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小说的日子(65)
至于太极八卦,她不过是照着现代的火锅做了而已。
那客人又道:“现在是盛夏,吃这火锅未免太辛辣炎热了些?为何不在冬日推出?”
“火锅嘛,吃的就是个氛围,一家人或者是朋友们,大家围坐一团吃吃笑笑,交流感情,流汗也高兴嘛!”姜怀雪笑了,她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火锅,而在某些地区确实是冬日才吃火锅,她当年上大学的地方就是这样,搞得她夏天想吃火锅没地方去,馋得去超市现场买了小锅和火锅底料,顶着使用违规电器的风险吃火锅。
最后当然是被生活老师发现了……然后她就把锅端着去生活老师的寝室吃火锅了。
姜怀雪补充道:“我们吃的不是火锅,是气氛。”
“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那就吃一次火锅,如果不行,那就两次!”
“唔……气氛吗?”白胖客人看着咕嘟咕嘟冒泡的火锅,内心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你是写话本子的?要不转行和我一起做菜,若是做好了保证你下半辈子锦衣玉食……算了……若是天下的厨子都被关着了,我下次又到哪里去散心?给我煮个青菜吧。”
“好的,客人稍等啊,”姜怀雪立马就下了个青菜,对于这人找她转行她并没有多惊讶,她写这本美食文,天天找她合伙开酒楼的人多了去呢……而且这人周身气势不凡,衣服料子华美,必定不是简单的厨子。这人一开始说让她转行的时候她还在纠结该怎么拒绝,幸好这人最后自己放弃了。
姜怀雪下了几次菜,又说明了吃法。
“要等食物彻底熟了就捞出来,可以蘸一点料,有干碟也有油碟,有的食物适合干碟,有的食物适合油碟……或者是直接尝火锅汤料的味道也可以。”
旁边一个面白无须的,看起来年纪和姜怀雪差不多的少年认真地记着,然后就给胖客人布菜,还恭恭敬敬地叫胖客人叫师父。
姜怀雪看这少年机敏,也就放开了让这少年自己操作。
火锅汤料的香味儿很浓,在姜怀雪和白胖客人聊天的时候,就已经弥漫了整个书局,许多人对着桌子咽口水,但还是没打算去珍味酒楼买一个尝尝。
众人又听见姜怀雪说什么干碟油碟,就拉着姜怀雪询问哪些菜该吃干碟哪些菜该吃油碟。
姜怀雪哪里知道,她自己吃火锅从来都只吃辣味——反正就是加小米椒。
她知道得多,不代表她都吃啊。
等姜怀雪和众人掰扯完之后,还有人拉着她说剧情。
比如说
将来要写多少字?
要参加秋天的雅集嘛?
姜怀雪在富贵书局和读者们掰扯,珍味酒楼的陈老板却有些发愁。
作者有话说:
姜怀雪:微辣是我最后的妥协。
第43章
陈老板又喝完了一碗茶, 然后步履匆匆地朝着富贵书局那边看。
他的酒楼离富贵书局不远,他在二楼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书局的状况。
富贵书局门口人头攒动,但朝他珍味酒楼走来的没几个。
“唉……”陈老板不知所云地叹了口气, 又走回屋子里喝茶。
自从开酒楼之后, 陈老板也好久没像今天这样紧张过了。
换一种更为确切的说法就是——自从他遇到姜怀雪, 生活好像更刺激了些。
先是和富贵书局关系拉进, 那段时间不少同样开酒楼的同行都不理解。
你一开酒楼的和一开书局的关系那么好干啥?
让书局的人去你酒楼吃饭?
固定客人?
但最后让同行没想到的是,富贵书局里话本子中的吃食会出现在他珍味酒楼中,然后他珍味酒楼的买卖就和富贵书局的买卖绑定了。
最后情况就变成——
珍味酒楼的客人, 是食客中最喜欢看话本子的。
而富贵书局的客人,是读者中最爱吃的。
互惠互利。
也让珍味酒楼一直起来不温不火的经营情况冒了尖, 陈老板在一众同行中饱受羡慕的眼光, 而且还买了朱雀街上, 一个即将离京同行的酒楼。
然后就是这次的火锅……陈老板有些拿不准了。
虽然说之前的蛋糕也是从未见过, 但那时候做蛋糕他并没有亲自参与,而这次的火锅他亲自参与了, 还投了不少钱进去。
陈老板倒是觉得,他和《我在京城开酒楼》中的陈珍馐有了些共鸣。
都在紧张火锅卖的出去不。
也不禁让他想起年轻时候刚刚开酒楼那会儿,也是日日被酒楼的经营状况牵动身心, 那也是他最有干劲的时候。
“老板老板, 富贵书局的人散啦!”伙计风风火火地泡上二楼给陈珍送消息, “我们是不是要准备准备迎接客人了?每次姜先生发新卷的时候, 都是我们最忙的, 酒楼根本关不了门!老板——”
“快去准备!快去准备!”陈老板早就看到了, 伙计话还没说完, 他就跑着下楼了, 因为跑得太快还趔趄了一下, 好在有伙计扶着。
但是让他奇怪的是,聚集在富贵书局门口的人居然是四散开来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径直来他们珍味酒楼。
陈老板嘶了一声,眉头微皱:“难道这次的火锅不行吗……”
但因之前姜怀雪给他带来的好处,陈老板还是镇定下来了。
那些人四散开来,也许是今天想换一条路走到珍味酒楼呢?
让陈老板舒心的是,确实有不少人径直朝着珍味酒楼来的,还有不少人是走了一会儿之后又折返回来的。
看着许多客人,陈老板这才笑了。
但是这些客人们,也没进去,就问了他今日是不是在买火锅,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