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139)
汪青野这次反应很快,立刻拍着胸脯道:“先生放心,我现在就回去准备。”
他朝元辞章俯身,与众人微微点头示意,先一步离开。
他离开后,剩下的几人都已经闲然无事,正准备离开,有一群眼尖的官人老爷趁机围了上来,对着元辞章、黄栩珩和元咏赋就开始恭维起来。
李意清和元棉对视一眼,后者将元槿牢牢牵在手中,三人挤了出去。
站在江宁书院外,元棉问道:“堂嫂,我们真的不等他们了吗?”
李意清回得很快,“不等了,看那群人的架势,少说要围上半个时辰,我可是已经站累了。”
元棉一想也是,转而高高兴兴地跟在李意清的身后,“堂嫂,今日去我家吃一顿便饭吧,开府这些日子一直都不得闲……”
说着,她的声音嘎然而止。
李意清也对出现在面前的施长青有些意外。
施长青今日并没有穿官袍,而是一件简单的粗布衣裳。此刻他有些慌张,像是等在江宁书院前很久了。
元棉看出他的脸色不对,有些警惕地退回李意清的身边,“堂嫂……”
施长青说:“我并无恶意,怎么说我也是这江宁府的知府,怎么可能当街行凶,这位姑娘不必如此紧张。”
说完,顿了顿接着道:“只是我有话找於光公主商议,不知两位可否回避?”
元棉看着他做贼一般的神色,心中芥蒂未消,“那不如我们同去东升楼?我在外间不听……”
“不可!”施长青猛地摇了摇头,“东升楼去不得,我好不容易摆脱了眼线,此刻前去东升楼,无异于自投罗网。”
李意清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语气复杂道:“你犯事了?”
不然怎么慌张成这样。
“此事三言两语难以讲清,还请殿下稍后听我细细道来,”施长青朝李意清拱了拱手,语气谦卑道,“当下之急,是找到一个能说话的地方。”
李意清微微沉吟,转身带路道:“随我来。”
四人走进了一家元氏的铺子,现在归元辞章在管,他提过一次。
铺子是做米面的生意的,站在前排的掌柜看见李意清的身影,恭敬道:“殿下今日过来,可是要查阅账面?”
李意清道:“帮我寻一个能说话的地儿。”
掌柜应了一声,连忙招呼店里的伙计帮忙看店。
李意清心中默默赞叹一声,这个掌柜知道此刻关门太引人注目,故而一切照旧。
掌柜将四人引导二楼的阁楼中,而后道:“殿下放心,阁楼隔音效果最好,决计不会误事。”
说完,他便主动退了下去,回到一楼大堂。
元棉紧张地看了李意清一眼,见她神色不慌不忙,起身拉着元槿走到了门外。
元槿不懂发生了什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门,“元棉姐姐,我们不可以听吗?”
“小槿乖,堂嫂在说正事,”元棉朝她比了一个嘘的手势,“我们悄声些。”
元槿只当是李意清在和他们玩游戏,立刻郑重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元棉看见她好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等了片刻,便忍不住附耳靠在门边试图听到里面的交谈。
和米铺掌柜说的一样,这阁楼隔音效果十分好。
*
阁楼中,李意清则是默默看着施长青,等待着他先开口。
施长青平复着心情,顿了顿,迟疑地开口:“殿下,新上任的郑盐运使,是您的人吧?”
他紧张地注视着李意清的反应,用力地咽下一口唾沫,认真道:“你不用瞒我,虽然郑盐运使表面上还在和孟氏来往,可是我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账册向来都准备两份,一份用以应付他妻子的检查,另一份……”
施长青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展开细说。
李意清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同意也没有否认,只是问道:“所以呢?”
“殿下既然能收服他为自己所用,何不试试我?”施长青语气有些急迫,“殿下明察,微臣二十六考中进士,被官家授予进士出身,在位勤勤恳恳,不说功劳也有苦劳……微臣实在不想参与这些纷争。”
施长青并不想卷入权力的漩涡。
李意清平静地观察着施长青的反应,见他神色痛苦与挣扎交织,心底勉强信了几分。
“孟氏现在权倾朝野,你被他拉拢,自然应当清楚裕亲王和孟氏的关系?”
施长青抿了抿干涩的嘴角,点头道:“微臣知道。”
“那倒是奇了,”李意清看向他,极轻地笑了一声,“放着青云大道不走,倒是跑来向我一个手中无权无势的公主示好。”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是疯了。
施长青道:“殿下是在怀疑我假意投诚?”
他愣了一秒,旋即自己也忍不住信了,双手空空,光靠着一张嘴就试图让人信服,确实难如登天。
可是他手中没有砝码。
施长青垂着头思考了一会儿,才抬起头道:“殿下,微臣在考取进士之前,和微臣妻子十分恩爱,尽管没有孩子,却岁月静好。微臣本以为能和她相濡以沫地走下去,可是正月元家出事,连带着远在江宁府的元家门生都受了牵连,我被迫走马上任,上任之前,孟家就给我送了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