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封神同人)富甲三界苏妲己(197)

作者: 桃野踏花 阅读记录

“你跑来这里做什么?”元始拉住苏倾的手腕,“不是答应我会乖乖在玉虚宫吗?怎么又私自跑下界来?”

“你还敢说?我为什么会跑下界你真不知道为什么?”苏倾想起元始让杨戬装作石矶的样子骗自己,顿时满脸怒色,“你明知道我师父跟着赵公明去了战场,却故意骗我,我在你眼里就那么蠢?连自己的师父都认不出来?”

元始脸色微变,之前他一直在是紫霄宫里等待凌霄花开,作为新婚礼物送给苏倾,只有用凌霄花做成的丹药护住苏倾的心脉,才能帮苏倾巩固元神,承受两人双修后他给她的磅礴法力。

只是花还没开,他就收到姜子牙的传信,匆匆下来,见到苏倾还以为她是贪玩,听了她的控诉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穿帮了。

元始微恼,杨戬真是没用,连这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但这会儿顾不上这个,他要赶紧回去守着凌霄花,这种花开在九重天的最顶上,狂风肆虐之地,花开如昙花一样,只有一瞬就会败落,没有及时采摘的话,就又要等上千年了。

“我,我也是怕你乱跑,跟我走。”元始这会儿顾不上跟苏倾解释,拉着她就要走。

“去哪儿?我不去!”苏倾立即甩开元始的手,“我师父命在旦夕,我要救她。”

“先跟我走,等晚点回来再说她的事。”元始很急,也不管苏倾愿不愿意,伸手揽着她就直接原地消失。

一直在附近打转不肯放弃的哪吒刚发现苏倾的身影,一晃眼的功夫,她就不见了,被元始天尊给带走了。

哪吒脑中灵光一闪,好像想起了一点片段,但等他仔细回忆时,却又捕捉不到了。

“真是奇了怪了,我到底在哪儿见过她?”哪吒喃喃的转身往回走。

苏倾被元始强行带着飞上了九天之外,正好也借此机会让师尊看看苏倾,他始终参详不透苏倾的命运,这让他心中不安。

“元始,你放我下来,你要带我去哪儿?”苏倾被元始紧搂在怀里,他宽大的袖子替她遮挡住九天之上凌厉的狂风,但依然寒冷刺骨。

没过多久,元始就停在九重天外的紫霄宫外,站稳之后,他才松开苏倾,指着眼前高大巍峨的宫殿对苏倾说:“这是紫霄宫,我带你去见师尊,让他看看你。”

“我为什么要去你见师尊?我不见,这里好冷,我要回去。”苏倾冻得缩了缩脖子,一心担心下面的赵公明和石矶。

“我们马上就要大婚了,你来见见师尊不是很正常吗?难得师尊他现在有空,你不要闹了。”元始一边拉着苏倾往紫霄宫里走去,一边有些头疼的嘱咐苏倾。

想到她那个脾气,元始还真怕她到师尊面前放肆。

就又凑近苏倾低声对她说:“你乖乖的,见了师尊,摘了凌霄花,我就帮你救师父。”

反正石矶也没在封神榜上,到时候随手救了也就救了。

苏倾这才脸色和缓,看了看元始有些不放心的道:“你说的啊,不要再骗我了。”

“放心,我答应你的事什么时候没算数过?”元始笑了笑,拉着苏倾进了紫霄宫。

元始让小童去通报,小童去了没多久却回来告诉元始说道祖闭关了,不见任何人。

元始有些失望,但也没说什么,拉着苏倾去了紫霄宫后山,等到了傍晚,终于把凌霄花成功采摘。

然后元始拉着苏倾直接回到玉虚宫,亲手把凌霄花炼制成丹药,给苏倾服用之后,他才安心。

燃灯过来汇报,说是大婚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只等明日吉时举行仪式。

苏倾一心惦记着石矶和赵公明,见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就开始不断的催元始快点跟他下界去救人。

元始被催的实在不耐烦了,只能跟着苏倾去了下界。

但等到了周营,苏倾才发现姜子牙竟然不在营帐中,哪吒也不在,甚至整个营帐里只有空帐篷,所有人都走了,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明明上午来的时候,还聚集着十几万的兵马,怎么会到了晚上就只剩个空营地。

难道是姜子牙得了讯息,知道自己会求着元始来救赵公明,所以不愿跟师尊对抗,就直接撤走了?

可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和元始会再找来的?肯定有人通风报信!

她回头看向元始,脸色已经很难看了,“是不是你通风报信的,让姜子牙撤走的?”

元始微皱眉头:“我?怎么会呢,我这一天不都跟你在一起?”

“不是你通风报信姜子牙怎么会走了?我知道你法力高深,想要给姜子牙通风报讯根本不用避讳我,随便是个小法术就能通知他了,元始,你真是卑鄙,一边答应我,一边又搞小动作,你就是非要杀了我师父是不是?”

苏倾心急如焚,口不择言的骂元始。

“倾倾!”元始还从没被人骂过这么狠呢,脸色顿时一边,提高声音喝她,同时掐指一算道:“石矶好端端的在商营里,你急什么?我答应你会保她不死,自然会说到做到。”

“可是姜子牙去了哪儿?”苏倾还是不相信元始,看着空营帐,总觉得这是个圈套。

“带我问问他。”元始看了眼苏倾,眉眼间带着无奈的宠溺,真是拿她没办法。一个石矶,还不至于让他失信于人。

元始身后画了个水镜,很快姜子牙的脸出现在水镜中,元始隔空跟姜子牙传音,问道:“你的营地怎么成空的?”

姜子牙那边很快回过来话,“禀师尊,弟子推算出商营今晚会有新的厉害大将来袭营,所以一早就带着士兵们躲起来了,待四日之后赵公明气绝,事情已经成了定居,弟子再回去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