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小说的日子(158)
而且莫明乘是个很好玩的小老头。
姜行雨去看窗外不断飞逝的风景。
是绿色的树叶和褐色的树干,还有丝丝缕缕垂下来的金色阳光,过了良久,他声音缓慢。
“……真正的亲人尚且会背叛,何况没有血缘。”
“行雨,你过来一下。”姜怀雪朝姜行雨勾勾手指。
姜行雨立马挪了几下,然后头上一片温暖。
“小孩子,想那么多干什么……”姜怀雪把弟弟的头发揉乱,又把手放在弟弟的脸颊上朝中间挤,直到把嘴给挤成了小鸡嘴。
***
第二日,姜怀雪就带着稿子去审核。
每次的雅集,都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这次举办的园子是七王爷秦王顾宴清的一处别苑,名为碧园。
这碧园是七王爷破获一起大型的妇女儿童拐卖案子之后,圣上赏赐给他的,但他一般都是呆在自己的王府,一开始是想推辞的,但是圣上坚持送。
他最后就把在这碧园内安置了那些被救回来的妇女儿童。
这些被拐卖的人,大多数都从远方被拐来,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回家的路,不知道该往何处去,而且回家路上困难重重,可能会死在路上。
再者,一个曾经被拐走的女子,即使是回到了家乡,他们的丈夫可能也不会再把它们给认回来。
有些近的,由家里人来领了,有些人回家了,家里人也不认了,他们通通留在了碧园。
但是他们没有把自己当成碧园的主人,他们只把自己当成仆人,用心侍弄碧园中的一草一木。
那些人也尽心尽力地修饰打扫碧园,让碧园成为大晋最漂亮的园子,这一来一去的恩情,传为一段佳话,也让七王爷声名大噪。
皇家中人,也时常在碧园举办宴席,也昭显了当今圣上与民同乐的品德。
姜怀雪来到碧园,只见空地上已经有了一条弯来弯去的长龙。
这么多人,姜怀雪看到就不想排队,她最不喜欢排队的,因为排队要站着,而且超无聊。
她这人没什么耐心,且最讨厌的就是等待。
但是雅集审核只有三天,后面没带着作品来审核的人也就不用加雅集了。
拿举办雅集之一的一个老先生的话来说。
“明明知道雅集审核文章就那个时候,居然还迟到,说明根本没有尊重学问,没有尊重圣上,这样的人,不配讨论文学!”
一般这种事情,要么来的很早,要么来的很迟。
姜怀雪特意挑了最后一天来报名,本以为最后一天的人很少,没想到还是那么多人。
站在原地思考三秒,姜怀雪还是乖乖去排队了。
排吧排吧,还能和前后左右的人聊聊天呢,她这些日子要么在书局写稿子,要么在书院和学生们玩儿,还没和大晋的文人说过话呢。
就是觉得略显无聊,要是知道排队的人这么多的话,她好歹带点零食来。
姜怀雪排队的时候,不少人都和他搭话,主要是姜怀雪长得实在是好看。
和好看的人做朋友,自然是舒服。
“这位小兄弟,你参加的是哪一个类别呀?我是写文章哪一类的。”
然后有人也说了诗词歌赋,但没一个写话本的。
作者有话说:
第95章
话本子, 才在市民阶层兴起不久。
且写话本之人的水平有高有低,内容除了通俗易懂之外还有污言秽语,和高雅的传统文学格格不入, 不少传统文人把话本子归为不入流的东西。
第一年话本子被纳入雅集, 不少写话本子的人兴高采烈地去参加了, 然后就被羞辱地抬不起头来。
姜怀雪面色不改, “哦,我参加话本那一类。”
四周静了静,有不少人的态度减淡了, 还有人就没和姜怀雪说话了,还有人就当场劝说姜怀雪不如改行写文章, 话本终究是下层人士才喜欢的东西。
但是也有人面色不改地和姜怀雪继续攀谈。
有个青衣士子直接就甩了袖子。眉头皱在了一起。
“话本子?!不入流的东西而已。”
姜怀雪面色不改, 和其他人继续说话, 但那人却不罢休。
“一般都只有不入流的人才会去写一写话本子, 话本子根本不能算是文学!你给我说说话本子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什么好处啊……”姜怀雪摸了摸下巴,“好处没有, 倒是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那青衣士子冷笑一声,“别写话本子了,没有出息, 不如写写诗词歌赋, 这才是正统——”
姜怀雪静静等着那人把话说完, 这才继续道:“买了房买了车, 马车和房都太大了, 打扫起来太麻烦, 我家仆人有时候还得给我抱怨呢。弟弟了书院, 我长时间看不到他, 还挺想念。珍味酒楼每天中午给我送菜。搞得我都没法享受做饭的乐趣……家里钱太多了没处放。”
末了, 姜怀雪又叹了一口气,“啊,真是太麻烦了。”
那青衣服士子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末了只能憋出一句。
“你为什么要写那不入流的话本子,不写写诗歌文章?”
姜怀雪正色道:“文学的范围何其广阔?你只认诗词歌赋是文学?你的眼光就这样狭隘,止步不前?话本子也是属于文学的一部分,且话本子里也有精彩的诗歌与文章。你不喜欢他,你在贬低文学,你喜欢的是那束之高阁的虚假的文学,你口口声声说文学,但却没有发现你眼前的就是文学。”
姜怀雪其实还想来一句,“文学是大众的,大众就是文学,”但最后觉得不符合这个时代,也就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