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下刃(418)
“去喊太医!”褚扶清陡然落泪,“父皇……”
肃帝深深地看着褚扶清。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到了临了,没什么能说的了,即便他想说想来他的儿女们也是不想听的。他一直不敢承认,他来的太晚了。
他后来是想要补偿他们的,可是谁都不需要了。
此番,他也就只能替扶清扫清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了。
想来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经历柳伯乡一事,再也不敢轻易这般行事。
“扶清啊,别恨阿爹……”他张了张嘴,声音极轻,像一片雪轻轻扫过眼睛,留下一点细微的水痕便消失不见。
他说完,想要抬手替褚扶清擦掉那一滴泪,可才碰到她的脸,便陡然失了力,朝前倒下去,褚扶清只觉得一丝冰凉擦过她的脸侧,而后便是倒在她怀里的父皇。
曾经高大伟岸的父皇,如今掩在衣裳下的似是只有冰凉的骨头。
褚扶清闭上眼睛,眼泪顺着眼尾滑落。
“阿爹……”
甘城。
褚暄停正在写一封家书,他虽对父皇不再抱有多少父子之情,可想到离去前父皇那般神情,终究是软了心肠,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写一封家书。
只是才要落笔,沉驿便走了进来。
“何事?”褚暄停未抬头径直问道。
“锦衣卫传来消息,陛下驾崩。”
褚暄停只觉心脏一缩。
沾了墨的笔因着这一顿,在纸上洇开一团漆黑。
一旁正在看书的傅锦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怔。
褚暄停缓了一下,道:“我知道了。”
沉驿没再说话退了下去。
傅锦时放下书,走到褚暄停身旁。
“褚暄停。”她轻声唤道。
褚暄停闻声抬起头来,他的眼眶有些发红。
“傅锦时。”
他手中还提着笔,那道墨迹还在晕染,他轻声说:“我还没写家书呢。”
“我应该早些写的。”他说。
傅锦时低头看着纸上的墨迹,她没说什么,她素来是不擅长安慰人的。
所以此刻,她便也只是从他手中拿过笔搁在桌上,轻轻抱住了他。
褚暄停微微低头,埋进了傅锦时的肩颈。
傅锦时感受到了一丝湿润。
她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第221章
肃帝驾崩,消息却在第一时间传去了郦幽,一同传去的还有大瞿朝臣反对女帝登基和太子要归京的消息。
郦幽大营内,一道低哑的声音从主帐内传来。
“将军,邕都传来消息,柳伯乡已成。”那人道:“褚暄停与褚扶清反目。”
邕都乃是郦幽的都城。
“消息可核实过了?”营帐内的人闻声抬起头。
此人身着轻甲,身姿挺拔,剑眉入鬓,气势凌厉。
“已经核实过了。”来禀报的人没敢抬头,“大瞿的太子表面上还在春城,实则早就悄悄到了甘城,探子来报,他的眼睛也早就好了,一直都是装作眼伤未愈,此时正与傅家的傅锦时商议着带一支鹰卫回京。”
赫连夙闻言指节轻触桌案,思索着此事。
褚暄停要带鹰卫归京,那便是说明他与褚扶清之间的确是不合了,而京城的形势也的确危急,否则不会在天楚、郦幽和戎国三国同时进攻的这个节骨眼上要借鹰卫。
这样看来,先前褚暄停被一道圣旨送来边境,的确是被迫的。
但是……
褚暄停这般人物,当真会被逼到这个份上吗?
赫连夙可是听过许多关于褚暄停的事,一个病弱之人能够在褚千尧这头狼的嘴边端坐太子之位这样久,甚至连西延行都在他手底下失了两座城……
“既然是邕都传来的消息,那必定是错不了的。”又有一人走了进来,重甲在身,行走间一阵甲片相击之声。
“父亲。”站在桌案之后的赫连夙听到声音回过神来,他走到阶下行礼。
赫连锡颔首。
“父亲,出兵一事恐怕还不妥。”赫连夙直起身时说道。
他们先前得了邕都来的消息,陛下密函,要他们在柳伯乡成事之后,便倾兵而出攻打嘉州。
柳伯乡一旦事成便说明褚暄停与褚扶清反目夺权,褚风龄与太子关系好,褚扶清为避免太子势力壮大,必定要限制褚风龄,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断褚风龄的粮草,一旦这般,嘉州就难了,那便是他们郦幽的机会。
同时,粮草一断,褚暄停也陷入两难的抉择——
一边是京城的高位,一边是边境的百姓。
他会选择谁呢?
他若是继续前往京城,那么没有粮草的褚风龄坚持不了太久。而他若是就此罢手将帝位拱手相让,那么以褚扶清杀了四皇子的心狠与手段来看,将来登基也断不会留下褚暄停。
无论是哪种结果都对他们郦幽有益无害。
“放心。此事稳妥极了。”赫连锡踱步走到赫连夙身边,说:“为父还得了另一个消息。”
他说着将手中的消息递给了赫连夙,赫连夙看了一眼赫连锡,接到手中打开,视线扫过之后,惊诧道:“褚风龄要带人回京?”
赫连锡点头。
“他不是素来不参与这些的吗?”赫连夙皱眉,他想过傅锦时会同褚暄停一起带兵前往京城都没想过会是褚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