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满冰箱穿到天灾文里(66)+番外
阮凝惊讶:“啊?”
严若雪解释:“就是存放出版物的,不仅是现代出版物,还有历朝历代的古籍,传下来每本书的各种版本。”
“这个是国家馆分馆,全国一共有五座,是为了在灾害面前最大限度保护书籍而建的。”
“这个分馆占地就有九万多平方,两千多万藏书量,里面还有些当地特色的古董。”
王灵夏问:“那上面还有人守着吗?”
严若雪说:“当然有。”
阮凝心道幸好自己没有跑上去,她完全没想到是这样重要的地方,还以为是什么有钱人的庄园。
王灵夏想了想:“那现在这样下雨,书会转移吗?”
严若雪摇头:“没有办法转移,而且它们暂时是安全的,这雨总不会把全市最高的山淹掉。”
阮凝心中叹气,这雨是不会淹,但后面极寒时期会怎么样,就说不定了。
程季栎并不管那么大的事情,郁闷道:“那现在怎么办,我们今天捕完鱼就回去吗?大概只能弄到二十条大鱼,我们人又那么多,一个人分不到三条。”
对面山上倒是有些建筑,但是离得太远了,没有冲锋艇划过去半条命得没。
尤大爷道:“我们可以明天再来,不过大家都得保守秘密,绝不能像小区里面其他人透露一个字。”
他目光从所有人面前滑过:“你们能做到吗?”
阮凝:“我当然能做到,我认识的人全部都在这儿了。”
程季栎也马上说:“我能做到。”
朱亮亮跟王灵夏没意见。
严若雪没有表态,尤大福急道:“我们也不是不说,就明天再捕一天,回去就告诉他们。”
严若雪摇摇头:“这是你们发现的地方,我不会告诉其它个人。”
她顿了顿:“不过也就明天一天,后天我就回队伍报道,到时候我会向上级汇报这里面还有鱼。”
尤大福连忙说:“行!”
阮凝心中却诧异,严若雪以前一向很有耐心,这次怎么突然放弃了?
未免带太多杂物回去,再说现在本来就用水麻烦,王灵夏干脆拿出一把刀,开始就地杀鱼。
阮凝见状赶紧把剩下的一百多吨水收了。
这样下来,她总共存水量就达到1340吨,再加上冰箱刷新量,应该足够使用。
第三天,严若雪被直升机接走。
阮凝生活彻底轻松下来,每天吃吃睡睡,外加锻炼身体,练习各种各样的武器。
雨势渐渐变小。
自从淹没六楼后,水量总体并没有再上涨,当然也没有往下跌过。
这对于所有人都是好消息,他们看到了停雨的希望,不断有人开始用各种“船”外出寻找物资。
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拾荒场,每一个都是拾荒人。
这么多人,阮凝不愿意再跑远,免得惹上什么麻烦得不偿失。
而随着时间流逝,在残酷的暴雨下,众人居然发现大自然再次给予了他们馈赠。
他们发现了食物。
第31章
水流不再那么湍急之后,所有人发现水里长出了一种水藻。
刚开始没人敢碰这个玩意,毕竟水挺脏的,现在无论什么垃圾都往水里面扔,连尸体都不少。
直到有人饿急了,抱着死也要做饿死鬼的想法拽一把水藻回去煮着吃。
结果只是拉肚子,拉着拉着就好了。
水里的水藻能吃,迅速在人群中散播开来。
虽然要拉肚子,但是拉两顿肠胃就能适应,而且这玩意还是植物,能补充维生素吧?
怎么都比饿死强。
长期食用方便面,压缩饼干,稀饭,大家都太渴望绿色“蔬菜”。
水藻一时间变成了大热门,每天天还没亮所有人就出门找水藻,去晚了就没了。
幸好这玩意繁/殖能力恐怖,一晚上都能长出来新鲜的。
除此之外,就是下雨太久导致空气都是潮湿的,楼道里长出蘑菇来。
这蘑菇比水藻还受欢迎,能让邻居打破头。
程季栎兄妹俩每天也会轮班捞水藻,阮凝也跟着去,两兄妹会把没吃完的做成干菜,以防哪一天水藻被捞断子绝孙。
程季宽忧患意识比较强,每天还会一个人出门走远点,找点家具木板,或者砍点树枝树干回来。
弄回来之后,他会给阮凝分一点,让她先收好,小心液化气罐用完了也不能恢复秩序。
这样一段时间后,终于迎来第二次发粮。
上次压缩饼干发得太少,不少人家里早就吃完了,每天靠着稀水汤煮水藻过活,天天掰手指头算还有多久发物资。
这天一大早,人们早早外出把水藻捞回来,然后眼巴巴盯着天上。
等不知道多久,天空终于传来直升飞机的声音,所有人一哄而上,围到顶楼上面。
这次严若雪没有来,只有那个小警察,他还带来一个好消息。
“政府决定收水藻,二十斤水藻就能换一斤压缩饼干,也就是五块。”
“四十斤水藻还能换一斤大米。”
听到大米,不少人暗自咽口水。
在平常有菜有肉,油水丰富的情况下根本吃不了多少米饭,可是没菜没肉,米袋迅速见底。
就暴雨前囤的那点,几乎家家户户都吃完了。
“那在哪里换?”有人飞快问。
小警察回答:“以后每天都会派出一艘大船来收集水藻,到你们小区大概是中午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