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妃宫斗上位,闲杂人等退退退(105)
平日里争锋相对的妃嫔,在棠梨宫竟成了玩耍搭子。
许是在棠梨宫很放松,在场的妃嫔卸下了往日的面具。
都显得慈眉善目起来。
还真有一番慈母模样。
“说起来,八公主三岁了,再过两年就要去南书房跟着皇兄皇姐们上学了。”
孟昭仪看着跟宫女玩耍的八公主,一脸感慨。
又看着睡着的小十二,心更软了。
冯昭仪眉眼的凌厉也变成了温柔。
“我都打听过了,南书房的先生们学问很好,授课也很厉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冯昭仪平日跋扈,但是关于女儿的一切,都要亲自过问。
袁允棠手轻抚着肚子,倒是对南书房起了兴趣。
南书房是皇嗣们上学的地方。
先生们的学识和授课水平,关系到皇嗣以后的成长。
她得提前挑选合适的先生,辅佐自已的孩子。
她不需要中庸的先生。
她需要的是懂帝王之道,能辅佐帝王的先生。
“左右午后皇嗣们还有课业,不如我们一起去南书房看看。”
“自已亲眼见过,才知道先生们好不好。”
赶早不如赶巧。
袁允棠决定今日就去南书房走上一趟。
多看、多选,总会遇到合适的先生。
听到袁允棠的提议,其他妃嫔纷纷赞同。
江才人几个位分低的,自然更加愿意。
经历华莲背叛,江才人现在把袁允棠的话当成了“圣旨”。
之前袁允棠就提醒过自已,让她看好华莲,可是她没在意。
现在华莲背主当上了才人,她后悔了。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
以后袁允棠说的话,一定要听。
袁允棠吩咐的事,一定要做。
哪怕不明白袁允棠的用意,也没关系,照听照做就行。
高位妃嫔的心思,不是她们小才人能猜到的。
听话就行,无需多问。
“可是宫里规矩,后宫嫔妃不得擅自去南书房。”
孟昭仪有些担心。
虽然小十二还小,但是事关小十二以后的课业,必须上心。
可宫里的规矩,又不能破坏。
其他几个妃嫔也面露犹豫。
袁允棠很是无奈。
不知道这些妃嫔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说她们胆小吧,她们偏偏又敢跟她这种名声不好,嚣张又跋扈之人走得近、蹭饭、闲聊。
说她们胆大吧,可对宫里的规矩却又不敢打破,死守不逾越。
真是矛盾得很。
“此事交给我。”
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找景容帝啊。
仗着双胎,景容帝连星星都会给她摘,更别说只是去南书房参观一番。
刷——
众人星星眼看着袁允棠。
搓了搓手臂,袁允棠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是这些妃嫔疯了,就是她疯了。
她居然从她们眼中看到了崇拜!
都不需要袁允棠亲自跑一趟,巧珠就带着景容帝的手谕回来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刚靠近南书房,朗朗的读书声就隔着宫墙从里面传来。
袁允棠嘴角都不自觉勾了起来。
孩童时期,是最无忧的时期。
不过人总要成长的。
长大了,才能保护自已想保护的人,做自已想做的事啊。
“几位娘娘,南书房是皇嗣们读书的地方,不是娘娘们寻乐的地方,还请娘娘们回避。”
当袁允棠带着众人,正欲进南书房正门时,一个挽着道姑头的女先生,拦住了几人。
“先生,这是陛下的手谕。”
“我们不是来玩闹,而是想让皇嗣们提前体验南书房的读书氛围。”
“教导皇嗣们当一个对大夏,对百姓有用的人。”
袁允棠让巧珠呈上了手谕。
不管何时,袁允棠对老师总是有一份尊敬。
听着袁允棠的话,戚先生眼睛闪过亮光。
接过手谕查看,又留意到冯昭仪牵着的八公主,孟昭仪抱着的十二公主,还有大着肚子的袁允棠,戚先生脸色倒不似之前那般不悦了。
“几位娘娘,跟我来。”
戚先生带着几人,挪步参观起南书房。
南书房共有五十位先生,女先生只有十五人。
先生们会根据皇嗣年龄大小来分班授课。
而刚刚在读书的,正是启蒙班。
五岁的小皇嗣们,手短脚短。
人还没先生的腿高,奶里奶气读着书,可爱得紧。
袁允棠眉眼弯弯,轻抚着肚子,都开始期待小家伙们出生后读书的情形了。
“柳先生,本公主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练字,太无趣了。可是父皇要检查课业,本公主还没把《论语》背熟呢。”
“六公主,女子读书习字,是为了嫁好人家。您是金枝玉叶,读不读书,都是大夏的明珠,无需为嫁人担心。但陛下吩咐的事,您若是不完成,恐怕会受责罚。”
“那如何是好啊?本公主不想被父皇打手心,好疼的。”
“不如六公主您称病,拖下时间。何时把《论语》背熟,何时再上学?”
“好极了!柳先生,还是你知本公主。南书房这么多先生,只有你是真心帮本公主的。”
……
走过启蒙班,之后便是青苗班。
当听到里面六公主和那位柳先生的话,袁允棠拧起了眉。
这真的是一位女先生该说的话,该教导的本事吗?
小孩不喜上学,很正常。
但为人师长,要做的,不是劝导学生进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