的肯定了她的工作。
在参观了蜜饯制作车间后,许秀芳就带着几个人,回到了农资社的会客室。
农资社其实本质上还是个草台班子,但许秀芳根据自己学习到的,将一些必要的设施,都准备了一些。
那会客室,说是会客室,其实就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摆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并摆放了一套茶具。
茶具自然也不是古董,是很普通的,在百货大楼买的。
谢清没什么事情,就自动古来,帮着泡茶,她将烧好的开水瓶拿过来后,便取茶叶,给大家泡。
本来,许秀芳只准备了白开水,并几个喝水的茶杯,但谢溧说他们农资社自己产茶叶,那么,以后茶叶就是他们的门面,他们也要见缝插针的,向可能到农资社的人展示一下黑山野茶与黑山苦茶。
这段时间,来农资社的人并不少,大多是其他公社派过来学习的,因此,许秀芳后面又配备了一套茶具,摆上了茶叶,只要有外地的人过来,就用茶叶招待。
谢清泡了茶后,许秀芳轻声叮嘱了一下。
谢清笑着点头:“我马上就送过来。”
刘会计笑着问:“你们打什么哑谜啊?”
许秀芳笑道:“刘大姐,我看你们路程辛苦,肯定还没有吃饭吧?我让这边帮忙给你们做点饭菜,先对付一下。”
刘会计一听,哈哈笑道:“你不说还好,你一说,我感觉肚子更饿了,哎呀,也不知道咋回事,本来我们带了干粮的,可进了你们村子后,就不想吃自己的干粮了,就觉得你们这里的空气,都比镇上舒服。”
李书记、张科长要比较内敛,很认同刘大姐这话,就是没说出来。
许秀芳笑道:“我们农资社这段时间刚好忙,就请了咱们村里的大师傅过来帮着做菜,你们有口福了呢,那是多年的老师傅了,做擅长做大锅饭,你们等下试试就知道了。”
大家闻言,都笑着表示很期待。
这时,李书记端起茶杯,轻轻放在嘴边,他还没有喝,就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这香味层次感很足,到了最后,就是一抹清冽的幽香。
李书记立马就认出来:“这是咱们的野茶?”
许秀芳笑着点头:“您要是想尝尝苦茶也行,等下开水送过来,我给您泡。”
李书记笑着摆手,轻轻抿了一口茶,一入口,他的神色微微一怔,紧跟着,就眯起了眼睛。
张科长没那个品味,不懂细细品尝,就跟牛嚼牡丹似的,一口饮了干净。喝完,张科长突然就瞪大了眼:“这茶怎么那么好喝?”
是说不出来的一股味道,但就是特别舒服,喝了浑身都每一个毛孔,好像都特别的舒服。
那种通身舒畅,仿佛沉浸在大自然的气息里面的感觉,且那股回甘,特别长久。
张科长没忍住,又自己主动泡了一杯:“这野茶,我之前也喝过,当时就很惊艳,要不是咱们产量少,我是恨不得给自己留几斤的,哎哎哎……真是没想到,这茶叶过了半个月,味道竟然更好了。”
李书记听到这里,笑着道:“老张,你搞错了方向。这茶叶,还是原来那个品质,之所以跟你从前喝的有差距,那是因为水的原因。”
张科长:“水?”
李书记笑着道:“没错,咱们之前泡茶,用的是镇上的自来水,可这大山里面泡茶,自然是用的老井水,山泉水。”
说着,李书记笑看着许秀芳,问:“小许,我猜测的没错吧?”
许秀芳点点头,道:“李书记,你猜测的没错呢,咱们黑山的茶,还是要在咱们山里面,用山里的泉水泡着,味道才最好。”
李书记跟张科长一样,也忍不住给自己多斟了几杯茶。
一壶茶,很快就被喝光了。
许秀芳又泡了一壶,这一回,许秀芳就换成了黑山苦茶,让公社这几个来访的几个领导品尝一番。
第110章 老井水
坝谢农资社附近的水源, 许秀芳与谢溧会定期添加空间潭水,因此这边所有的水质,都有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