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171)
太后看着元辞章青涩而坚定的面容,忽然想起了铭华公主。
昔日的铭华公主也跪在她的面前,祈求她的颔首。
“女儿此生只愿嫁给周郎一人,此后风霜雨雪,女儿绝不言悔。”
后来铭华香消玉殒,身处皇宫的她知道这件事时,只看见了女儿冰冷的尸身。
铭华长公主确实如她所言,此后风霜雨雪,绝不言悔。
当时的太后正是后宫之主,她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一道懿旨传下,周家满门无人幸免。
为了自己的子女,她的手上早已染满了鲜血,自然不介意再背负一些罪孽。
太后盯着元辞章的时间很久,久到殿中侍女都觉得难以呼吸时,才轻声应允。
“可。若是你未能做到,周家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既然女儿向着一心所爱却不得善终,那意清,总归被爱她之人,细心呵护。
第95章 蛛丝马迹
李意清走到大堂,正好撞见元辞章端着最后一道菜上桌。
那是一碟清炒葵菜,虽然没加什么酱料调味,但是光看色泽,就令人食指大动。
李意清闻言满屋的清香,心底松快了一些。
“香味还在门口就闻到了,”李意清走近元辞章的身边,勾住元辞章的衣袖,“你亲手做的?”
元辞章脸色难得有几分不自在。
他轻轻颔首,语气带着几分自己都没察觉到期待:“你尝尝看?”
李意清走到桌边坐下,接过元辞章递过来的筷子,夹起一块菜叶放入自己的口中。
“怎么样?”
李意清将一整块菜叶都吞咽下去,才笑眯眯递开口道:“聪明的人做什么好像都一通百通,而且你向来谨慎,没有十成把握的事情,怎么可能端到我的面前。”
元辞章伸出去夹菜的手忽然凝滞在了半空。
李意清抬高了声音,视线落在一旁等待的众人身上,“都先出去。”
“啊?”
茴香几人本一脸偷偷的笑意,听到李意清平静的语调,心忽然悬了起来。
李意清并非阴晴不定之人,怎么突然感觉到气氛严肃了起来。
茴香试探着开口:“殿下,你从宫里回来,心情不好吗?”
李意清:“不是,和你们没什么关系,我有事单独要问驸马,你们都先退下。”
茴香还欲追问,被毓心拉了拉衣袖。
几人离开后,毓心关心地看了一眼李意清,而后将门关上。
李意清见他们离开,视线重新落在元辞章的身上。
元辞章还保持着自己的动作没有变化。
“不用这么紧张,”李意清主动伸手拿起元辞章的筷子,掰正他的身体面向自己,“在我的面前,你似乎一直都很拘谨。”
元辞章默然地看着她的动作,静默片刻,声音微微嘶哑:
“太后应当告诉你了,你我的婚事,是我主动向太后求来的。”
李意清点了点头,平静道:“对,我知道了。”
不等李意清询问为什么,他主动道:“当时太后和陛下有意为公主挑选驸马,我怕自己说晚了,会错过殿下。”
他不卑不亢地抬头,温柔的眸光像是散落的星辰。
毫无遮拦,足以让李意清一眼看到底。
“……”
元辞章声音温和:“意清,你还想知道什么,我都说给你听。”
李意清道:“太后说选择你,是因为你将我看得比自己都重要。你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
元辞章:“……喜欢你是我的事情,若是将这些说给你听,我怕你有负担。”
李意清简直要被元辞章逗笑了。
连自身的爱意都怕加注在心仪之人的身上,元辞章这一年过得到底有多别扭。
李意清道:“元辞章,你告诉我,是不是因为你主动向太后开口,所以偶尔的一些别扭,是觉得阻碍了我遇见更好的人?”
“从未,”元辞章语气沉静,“能和殿下以夫妻之名长相厮守,于我而言,是此生无法退让的幸事。而且当时殿下并不懂男女之情,微臣自信,不会有人比我更好。”
李意清伸手嗔怒地在元辞章的胳膊上拍了一下,“狂妄自大。”
“殿下教训的是。”
李意清本还想装成生气的模样,看着一看见元辞章坦荡热忱的目光,心中的几分郁气就已经散了干净。
这个人远看光风霁月,清辉无瑕,可是不能细究。
李意清:“元辞章,如果在你求娶之前,我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或者太后和陛下已经选定了他人,你会怎么样?”
元辞章愣了一下,像是没有将这样情况考虑进去。
李意清也就是随口一问,本想借此跳过这个话题,一旁的元辞章却忽然极轻地笑了一声。
“如果是这样,微臣或许会采取别的方式,让史书落笔你我。”
李意清:“……别的方式?”
元辞章嘴角带笑的时候,身上的清冷感会被温柔和包容所取代。
“不要再问了,这个方式,殿下还是不知道为好。”
看着正派,可是也有非常手段。
李意清怕他再说出什么别的话语,闭上嘴唇不说话了。
元辞章:“意清,你还有没有别的要说?”
李意清沉吟片刻,一字一句认真道:“我不管你因为求娶这件事愧疚也好,庆幸也好,我想告诉你的是,幸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