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子多福(53)

作者:红芹酥酒 阅读记录

王德低下头不敢做声。

萧大人此行只带了六个神策军,恐怕都是万里挑一的,更别说那个叫徐逸的了,听说还是从边关回来的。

萧言卿将孟椒安排在附近的一家客栈里,一切妥当之后才离开。

走之前徐逸从外面带了一个姓李的嬷嬷回来,临时雇的人,让她接下来几日照顾孟椒。

孟椒犹豫开口,“就几日到家了,不必如此麻烦。”

徐逸笑道:“娘子一个女子出门不便,有人照顾着,大人也放心些。”

孟椒看了眼身旁的萧言卿,便没说话了。

萧言卿走到房间门口,让她别再送了,“你先回家住些日子,后面的事我来处理。”

说着话的时候,抬头扶了扶她发间有些歪了的钗子。

孟椒原本垂着头,听到他这么说,心里疑惑,不知道他要处理什么。

他是萧家四爷,而她只是个和离的女子,家境贫寒。

在外人眼中,她能嫁给谢长安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她抓住他的手,不过是想求一庇佑,比起赵诚,她宁愿无名无分跟着他。

至少哪一日他腻了,以他的为人,不会将她送人或者置她于死地,牵连家人。

目光落在他腰间,发现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将荷包系在玉带上了,他今日穿了一身月白银丝绣如意纹素锦长袍,荷包是青绿色的,佩戴在腰间略有些格格不入。

察觉到他的动作,孟椒下意识抬起头,清澈的眸子中带着几分疑惑,她的面容很美,鼻子小而精致,唇瓣如桃花。

萧言卿觉得有些动人,手不自觉往下,轻轻摩挲了下她粉白的脸颊。

孟椒脸一烫,又赶紧低下头去。

耳朵也跟着红了。

萧言卿笑了笑,“我走了。”

孟椒目送他下楼,身姿清俊挺拔。

等看不见人了,才转身回了屋。

次日一早,孟椒坐上了去庐州的船。两日后到达庐州码头,休息一夜,萧言卿的侍从租了一辆马车,跟着一群商队去了云阳县。

庐州多山,匪患一直不断,好在一路有惊无险,并未遇到什么山贼。

雪天路难走,原本预计两三天的路程,到达青石镇已经是第五天,两个侍从和嬷嬷将孟椒送到家门口,放下行李后就走,他们要回去复命。

孟椒感激他们一路照顾,若是没有他们俩,她不一定能安全回家。

从身上所有的碎银子拿出来,一共二十多两,“你们拿着吃酒,这一路都亏了你们护送。”

两人不敢收,“娘子客气了,来时徐大人已经给过钱了。”

翻身上了马车,直接扬鞭而去。

屋里的郭氏听到门口有动静,疑惑走出来看,到了门口时,就看到半年多没见的孙女俏生生站在那儿,看到她,直接红了眼睛鼻子喊她,“奶——”

这一声听得郭氏心里发酸,忙上前搂住孟椒,“你……怎么回来了?”

孟椒低着头,泪水仿佛断了的珠子一般,一时间哭得说不出话来。

隔壁几个邻居也听到动静了,探出头来看,看到是孟椒,一个个喜气洋洋,“探花娘子回来了!”

郭氏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不过没表现出来,安抚地拍了拍孟椒的后背,笑着对周围邻居道:“椒娘这孩子想家了,跑回来看望我们呢,麻烦各位帮忙搬一下行李,外面太冷了。”

邻居一听,都笑着过来帮忙搬箱子,哪知这两个箱子太重,一个人都搬不动,有人笑着打趣,“探花娘子也不知道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郭氏素来会做人,笑着说:“都有份,都有份。”

听得邻居都来了劲,还招呼家里孩子去把陈平两口子叫回来。

陈平在镇子上开了个学堂,苏琴也不卖豆腐了,平时给孩子们做些饭菜吃。

都是十几年的老街坊,孟椒看着大家熟悉热络的面庞,眼睛又是一红,进屋后,从包裹里拿出自己路上买的糖和糕点,每人分了一些。

直到苏琴和陈平两口子着急赶回来,众人才散了,留给他们一家子说话。

苏琴看到坐在屋里的长女,直接跑上前抱住痛哭,“椒娘,你可是受了什么委屈?怎么好好的回来了?”

孟椒听了这话,眼泪又止不住的往下流,抱住母亲,哽咽出声,“娘。”

陈平站在门口,一脸担忧的看着母女俩。

郭氏对儿子说,“去把小书也叫回来。”

陈平:“已经找人去叫了,下午就能回来。”

郭氏嗯了一声。

苏琴摸着女儿的脸颊,哭得鼻涕眼泪全都出来了,“椒娘,你跟娘说实话,你怎么突然回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孟椒红着眼眶,说出实情,“娘,我跟谢长安和离了。”

第25章 见面

此话一出, 几人都愣在原地,苏琴震惊的说不出来话,“和……和离?”

郭氏皱眉, 想都不想就气愤道:“那谢长安可是做了什么?”

倒不是她偏心, 而是她知道孙女的性子, 最是和善懂事不过了,从不惹是生非, 若是和离, 那必定是谢长安的问题。

想到这个便有气, “我早就说过,那谢长安嫁不得, 你们都不信, 看吧,果真如此。”

“那谢长安早不娶亲晚不娶亲,非要在出了孝期后娶,明知家中穷苦, 娶了妻后委屈人家,却什么都不说, 也就你们老实, 总觉得苦日子是一时的, 现在可好,一朝成了探花郎, 立马翻脸无情, 真真是不要脸至极!”

苏琴听了心中后悔万分, 哭着问女儿, “可真是如此?”

陈平不愿冤枉人,也问孟椒, “椒娘,你如实说来,父亲给你做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