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封神同人)富甲三界苏妲己(156)

作者: 桃野踏花 阅读记录

不过她实在太忙了,继建筑队后,她组建了个商队,开始走南闯北,成立古代版的物流系统。

有元始送的云船,苏倾不愁运输,生意做的飞起,系统等级迅速从三级升级为四级,又解锁了一堆技能。

苏倾更忙了,日子就这样在一种平淡忙碌又带着点小甜蜜中过了两年,直到,苏倾意外救了两个少年,才知朝歌竟然已经发生巨变,而她一无所知。

这两个少年就是纣王的两个儿子,十七岁的殷郊和十三岁的殷洪。

两个少年被她救了之后,非但没有感激,还恨她入骨,扑上来就跟她厮打,一副要跟她同归于尽的架势。

苏倾这才知道,这两年她忙着赚钱和元始培养感情的时间里,纣王照旧屠戮了朝中众多大臣,姜王后还是没能逃过被挖眼惨死的悲惨命运,甚至现在已经进展到西伯侯姬发被困尤里,老丞相商容撞死大殿的程度。

而这一切,都被算在了她头上。

朝中竟然有两个苏娘娘,长得都跟她一模一样,除最开始进宫的苏媚儿娘娘之外,大约两年前,苏媚儿姐姐苏妲己也终于被贪慕虚荣的北伯侯苏护送进了宫,搅得朝歌腥风血雨的就是这位后来的苏妲己娘娘。

众大臣暗中恨死苏护了,各种骂他献女祸国,只是这些消息不知为何,从来没传到苏倾耳中,甚至就连苏护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送了女儿进宫,女儿这不是明明就在眼前?

特么的!这该死的剧情,就算她用尽心思,还是拐着弯朝着既定的轨迹发展。

这世上只有一个苏妲己就是她,怎么会多出来两个一模一样的她?还有个顶着她的名字作恶多端?

不用想,肯定是胡媚儿搞鬼,她能用易容丹改了自己的脸,当然也能找另一个妖精换脸。

这个该死的胡媚儿,之前就不该顾忌青君饶了她。

苏倾将两个少年交给元始,这两个少年本来就该是阐教门下的弟子,然后准备去朝歌找胡媚儿算账,却被元始拦住了。

“倾倾,封神大劫已经开始,狐妖苏妲己命中注定要祸乱商朝,新的真命天子已经在西岐出现,这是场针对神仙的大浩劫,你别参与进去,小心惹祸上身。”

这两年,元始也是费尽心机,各种演算天机,按照天机显示,苏妲己是个早夭的命,十六岁就该死了,那狐妖本来就会顶着她的身子祸乱殷商。

只是因为自己的私心,倾倾一直好好的活着,以后更不会早夭,所以,朝中出现了另一个苏妲己,这虽是天机的漏洞,却也是对倾倾的保护。

她若是打死了那个假的苏妲己,只怕自己难逃这场浩劫。

“你什么意思?难道就由着那两个妖孽顶着我的名字作乱?她们逍遥快活,给我留千古骂名?不行,我一定要去收拾胡媚儿和那个冒名顶替我的死妖精!”

苏倾气的双眼发红,她什么都没干,还是背了祸国殃民的黑锅。

“你不是苏妲己,你是苏倾。”元始扶着苏倾的肩膀,眼眸沉沉的看着她,“倾倾,以往你想干什么我都由着你,但这次,那两个妖孽不能动,事关性命,我不会让你胡来。”

“你别拦我?我非要去杀了胡媚儿和那个假的苏妲己,我就不信,两个妖孽死了,我还能被雷给劈死了?”

第69章

“雷怎么会劈你呢?”元始笑了下,哪道雷敢不经他允许乱劈?

“如果你只是想证明清白,我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办法很简单,找人进宫除妖就行。”

“谁?”

“姜子牙。”

元始算算时间,也到了姜子牙下山的时间。

三日后,姜子牙领了封神榜,怀揣满腔封侯拜相光耀门楣的激动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稍作安顿后,便按照师尊的吩咐,进宫找纣王揭露两个妖孽的真面目。

姜子牙多年学道,当然是有些手段的,一进宫,就施法让顶了苏妲己名号的玉石琵琶精现了形,纣王大惊,这两年,他一直以为这苏妲己就是当初最开始让他一见钟情的苏妲己。

苏媚儿眼见不好,急忙找国师申公豹求救,申公豹生怕姜子牙夺了他的国师之位,躲在暗中施法,姜子牙没防备,遭了申公豹的算计,眼前一花,将纣王当成狐狸精胡媚儿,一剑刺去,纣王没防备,肩膀中剑,惊怒中,申公豹现身,怒斥姜子牙是刺客,纣王当即招来侍卫要捉拿姜子牙。

姜子牙清醒过来,眼看说不清,忙使了个隐身决,离开王宫。

姜子牙走后,申公豹使了个障眼法,将玉石琵琶精又变成苏妲己的样子,骗纣王刚才只是妖道使得障眼法,纣王本来将信将疑,耐不住申公豹和胡媚儿两个灌迷魂汤,竟然真的信了,以为刚才真是姜子牙用的妖法将活生生的美人变成了玉石琵琶,现在还一直昏迷不醒。

当即大怒,封锁全城搜捕姜子牙。

一直跟元始隐身藏在一边看了全过程的苏倾,面无表情的看了看元始,“这就是你说的除妖?”

元始眼中闪过一丝尴尬,没想到申公豹会突然出现搅局。

自从苏倾过了十六岁生日,他推演天机总是很不顺,有些地方总会模糊不清,应该是天道故意遮挡住关键地方,让他看不清封神这件事到底会如何发展。

上榜之人如今都活的好好的,这件事具体怎么开始,会有着怎样的发展,他其实并不清楚。

就是因为不清楚具体走向,才会担心苏倾入劫。

闹了这一出,苏倾也算是彻底冷静下来,姜子牙肯定是除不了胡媚儿的,他要除了胡媚儿,被纣王封为国师,这剧情就没法往下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