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小说的日子(255)
萧愉辰坐到椅子上, 微微直起身体, 支起一只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 “姜公子刚刚实在是自信, 只是不知姜公子有没有这个自信,相信自己的言论到了千年之后也是否能成立呢?你言语中的科举是一半好一半坏, 但是千年之后呢?也是这样吗?”
他姿态慵懒,做出了一副听下人汇报的姿态。
姜怀雪心想科举制度在公元1905年就废除了好吧,但这里是千年之前, 她说了也没人会相信。
萧愉辰继续道, “你要怎么解释呢?姜怀雪?”
姜怀雪后退几步, 坐到椅子上, 拿了一杯龙井喝了半口, 才慢悠悠道。
“萧公子, 你就这些问题吗?还有没有什么想问你的。”
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关心后辈的慈祥长辈。
萧愉辰挥去心中这奇怪的想法, 微笑道, “我就这些问题。”
“不知萧公子可否听过‘井底之蛙’的故事?”姜怀雪询问。
“当然听过, ”萧愉辰解释道,“一只青蛙呆在井底只能从井底看到那一小片天空,便觉得那一小片天空便是整个世界。”
姜怀雪放下拿来装逼的茶杯,道,“那萧公子是否觉得,我们用现在的目光去看未来,也是如同这只井底的青蛙,坐井观天呢?我不敢去预知未来,我自信,却不会自大。”
“这样吗?”萧愉辰喃喃道,“姜公子的一些想法真是有意思。”
萧愉辰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已没了什么表情,“不知姜公子为何选择话本这个类型?你的这些观点若是加在散文诗歌中也能表现,甚至更能让人同意,若时加在戏剧里说不定还有戏班子找你排戏。”
“为何?你为何有这样的思想,还要写话本子?”
萧愉辰此话一出,不少人讨论起来。
围观的梅泽康酒也不喝了,“是啊,为何姜怀雪选择了话本子?明明还有其他的类型。”
“其实换个想法,姜怀雪对科举的看法真的很不错,若是写在散文、诗歌或者是戏剧里,那我们绝对会极其推崇的。”不少人赞同道。
要是有人有这样的想法,用诗歌等表现形式表达出来,他们直接义结金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这儿怀疑这儿怀疑哪儿。
宋凉友收了扇子,只是思考。
其实戏剧和小说有很多共通之处,若时姜怀雪用戏剧的形势表现自己的观点,那今日的局面就会更好了。
台下的姜怀雪罕见地沉默了,她摆出了思索的模样。
萧愉辰见状,笑了起来,又道,“姜公子,你为何选择了话本子呢?是觉得其他的类型不配吗?”
姜怀雪看了萧愉辰一眼。
萧愉辰给她的感觉很奇怪也很割裂,之前姐姐姐姐的叫她,现在又对与她针锋相对。
她站起身走了两步,才道,“萧公子向来都是关在家里读书吗?从来不出去走一走?或者说,你这个人很守旧不懂变通?”
萧愉辰脸上的笑容依旧,“姜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姜怀雪停止踱步,转身看着萧愉辰,她现在是站着的,萧愉辰是坐在椅子上,是以居高临下。
“话本子不过是才出现几年,却已经是市民们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他去年也被纳入雅集,而他的出现时间比诗歌、散文、戏剧要短的多,却已经有与他们齐名的势头了,他的潜力很大哦。”
“我想我是极度虚荣的,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写的文章。”
“我使用其他的表现形式,或许会让在场的诸位更加赞同,但是这些形式还有写这些形式的人,除了你们其他人可看不懂,这些其他人,我指的是众多的人民,他们不识字,却可以听别人念,这些简单的剧情还有其中所表达的简单的感情,可以让他们开心,我就觉得我很满足。”
“在写话本子的这段时间,有人因为我的话本而相识相爱,因为我的话本,原本濒临倒闭的书局现在如日中天,我的话本可以让一个平平无奇的酒楼创造以前无法想象的辉煌。”
“但是若我使用诗歌、戏剧、散文的形式,很多人就看不懂了,相爱的人根本就不会认识,书局可能倒闭,酒楼可能就一直籍籍无名。”
姜怀雪看向台下的诸位士子,“我写的东西,不是给你们看的。山不就我,我就山。既然人们没有识字的基础,他们不能将就我,那我何必执着,我不如写一写让人们喜欢的东,所以雅集的第一阶段我能卖出一万份儿。”
“文学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他是要传播到人群中去。你们写的东西你们自己看,这该是多么无趣。”
“他们想看,天天催我写,我在无奈的同时,其实也找到了自己被人需要的地方。”
姜怀雪这席话,让不少人陷入了沉思。
他们向来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写东西的,向来都是互相欣赏或者是自己欣赏。
他们从未想过他们写的文章,还能让两个不相识的人认识甚至成亲,还能让濒临倒闭的书局起死回生……若是他们能做到这样的事情,那该多激动!?
到底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不少人心里甚至已经开始思考要不要悄悄写个话本子……
姜怀雪适当地停顿几秒,留下给现场诸位思考的空档,然后又道,“但你们也别想着自己去写话本子啊,以上这些都是我的想法,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生活与写作就行,不要被我鼓吹了。”
说完这些,姜怀雪又重新坐下看向萧愉辰,“萧公子,你觉得我说的这些,还行吗?”
萧愉辰忽地轻笑,他似乎是无奈了,他起身,“萧某还有一些事情,就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