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339)
卫婉萱的乖顺极大地取悦了卫侍郎的心,他难得好了脸色,对身边的管事道:“去给小姐备马车。”
从卫府到二皇子府,一路上穿过神武大街,即便是坐在马车上,卫婉萱也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
“外面的人们,是在笑我吗?”卫婉萱轻声问着身边的侍女。
侍女连忙摇头,“小姐,二皇子的事情对外头秘而不宣,没有会议论的。”
卫婉萱闻言,垂眸良久,最后轻轻地笑出了声。
半刻钟后,李意清和元辞章步入正厅。
一抬眼,李意清就看见坐在两侧椅子上坐着等候的卫婉萱。
她神情平静,脸上没有一丝忧伤。见到李意清过来,起身行礼道:“殿下安好。”
“不必多礼。皇兄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怎么还过来?”李意清问。
卫婉萱柔柔一笑,语气认真道:“臣女流光亭对二殿下一见钟情,后来贵妃娘娘亲口指婚,臣女虽然还没有嫁给二皇子,但是心底,已经将自己许给二皇子。”
李意清闻言,怔了怔。
“……她这是在故意引我注意?”
难道昨日李行渊猜测的,竟然是真的?
一旁的元辞章望着卫婉萱,见她一瞬不瞬地盯着李意清,眸光微闪,却一言不发。
李意清道:“世上常为锦上添花之喜,可却难得雪中送炭之情,你愿意来照料皇兄,我代皇兄先行谢过。”
说完,她望了一眼天色,远方隐隐有春雷轰鸣。
乌云低沉,是暴雨欲来的前奏。
卫婉萱道:“见天色像是要落雨,公主殿下,请回去吧。”
李意清颔首,走到园中,像是感慨一般轻声道:“确实应当下一场雨了。”
*
骤雨如注,春雷阵阵,一下就是三天。
雨水落在瓦檐上滚落而下,卷走空气中酝酿已久的潮闷。
李意清坐在窗棂边,有些思绪不宁。
和淑贵妃有牵扯的朝廷命官名单已全,元辞章和何尚书通气,在陛下召见众臣子的时候,趁机派京城驻军控制了这些官员的家眷。
空气中漂浮着隐约的血腥味,随着这一场暴雨,变得欲发明显。
李意清望着桌上的蜜枣红豆汤,一时间分不清是自己的幻觉,还是味道真实存在。
她再也坐不住,随手拿了一件斗篷,撑伞踏入雨幕中。
公主府内落针可闻,外面一片兵荒马乱。
毓心泡了热茶出来,看见李意清站在府门口凝目远眺,走近前询问:“殿下,你看什么呢?”
李意清道:“毓心,你有没有觉得街上安静得有些过分?”
毓心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摇了摇头:“没有啊,今日暴雨天,百姓避雨不出,一切如常。”
李意清难以言明自己的心绪,她微微摇头,撑着伞朝着皇宫的方向走。
朱雀大街空无一人,越往宫门的方向走,一种难以言明的压迫感就越发明显。
手中的油纸伞陈旧年久,暴雨砸落在伞面上,像是风雨中晃荡飘摇的小舟。李意清有预感地抬头看了一眼,伞面正好到了承受的极限嗤啦一声,边缘处裂开一道缝隙。
雨水顺着裂缝流下来,滴落在李意清的肩膀上。
毓心看得心惊胆战,正准备上前和自己手上的伞换一把,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打斗之声。
兵戈碰撞,刀剑声铮铮。
毓心瞬间被吸引注意,踮脚去望:“怎么了?怎么了?”
京城中不可随意舞刀弄剑,弄出这般大的动静,定然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意清却像是反应过来什么,立刻提起裙摆,朝着宫门口方向跑去。
毓心:“殿下还是快回吧!刀剑无眼,听着怪瘆人的!”
李意清恍然未觉,一路跑到宫门口,看见宫门侍卫和禁军已经拔剑相向。
禁军看见李意清到,如同看见主心骨,“殿下,宫中侍卫不给进。”
他头上的盔甲满是雨水,顺着面庞滑落,几乎迷了眼睛。
支援宫门的侍卫越来越多,双方的打斗越发明显。
地上,已经七零八落躺在一堆人,鲜血顺着脖颈处的伤口汩汩流出,连青灰色的地板都变得有些殷红。
这些都是送自家大人前来宫中的车夫与小厮,还有些侥幸逃脱的,躲在禁军的身后一动不动。
李意清一眼看清局势,抬高声音问道:“你可有说这是陛下口谕!”
她既是在说给禁军首领听,也是在说过对面的宫门侍卫听。
禁军首领:“自然说了,可是他们不让,甚至抓住车夫和小厮用以威胁,末将害怕事态进一步恶化……”
李意清看着丝毫没有顾忌的宫门侍卫,对禁军首领道:“宫门侍卫已然叛变,禁军听令!强攻!”
禁军首领怔了一瞬,立刻大喝一声,率领着十人左右的冲锋小队左手持着盾牌,右手持着长剑狂奔而去。
原先禁军有所顾忌,现在得到李意清的授意,立刻不管不顾,直取对面项上人头。
鲜血没能阻拦宫门侍卫前赴后继的姿态,他们高呼着“守住宫门!”,一个个不要命般横冲直撞。
禁军首领看着李意清被淋湿的半边脸,见她神色冷漠,握刀的手紧了紧。
宫中侍卫支援有限,对比上百禁军,很快就显得力不从心。
剩下的宫门侍卫见大势已去,立刻墙头草般跪倒在地,哭嚎着道:“殿下,一切都是淑贵妃逼迫!卑职等甘愿受罚,只求殿下给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