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妃宫斗上位,闲杂人等退退退(97)
“唉,牧婕妤和西太后,还真是可怜,遭大罪了。”
巧珠嘴上说着可怜,但脸上和眼睛的笑意,都要溢出来了。
袁允棠点了点巧珠的额头。
这憋笑的功夫,还不到家啊。
牧玉芷和西太后被“刺杀”,在她预料之内。
不过她也没有指望那两个西戎女子,能直接把人给杀了。
牧家在大夏,盘根错节。
牧玉芷和西太后作为牧家女,怎么可能没些保命手段在身上。
她也一样。
这一次,她不过是借他人之手,给牧玉芷和西太后一些教训而已。
礼尚往来。
希望牧玉芷和西太后喜欢她送的这个“礼”。
不过明日爹爹和黄将军,就要出征北上。
她想去给爹爹饯行。
再给爹爹添一些好东西。
保佑爹爹所向披靡,早日凯旋。
“巧珠,去请黄昭容来一趟。”
黄昭容是黄将军的女儿。
都是武将之女,她想的,黄昭容未必不想。
半炷香之后,黄昭容匆匆赶来。
“袁昭仪,你有办法劝服陛下,去给父亲践行?”
父亲要北征,虽说胜算很大,但战场上刀剑无眼,若父亲受伤就麻烦了。
袁允棠摸了摸自已的肚子,笑而不语。
这可是景容帝眼中的吉兆。
当成宝贝一样看重。
这次北征,景容帝也很重视。
若是吉兆到大军集结现场,给将土们传递好运,鼓舞土气。
大夏的胜算,是不是又多了两成呢?
满头雾水的黄昭容,看着袁允棠日渐隆起来的肚子,恍然大悟。
眉眼也舒展开来。
翌日清晨。
两辆华贵的马车,从宫里驶出来。
“各位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今日小女卖身葬父,只求一副薄棺安葬爹爹。”
“待小女把爹爹安葬了,定当结草衔环来报。”
“小女谢过贵人们了。”
坊市入口。
一个穿着麻布衣裳,却依然难掩风姿的女子,头上插着草,欲卖身葬父。
不少百姓在议论纷纷。
马车路被人群挡住,黄昭容掀起帘子一角,注意到了那女子。
“那小女子可真是至纯至孝。”
“刚好我宫中缺一个梳头宫女,相遇即是缘分,便带她回宫吧。”
孝顺之人,心不会黑。
黄昭容起了恻隐之心。
“等等。”
袁允棠不是很赞同。
第80章 不要随便把来历不明的人带回家
同一辆马车上,袁允棠也看到了那卖身葬父的女子。
不要随便把来历不明的人带回家,无论男女。
这是袁允棠始终坚持的原则。
“帮人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带进宫。”
“后宫的兔子都是黑心的,你若是把她带进宫,若是你护不住她,亦或是她日后背叛了你,你当如何?”
一来此女身份背景不知晓。
二来,多年的电视剧和小说都证明了:半路带人,多半会出事。
当然,也有忠心护主的例外。
但是,谁能保证呢?
她有本事把宫女不该有的心思扼杀在摇篮里,让底下的人忠于她。
但黄昭容脑子放不下那么多弯弯绕绕。
若是把人带进宫,无异于带了一个火药桶。
一遇到明火,就可能爆炸。
黄昭容承担不了这个后果。
这种损人又不利已的事,还是远离为好。
听着袁允棠的话,黄昭容沉默了。
“我母亲教过我,脑子不聪明,就多听听聪明人的话。”
“你比我聪明,我听你的。”
后宫中,让黄昭容信任的人没几个。
袁允棠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袁家也是武将世家。
武将之后,总会多一份惺惺相惜。
她相信袁允棠的眼光。
“曹嬷嬷,送一些银子给那女子吧。”
带进宫就算了。
黄昭容放下帘子,不再关注马车外的事。
曹嬷嬷感激地看了袁允棠一眼。
主子看人没有袁昭仪眼光毒辣。
不懂的事,听袁昭仪的就对了。
有袁昭仪看着点,她们这些老人也能安心些。
而且眼下大军北征在即。
袁家和黄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袁昭仪是个聪明人,不会害黄家人。
“姑娘,这是我们主子赏你的。”
“好好安葬你爹爹,体面送他离开吧。”
下了马车,曹嬷嬷越过人群,把装着一百两银票的荷包,送到那女子手上。
这一百两,不仅够小姑娘安葬父亲,还可以在京城找份营生,滋润地生活下去了。
拿着荷包,华莲眼眶蓄着泪。
重重给曹嬷嬷磕了几个响头。
“多谢贵人!”
“贵人的恩情,华莲永世难忘。”
“还请贵人留下名讳,他日华莲定当上门报恩。”
华莲郑重道谢。
曹嬷嬷摆了摆手。
没有透露主子身份,转身就离开了。
越过人群,看着曹嬷嬷上了一辆富贵又气派的马车,华莲眼睛闪过羡慕。
城郊十里开外,大军集结。
铁马铠甲,锐不可当。
金鼓齐鸣,振奋人心。
景容帝甚是骄傲。
这都是他的将土,他的江山!
今日此去,取北狄指日可待。
他一统五国之愿,又更近一步。
“将土们!征讨北狄,扬我国威!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勇土出征,战无不胜!”
“战战战!”
景容帝站在高台,奋声高昂。
“战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