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323)
茴香愣了一瞬,立刻笑着点头。
入夜后,永定陵外只剩下驻守的禁军。
李意清是李序泽的亲妹妹,又持着禁军令牌,现在李序泽不在京城,他们都默认听从李意清的指示。
对于夜访的元辞章,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夜元辞章来过,按照两人的约定,今夜他会过来。
乍暖还寒,李意清多披了一件外袍,坐在三百多级台阶上等待。
看树木不觉,但是夜间抬头望天,很容易品出春夜繁星的灿烂。
李意清偏爱这样的静谧,让茴香和毓心都先回去休息。
毓心有些不放心,李意清道:“禁军就在下面巡逻,能出什么大事?”
茴香道:“毓心,如果禁军都打不过,你我留在这里也起不到作用。”
毓心瞪了她一眼。
茴香吐了吐舌头。
永定陵自然不会出什么岔子,一个已故去的明朝皇后,一个成不了大事的公主,谁会将视线放在这里。
两人离开,给李意清一片独处的空间。
漫天的繁星如锦绣织缎,万千如坠,李意清看了一会儿,一阵目眩。
她低下头眨了眨眼睛,缓解长久一个姿势看天的酸涩感。
刚一低头,只见一匹骏马飞驰而来。
红棕的骏马和月白的衣袍很有辨识度。
李意清好整以暇,静静托腮看着身影越来越近。
不对,不是一个人。
还有一个人穿着灰黑色的衣裳,紧紧靠在元辞章的身上。
元辞章先下马,而后扶着灰黑色的身影下来。
灰黑色的人影扶着光秃秃的桃树干呕一阵,才慢慢跟在元辞章的身后朝上走。
三百多级台阶看着壮观,但是真爬上来,只剩下进气了。
元辞章和气喘吁吁的邱念慈出现在李意清的视线中。
李意清咻地一下站起身,连忙走到邱念慈的身边,语气关切:“邱先生怎么也过来了?”
邱念慈小脸惨白,胡子凌乱,双目涣散无神,口中念叨着:“老朽不坐了,老朽不坐了。”
这是被颠怕了。
李意清向元辞章投去视线,虽然没说话,却带了一丝嗔怪。
——你怎么带的人。
元辞章用唇语回她:是邱先生催他快一些。
李意清转身进去,倒了一碗热水,加了些陈皮碎,递给邱念慈。
邱念慈一饮而尽,缓了过来,对李意清道:“香,我查出来了。”
李意清立刻站直了身子。
元辞章忽然脸色一肃,踮脚轻跃,唰地一声抽出腰间的佩剑。
有人在偷听!
察觉到这一点的李意清拽着邱念慈连忙后退了数步。
李行渊双手高高举起,从石狮子的雕像后走了出来。
面对森森的剑刃,他白日的轻嗤都化作谨慎。
李意清愣了一下,“皇兄?”
她不是送他回房休息了吗?
李行渊看着元辞章冷淡到没有一丝感情的面容,踮着脚尖快速走到李意清的身后,对着元辞章道:“都是一家人,先把剑放下。”
而后对李意清道:“吃的太多,有些积食,睡不着,出来转转。”
他说的诚恳之至。
元辞章询问地看向李意清。
李意清朝他点了点头。
元辞章利落地收回长剑,走到李行渊的身边,淡声见礼:“二殿下安。”
李行渊:安个屁安,老子差点就死了。
果然元辞章怎么看都很讨厌。
他在心中嘀咕了一句,转而对李意清道:“李意清,你是不是查到了什么不对劲?”
李意清没说话,元辞章也没说话。
邱念慈焦急地拉着李意清的衣袖,压低声音对她道:“殿下,二殿下可是淑贵妃的人……”
李行渊虽然武功不行,但是耳力极佳,立刻蹙眉道:“别把我和她混作一谈。”
邱念慈被人听到了,也并不尴尬,他哼了一声:“可是二殿下现在应该回京接受陛下召见,而不是站在角落听人墙角。”
李行渊:“……我说了只是消食正好路过。”
李意清看着李行渊,今日之事,她需要自己先听过,才能确定能不能让他人知晓。
多一个人多一份危险。
李意清:“二皇兄,你先……”
李行渊:“今日误打误撞,是我的疏漏。如果可以与我讲,我愿尽微薄之力。”
他瞄了一眼元辞章腰间的剑,知道自己但凡开口强留,那把利剑必然毫不犹豫地出鞘。
说完,他一甩衣袖,恶狠狠地瞪了邱念慈一眼。
老头,就是你不说给我听。
下次捉蛇甩你家里。
邱念慈呛回去:“蛇胆啊,那可是上好的药材!”
李行渊的步子一个趔趄。
他走后,邱念慈正了正神色,朝李意清拱手道:“殿下,此处不是可以说话的地方。”
李意清点了点头,“走,去我房中。”
三人猫着脚步,没有惊动任何人。
灯火如豆,暖黄色的光线落在三人的面上。
邱念慈顿了顿,才拿出上次他带回去的绢絮刺绣,语气郑重道:“此香料我本束手无策,后来看到我恩师的笔录,才确定此香是曼陀罗和抚心两种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李意清:“曼陀罗和抚心?”
“正是,”邱念慈解释道,“曼陀罗又名曼荼罗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荼罗花,下起漫天曼荼罗花雨,故而很长一段时间被人认作是吉祥之物。此物在中原并不常见,多生在于西域天竺,如果利用得当,可镇痛止咳、平喘解痉,可若是使用不当,也会引起幻觉、躁狂、心悸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