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满冰箱穿到天灾文里(136)+番外
幸好每天刷新一吨多水,可以浇地来消耗。
可是空间这么多土豆,实在太多了。
“还是别种土豆了。”阮凝暗暗决定:“换个品种,种点水稻吧。”
“问题是我也不缺大米,一天刷新20斤生大米,还有20盒熟米饭,大米也好多了。”
“空间里面全是白米饭。”
阮凝看向周素兰,认真咨询:“妈,我感觉土豆太多了,你觉得下一步我们应该种什么?”
周素兰想想道:“就种稻谷吧,现在空间里面小鸡有41只,小鸭子有32只,鹅也有25只,接下来是吃粮大户。”
阮凝恍然大悟。
她空间里不仅在生产粮食,也要消耗一部分的。
尤其是上次双倍小鸡后,下蛋速度也双倍增长,鸡鸡鸭鸭孵化率更高。
既然这样,阮凝决定就种稻谷了,只是这样有个问题。
阮凝好奇问系统:“种稻田需要水田吧,我们需要把空间土地变成水田吗?”
系统回答:“不需要哦。”
阮凝这才放心,从空间里取出稻谷种子,让周素兰种下。
另外,既然空间无视条件什么都可以种活,阮凝干脆拿出一批不能刷新的水果种子,让周素兰空出地方种下。
周素兰还留了半分地,种下一片百合花跟绿萝。
想了想,她还种下薄荷。
外边大雪已经停止,全世界被染成一片白色,放眼望去全是厚厚的积雪。
这种白色不能看太久,要不然雪盲症就完蛋了。
接下来的咸鱼生活,阮凝积极运动,每天都会陪阮次峰去顶楼扫雪。
三个月一晃而过。
这天,灾民营的人们惊喜发现,天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太阳。
这个太阳跟偶尔出现那个不同,它似乎充满热能,发出强烈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气温好像也在回升。
“难道严寒终于要过去了?”有人眼里欣喜。
根据灾民营测算,室外的温度竟然在一天内就恢复到零下二十度。
接下来一天是零下十度。
再过两天,积雪开始融化。
灾民营人多,方圆之内反而没有积雪,对于他们来说挖雪比挖冰简单多了,连用水都方便起来,个个都把脸上洗的干干净净。
蜗居三个月,有些人被冻伤的部位开始恢复,整个人容光焕发。
这些人坚信,只要极寒过去就会迎来春天。
在太阳的照拂下,温度持续攀升。
后来有一天,大家感觉这么多人挤着实在是有点热,他们熄灭了篝火。
这时候灾民营当机立断,决定进行第二次转移。
要知道灾民营一直满负荷运行,现在依旧有一万三千多人,这么多人转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部分群众表示不理解,觉得在这里挺好。
孙永超解释:“按照现在温度上升速度,很快冰块就会融化,到时候可能有洪峰到达。”
“我们不知道我们上游是什么情况,可是你们想一想,如果真的有洪峰,在体育馆我们还能活下去吗?”
“卧槽!”
抗议人这才想起来这点,赶紧跑回去收拾家当。
好在学校附近高楼不少,其他条件都不用管,能待人就行。
7月15号,在高楼上的人们目睹大地冰块断裂。
这一天,据说温度应该达到了33度,只是受冰块影响,大家感觉不到高温。
接下来一切似乎在快速发展,冰块融化越来越快,人们看到浮冰一块接一块飘走,又在洪水中融化消失。
在洪峰过境后,水位开始下跌。
这时,部分人类的忍耐力也到达极限。
灾民营开始死人。
这些人并不是饿死的,也不是冻死的,而是实在受不了长时间被困在原地,或者想象不到未来究竟会怎么样。
有人站在顶楼一跃而下,融入了滚滚洪水之中。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就算把顶楼封锁,小心窗户,还是有人承受不住用各种方式自杀。
幸好这只是极少数人,更多人希望能活下去。
时间来到八月初,洪水飞速退去,比它来的还要快。
无数人喜极而泣。
时隔将近一年,人类终于能回到地面。
第55章
街道还在淌水,不过只能淹没小腿了。
看到这样的情景,无数人忍不住跑到一楼,踩在地面上相拥而泣。
从出生到现在,有些人活了五十多年,有些人活了十年,但没有任何人这么长时间没有脚踏实地过,踩在厚实的地面上,他们能感受到安全,快乐。
灾民营立刻下发通告,让他们不要触碰洪水,毕竟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会有多少细菌病毒。
这时,气温已经来到40度。
比起灾民营,阮凝家最近格外忙碌。
回风炉已经拆除放回空间内,其他保暖电器也收拾干净,剩下的能洗干净的全部洗干净,放到顶楼给太阳暴晒。
阮凝看着太阳不错,把从别墅区搜刮来的床垫跟沙发也拿出来晒晒。
她自己则每天早上也晒晒太阳。
经历了长时间的极寒,没人不喜欢太阳。
虽然极热之后,天天咒骂太阳也是人。
家里剩下柴火也全部存入空间内,然后来了个大扫除,三个人把屋内弄得窗明几净,整洁温馨。
周素兰还把空间里面百合花跟绿萝移栽出来,把家里桌子上全部摆着绿植,然后还放上盛开的香水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