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岁今朝(31)

作者: 苏西坡喵 阅读记录

但宫里有人进出,却瞒不过皇后,毓心去完太医院便紧跟着去了坤宁宫,想来是不愿将此事张扬出去。

“我带你去看。”

李意清没有直接说出是谁。

方太医在太医院当值多年,自然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于是连连点头:“正是,先让微臣瞧了病人。”

二花孤僻,独自一人坐在桌边,呆呆地盯着墙发呆。

看到李意清,勉强提起精神,走到她身边,半缩着看着年过半百的老太医。

李意清对方太医道:“太医,就是她了。”

方太医道了声好,上前两步,先是仔细观察二花的瞳孔舌苔,然后掀开二花的衣袖,看见上面陈伤旧伤交错,道了句“作孽”。

方太医年迈,在家中也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家中孙儿便跟二花年纪差不多。

医者父母心,在一个小童身上看到如此伤势,这滋味叫他着实不好受。

方太医叹了一口气,伸手帮二花号脉。

须臾,眉宇微微舒展,拎了医箱,招呼李意清出来说。

“身上陈旧伤势交错,稍后微臣开一副药浴方子,再配和一副中药调理身子,养个半年,就能好,”方太医斟酌着话语,微顿,才将下半句补充完整,“只是姑娘瞳孔涣散,受惊过度。微臣虽不知道姑娘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却要劝殿下一句,二花应当送去郊外庄子、甚至其他地方休养才是。”

李意清微微颔首,示意自己知晓了。

在方太医书写药方的时候,身旁站着的侍女趁此时间将方太医的话一字不落的在纸上录下来,写毕,将墨迹干透的纸递给李意清。

方太医将两副方子写好,朝李意清拱手,“那微臣,先回太医院当值了。”

李意清随他一道出门,“今日多亏太医前来,不过此事干系重大,还请太医三缄己口。”

方太医连忙示意自己知晓。

临到公主府门前,方太医还有些不放心,叮嘱道:“殿下,我给姑娘开的,都是温和调理的方子,切记,不可再让她受惊吓了。”

李意清颔首,面色微微严肃,“太医放心,我知道轻重。”

说完,目送方太医坐上马车,离开了公主府。

第17章 城南(上)

方太医走后,李意清派人去药铺买药。

买完药回来,天色已经暗透。

此刻李意清忙了一天,亲眼盯着药被放上了炉子,才传人摆晚膳。

家里的主人只有元辞章和李意清二人,现在加上一个二花,三个人坐在圆桌上,仍显得有些空荡。

元辞章来时看了二花一眼,见她已经坐好,眼巴巴盯着桌上的各式菜肴。

李意清尚在净手,她没有来,即便二花心中再垂涎,也没有先动筷子。

元辞章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看见桌上的红糟鲫鱼。

他伸出筷子,夹了一筷子鱼腹部的肉放到二花的碗中,道:“吃吧。”

二花腼腆地笑,小声道:“谢谢大哥。”

可是依旧安安静静坐在位置上,目光盯着李意清走出去的垂花门。

李意清刚好回来,看见一大一小两个同时盯着自己,视线在桌上转了一圈,便知道发生了何事,她朝着二花点点头。

二花得了两人的许可,这才心无旁骛地用起饭来。

元辞章晚食用得少,几筷子肉菜加半碗梗米,便不再多食。

李意清常年在嫦月殿独自用膳,身边没什么人可以攀谈,因此养成了用膳时间很专注的习惯。

她不挑食,将桌上几道菜肴都尝了几口,放下碗筷时,看见元辞章舀了一碗汤放在手边。

排骨汤油腻,这碗汤是撇去浮油,余下的清汤。

李意清不动声色看了元辞章一眼,倒是没有拒绝他的好意,伸手接过。

二花吃得慢,见两人都已经放下碗筷,有些急切地扒饭。

如果元辞章不在这里,李意清可能就会自己出声提醒。现在他这个兄长在此,她不好越俎代庖,只用眼神示意他管管。

元辞章收到李意清看来的视线,轻咳一声。

他偏头看向二花,道:“不急,慢慢吃。”

二花嘴里还塞着饭,听到元辞章的话,笑得眼睛都眯成一道缝。

等她将碗底最后一口汤喝尽,炉子上熬着的汤药也已经好了。

毓心端过来,还带了一碟蜜饯。

二花瞅着这碗黑乎乎的汤药,脸色有些白,她不安地看向元辞章,脸色有些抗拒。

李意清不知道怎么哄小孩喝药,因为她就是喝不得药的那种人。

她小时候身体康健,很少生病,因此偶尔风寒,也会将药拿出去倒了。

思及此,李意清不在多留,起身道:“你们兄妹二人难得相处,我就不在旁杵着了。”

说完,也不等两人回应,便领着毓心和茴香出去,回到了寝屋。

元辞章:“……”

分明是不想哄小孩喝药。

还编一个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

二花看不懂兄长忽然的沉寂,还一脸拒绝地看着碗,脚尖悄悄勾地,只待药碗一凑近便跑走。

*

寝屋中的李意清卸了妆面,派人烧了热水,舒舒服服地泡着。

听到茴香回来说药已经喂进去,也只是点点头。

喝下去了就成,她才不想知道两人之间的对峙和妥协。

毓心拿着棉巾帮李意清洗着头发,见水温凉了,吩咐人再多添一桶热水。

李意清不爱用热水沐浴,只爱用摸着不冷不暖的温水。

现下晚秋,水温不比夏日,放上一会儿就会变凉。

一桶热水自然不是一次性加完,每次茴香都只添上两瓢,然后拿木盖盖住桶,以防热气散了。

上一篇: 晟州嘉商 下一篇: 落崖三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