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92)
随后目光看向洛石和被他羁押的姑娘,出声道:“怎么了?”
洛石向来不会无的放矢。他先朝着李意清微微俯身,而后道:“殿下,方才你们在内间谈话,只见这人鬼鬼祟祟凑到了门口,像是偷听。”
被钳制住双手的姑娘大声道:“你胡说,我只是恰巧路过。”
她辩解了一句,目光在众人身上掠过,而后不再挣扎,老实了下来。
姑娘回头朝洛石道:“你先放开我,等我父亲来了,自然一切明了。”
洛石询问的目光看向李意清,见她点头默许,松开了手。
那姑娘揉了揉自己被捏住的位置,眼神不虞地盯着洛石,而后瘪了瘪嘴,走到一旁蹲下。
姚掌柜有心上前,却心有顾忌。
他只能干巴巴地李意清道:“不愧是宫里出来的,身手当真了得。”
李意清的身份算不上秘密,原先姚掌柜就几次说漏嘴,眼下见他直接点破,也并不在意。
李意清视线落在那姑娘身上,不以为意道:“制服一个弱女子罢了,谈不上什么身手。”
洛石站在她身后,闻言像是有话要说,一低头,看见李意清比一个手势。
知道殿下心中有数,洛石安静了下来。
李意清视线落在姚掌柜身上,反问道:“掌柜,你说是吧。”
在常人视角,一个只是十七八岁的姑娘,一个却是八尺高的健壮男子,谁胜谁负,一打眼就能看出来。
姚掌柜想要缓和气氛,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除非他认识眼前这个姑娘。
还知道这个姑娘应当不像表面看上去这般柔柔弱弱。
姚掌柜暗道一声坏了,心底知道多说多错,便只点了点头,不再开口。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中像是被滴入墨汁的清水,变得焦灼难辨。
就当姚掌柜觉得自己快溺毙在这气氛当中之时,门口跑进来一个杂役,凑近前道:“掌柜的,施知府到了。”
姚掌柜无光的瞳孔猛地变亮。
他正准备去迎,就看见一个介于三十五到四十五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一身朱红色官袍,头上的长翅帽还未取下,肤色呈现出一种长年不见日光的苍白,是个文弱书生。
正是江宁府新上任的知府,施长青。
施长青一进门,还没等给李意清问安,便在屋中来回扫视一圈。
看见蹲在一旁角落的姑娘,大跨步走上前去,关心道:“冬儿没事吧?”
那姑娘见了施长青,猛地扑到他的怀中,随后响起委屈的哭声,“爹爹……”
第51章 新知府
听姚掌柜讲完此事的来龙去脉,施长青一拍大腿,唏嘘道:“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公主殿下,误会一场、误会一场。”
说着,他让那个姑娘站起身,介绍道:“公主殿下,这是小女忍冬,年少不知事,听说我今夜来此,特意来看看的。”
对李意清说完后,转头看向姑娘,语气严厉道:“惊扰了公主,还不快赔礼道歉。”
忍冬看向李意清,半响,才道:“殿下,今日冒犯,忍冬在此赔罪了。”
李意清听到忍冬是施长青的女儿后,就知道今日这事算是不了了之了。
她视线缓缓从忍冬的脸庞上扫过,道:“既如此,跟着一道用膳吧。”
施长青连忙恭声应是,端着菜的杂役依次进来,很快就将圆桌摆满。
待下人退去,施长青站起身,亲自为李意清和元辞章斟酒,“今日事多,劳累殿下和元公子在此久侯,是施某人的不是,施某在此赔礼了。”
说着,他举着酒杯,将酒水一饮而尽。
“东升楼果真名不虚传,竟是比我过去喝过的琼浆玉液更为醇厚。”
饮罢,施长青坐下。
李意清没有端杯,而是静静地看着他。
“不知道施知府登门两次送上拜帖,有何要事?”
施长青倒着酒,闻言摆了摆手,“哪有什么要事,只是下官以前人微言轻,在京中没人注意,仰慕元公子的才学多时,想借此机会和殿下、元公子结识一番罢了。”
他见李意清满脸的不置可否,诚言道:“殿下,今日算是高攀,不谈政事,只议他乡遇故知,把酒言欢,何不畅快。”
李意清见他确实没有深谈的打算,挑眉不语。
元辞章寡言,李意清不语,只剩下施长青一个人絮絮叨叨。
他一人独酌,倒是自得其乐,酒过三巡,忽然道:“这东升楼的吃食真是精致,过去下官,哪吃得起数十两银钱的菜。”
旁边的忍冬眼皮一跳,出声提醒道:“爹爹,您吃醉了。”
施长青被提醒后,清醒了几分,笑着道:“我酒后失言,勿怪,勿怪。”
李意清却忍不住看向元辞章。
从前吃不起,现在外派到了江宁,反倒手有余钱,能在这销金的楼阁中宴请了。
元辞章夹了一筷子菜肴放到李意清的碗中,轻声道:“先吃饭。”
施长青吃菜的手忽然一顿,开口道:“殿下和元公子感情真好。”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
说完,他又安静下来,兀自喝酒。
*
李意清和元辞章用的不多,每样菜尝了几口后,停下筷子。
对面的施长青面色酡红,见两人已用清水漱口,站起身道:“夜深露重,下官送两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