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下刃(192)
“可惜了。”
傅锦时面上沉默以对,显出她的难过,心中想的却是肃帝的阴晴不定,心思难测。
当日褚暄停去诏狱一事其中便有肃帝授意,他想要借褚暄停之手留她一命,分明是默认允许诏狱手下留情,可今日又对此生了不满。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
褚暄停侧头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傅锦时,一时间竟也没分清这人是真的在意还是假的在意。
乾正殿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
毕竟除了褚暄停谁都没想到会是这般。
半晌,傅锦时见差不多了,才又出声说:“比起丢了性命,民女已然万分感激。”
“你是好孩子。”肃帝道:“当日便是你带兵守了邺城七日,傅家一事,你最是无辜。”
傅锦时这次只是低下头去,没再出声。
她其实不喜欢从肃帝最终听到关于傅家的事情,傅家如何,肃帝分明最是清楚。
一旁的褚千尧从头到尾面无表情,待到此事说完了,他淡淡道:“太子殿下既然派了唐世子前去查探此事,想来对背后之人有所眉目?”
褚暄停抬眼看了一眼褚千尧,两人对视间,褚千尧眼底冷笑一闪而过,褚暄停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无非就是在提醒父皇,成国公府的唐世子并非表面上那般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隐瞒如此之深,太子不仅一早就知道此事,还不声不响地指使他查了这样大的事,可见两人的信任之深,甚至太子如此藏着与成国公府的关系是为何?
表面是问背后之人,实则是在点他不臣之心。
褚暄停看向父皇,果然见父皇的神色有异。
他一直都知道父皇多疑,所以在父皇面前说话,若非不得已,他从不说假话,但真话也不会全说,于是他道:“此事牵涉多人,跨越几座城,儿臣无权调动多地州府,若要深查,还需父皇准许。”
他没明说自己是否有眉目,只说需要深查,此话模棱两可,既可以是有所怀疑也可以是毫无头绪,如何理解端看听了这话的人如何想。
“太子殿下不是已然派唐世子带着沉铁卫前去查了吗?怎会没有半点眉目?”褚千尧却不想褚暄停轻易过去。
褚暄停闻言神色微冷,褚千尧此话是在逼他说清楚。
倘若反驳他的话,便是承认他已然查到了却不说。如此一来,父皇必会怀疑他的用心,甚至怀疑他是否牵扯于替考之事中,此番举措乃是贼喊捉贼。毕竟若非如此,他为何不说。但若是不反驳,便是承认他这个太子无能了。
无论是父皇对他生了防备之心,还是父皇认为他这个太子无能,于他来说都是不好。
他望着褚千尧,知道比起失了颜面他这位四弟更想让父皇忌惮他。
傅锦时与唐明珂站在褚暄停的身侧,皆察觉到了褚千尧的意思,同时也再次看到了褚千尧的难缠。
傅锦时心下更是担忧阿简。
褚千尧此人危险又难缠,于他在一处,阿简怕是讨不了好。
“如今还只是顺着可疑之人查了身份而已,人证也不过是才带回来,还未审,如何知道?”褚暄停嘴角微微勾起,缓缓问道:“倒是四弟,你为何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确认孤是不是查到了人?”
他这话就差明着说褚千尧如此急不可耐是在确认有没有查到自己身上了。
此话一出,褚千尧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太子殿下何意?”
褚暄停冷声说:“你觉得是何意便是何意。”
肃帝见状,捏了捏眉心,“都住嘴!”
“多大的人了,还如此吵嘴。”肃帝皱着眉道:“成何体统。”
褚暄停与褚千尧齐声认罪,“儿臣知错。”
他望着两人,“像什么样子。”
褚暄停与褚千尧不再出声。
肃帝问褚暄停,“如今人证与襄王皆在哪里?”
“儿臣已经派人将他们皆押入了刑部大牢。”褚暄停道。
肃帝又问:“替考之人呢?”
“还未彻底查证,所以暂时未动。”褚暄停说。
“太子此举考虑甚是周到。”肃帝神色缓和下来。
褚暄停垂眼,“父皇谬赞。”
“你做事朕是放心的,所以此次春闱替考之事,便依旧由你与千尧一同查证。”
“儿臣领命。”
肃帝说完看着二人又道:“你们二人的能力朕是信得过的,但上次祭天香断一事你们到此时都未曾给朕一个答复。倘若这次再办事不力,你们二人也该出去历练历练,朕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让这京城的锦绣堆养得不知天高地厚,自作聪明。”
站在褚暄停身旁的傅锦时听出了肃帝的警告之意。
显然祭天香断一事,肃帝已经查出来了是怎么回事,但褚暄停与褚昼津到现在为止谁都没有在肃帝面前点出云家,肃帝已然不满了,此话便是在敲打两人。
“儿臣知罪。”
肃帝望着两人意味深长道:“最好是。”
说完,又朝着外头道:“来人。”
张公公应声进来。
“传朕口谕给内阁、都察院以及吏部,此次春闱之中,凡是经太子与四皇子所查举子,身份有异者,墨卷不必誊录,皆单独拿出置于一起,等候处置。”
“是。”
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