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279)
李意清喝了一口汤,在心中感慨道这估计就是周太傅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吧。
饭后,天色已经黑沉。
章河渡的众人有些拘谨,不过随着黑夜降临,都纷纷放下了心中的警惕。
青壮年留在怀松县,老人去舒州暂居,这是一开始就安排好的,可是到了怀松县,原先本可以落脚的人又改变了主意。
还是将老人亲自送过去,才能放心。
此刻,章河渡的几人和随行的几个官员坐在县衙门口桂花树的台阶边仰头望着夜空。
“这里的夜不行,还得是章河渡,一抬头,满天的星星。”章河渡的人双手放松地撑在身后,嘴里念叨着。
“得了吧,章河渡离这里才多远,就能有两个夜了吗?”官员笑骂着推攘了他一把,“你就是舍不得你那山坳坳。”
章河渡的众人都笑了出来。
“我小的时候,走到河边坐着,那满天的星星多漂亮啊,天上一条,河里一条,身边是各种蛙叫声,别提多舒服了。”
“是啊,随手摘一片叶子就能吹。”
几人叽叽喳喳的说着章河渡的诸多好处,官员几人也不服气,“你们说的这些我们也有,只是不在山谷罢了。”
“怀松县有怀松县的好,到了晚间时候,有卖莲花灯的,还有卖酱鸡子的,草编的蚂蚱,竹编的小篓,各式各样,也有趣的很,饭后喊上三两小童一道走街串巷,不必章河渡逊色。”
两边人夸赞着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李意清路过廊边桂花树,听到的就是这些。
房屋潮湿,里面熏了草木灰除湿。正堂元辞章正在里面议事,李意清怕打扰到他们,主动选择了前去偏厅等候。
偏厅很小,只点着一盏烛火。
窗外的夜色清透,月凉如水,使得偏厅没那么阴暗。
李意清坐了一会儿,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怀松县县尉站在门口朝着李意清微微俯身,然后才慢慢踱步走了进来,也不敢坐下,站着问道:“殿下怎么坐在这边?”
李意清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怀松县县尉自顾自地端起桌上的茶壶,发现是空的后,有些讪讪地放下。
“殿下看着像是不太像搭理下官,是下官做错了什么事吗?”
李意清闻言反问:“本殿需要搭理你吗?”
她刻意加重了“本殿”二字。
怀松县县尉愣在了原地,不过他脸上丝毫不见不愉,依旧笑眯眯的。
“怎么会,你是公主殿下,下官怎么敢指责殿下。只是下官着实愚钝,实在不知道公主殿下为何事责怪。”怀松县县尉依旧一脸谦逊的笑意,语气不紧不慢道,“若是殿下能为下官解惑,也好让下官引以为戒,不再犯错。”
李意清抿唇,转头去看窗外的月色。
“其实殿下不说我也知道,”怀松县县尉忽然笑了出声,认真道,“无非殿下觉得我过于残忍,将自己的女儿亲手推出去给民众泄愤。”
百姓的愤怒需要一个突破口,不能责怪官员办事不力,就给他们一个位高权重者肆意欺凌,消解怨气。
这就是赵子轩口中,县尉“不是办法的办法”。
李意清:“自己做不好事,让女儿受屈辱,当真可笑。”
县尉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是啊,舍弃她一个人,换一场安宁,怀松县的百姓都会感激下官的。”
李意清忽然有些反胃。
他继续道:“殿下有所不知,下官好歹真的是拿自己的女儿……之前的怀松县县令,可是直接强抢民女,安排两个丫鬟,就伪装成千娇百宠的县令小姐,给人活生生的糟蹋。”
李意清:“……”
“这样说,殿下会不会觉得下官可真是舍小家,为大家?”
李意清用手虚虚地掩着唇,闭了闭眼睛。
怀松县县尉道:“殿下出手救了小女,下官还没有和殿下道谢。殿下放心,小女回来以后,我已经好生安抚,现在已经无碍。”
李意清抬眸审视着他。
怀松县县尉亲手给女儿罗织一个地狱,而后装成慈父模样,温声安抚。
他坦坦荡荡地直面李意清的目光,嘴角噙着一抹耐人寻味的笑。
理直气壮,不知反思。
门外,忽然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父亲。父亲你在吗?”
门外女孩的声音轻轻软软。
怀松县县尉露出一抹“我就知道”的笑,而后道:“好瑶儿,进来吧。”
虚虚掩盖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今日早上才见到的女孩已经换了一身衣裳,梳洗整齐,端着茶盏出现在面前。
女孩约莫十三四岁,正是豆蔻年华,不施粉黛依旧清丽出尘。
她的身后,站着赵子轩。
女孩看见李意清的身影,几乎是立刻就反应过来,惊喜地看着李意清。
怀松县县尉看出了女孩的急迫,出声道:“瑶儿,不可无礼。快来拜见公主殿下。”
女孩顾及着礼数,收敛了几分脸上的喜悦,朝着李意清俯身行礼。
“民女崔瑶,拜见公主殿下。”
李意清抬手轻轻扶起她,接触的一瞬间,她手腕上挣扎受的伤还是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