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小说的日子(106)
周德海闭着眼:“待会你对人家姜先生客气点,管好你的嘴!”
小顺子忙不迭点头。
这雅间的门只关了半扇,姜怀雪走到门口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白发苍苍胖嘟嘟的老爷子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他身后有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正给他锤肩膀。
姜怀雪后退几步,看了看周围。
她来的是珍味酒楼不错,不是什么中老年养生会所啊。
听到门口有动静,一直闭着眼神养神的周德海睁开了眼睛。
看到在门口游移不定的姜怀雪,赶紧笑着招手。
“这就是姜怀雪吧?真是一表人才,快进来吧,我找你有些事情。”
周德海不过是上次在富贵书局对姜怀雪匆匆一瞥,讲道理,匆匆一瞥很难记住人,不过姜怀雪长得好看,印象也就深了些。
“我是,”姜怀雪点头,不过还是站在原地没过去,“这位老先生,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周德海见姜怀雪就站在门口没进来,也还是满脸笑容。
周德海:“这火锅一物,你是从哪里得知?”
姜怀雪站在门口,随意捏了个借口:“外公多年前游览蜀地,在蜀地得见。”
“那你外公真不错,真是个好厨子啊,”周德海,“游览天下,尝尽天下美食!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厨师该做的。”
“不,”姜怀雪摇头,“我外公是个教书先生。”
“哦,”周德海表示理解,“年轻时候是厨师,老了之后也颠不动锅,于是就做了教书先生是吧?”
姜怀雪摇头:“不,他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教书先生罢了。”
周德海:“……哈哈哈,那你不错啊,继承外公不能继续做厨师的心愿,做了厨师,然后就想把自己做厨师的经历和手艺写下来,于是就写了话本子。你写完这本之后,还是会回去做厨师吧。”
末了,周德海点头:“这就说得过去了,你外公会厨艺会教书,你也会厨艺,会写话本子。”
姜怀雪沉默:“……”
这人到底脑补了什么?
怎么想象力比她还丰富啊,还能把逻辑给圆回来。
不过解释还是得解释一下。
“我不是厨师,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话本作者而已。”
周德海见姜怀雪认真解释,也就信了八成。
主要是姜怀雪好像没必要骗他?
周德海正要说明来意,突然闯进来一个伙计。
“姜先生,厨房的师父们想让您过去帮忙看看新菜式呢,您今天下午有时间吗?”
因为姜怀雪的话本里美食多,是以珍味酒楼的大厨们也偶尔会拜托姜怀雪推出一些新的食物。
姜怀雪:“……!”
为什么打脸来得这么快?
她刚刚才说她不是厨子,但是现在厨子都来找她帮忙了!
姜怀雪无奈摇头,也不想和这位老先生多做纠缠,于是打算躲到厨房里,和酒楼师傅们一边研究新菜式,一边吃午饭……
姜怀雪拱手,“这位老先生,请问你还有什么事吗?实在对不住,我现在要去厨房帮忙,我估计要忙很久。”
“倒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见识一下《我在京城开酒楼》的作者罢了,不过——”周德海从椅子上站起来,“我跟着你一起去厨房,我们就在旁边涨涨见识……不介意吧?”
姜怀雪: “自然是不介意的。”
姜怀雪转身朝着厨房走去。
周德海带着小顺子紧随其后。
作者有话说:
周德海:你外公以前一定是个大厨!
姜怀雪:他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教书先生。
周德海:我懂了,以前是厨师,老了之后颠不动锅,就退休当教书先生了吧。
姜怀雪:……他不过还是个平平无奇的教书先生。
第66章
姜怀雪只觉得有些尴尬。
刚刚才反驳过自己不是厨子, 现在又被酒楼的师傅们叫去帮忙……
姜怀雪无奈捂脸。
很快就到了厨房。
只见有几个师傅围在一张桌子前正讨论着什么,看见姜怀雪来了,就高兴挥手。
“怀雪, 你终于来了, 我们正研究其他口味的蛋糕呢, 你来尝尝, 顺便提些意见。”
“来啦来啦,”姜怀雪熟门熟路地去饭桶里打了一碗饭,又去师傅们吃饭的饭桌上夹了菜, 端着饭到了师傅们边上。
她一直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也不会每次都直接把现代的菜式说出来。
比如蛋糕, 她就只做过简单的奶油蛋糕, 其他的蛋糕就厨子们自己想啰。
毕竟菜谱是死的, 人是活的。
就比如镇抚司的厨子往戚风蛋糕里加鸡鸭鱼肉, 虽然挺黑暗料理的,不过还是证明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怀雪你感觉这个七彩蛋糕怎么样?”一厨师捧着一块蛋糕过来, “绿色用的是青菜汁水,红色用的是番茄汁……每个颜色都有自己不同的味道。”
“哦哦!”姜怀雪夹了一块来吃,“不错不错!”
姜怀雪被后厨的师傅们拉着讨论, 一群人兴奋地叽叽喳喳。
周德海和小顺子, 倒是安静地站在一边。
厨师这行, 不喜欢外传手艺的人多。
周德海也想过要不要加入讨论, 说一些自己的做菜方法啊什么的, 但想想也还是算了。
这些人也不认识他, 就这样凑上去说话, 太过唐突。
小顺子跟在周德海身后, 小小的脑袋却是大大的疑惑。
“师傅, 这个人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厨师身份?上一刻还否认自己不是厨师,下一刻就到厨房里和酒楼的师傅们讨论地热火朝天的……敷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