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多福(62)
陈书愣愣点头,然后赶紧带着人往外走去。
郭氏做主惯了,遇到事也不慌,拿了三两银子出来给儿子,“咱们这一趟出去,恐怕得要两三个月才能回来,那些孩子也不能不管,你把这钱给隔壁的杨婶,让她帮忙看一下咱们家,顺便每日去学堂给孩子做一顿饭。”
陈平皱眉点头,“娘,一定要这么急吗?”
总觉得这样太上赶着了。
郭氏知道他读书人的轴劲儿又犯了,没好气白了他一眼,“人家带着这么多人大老远跑过来,什么都不图,甚至连出嫁的宅子婚服嫁妆都替我们准备,你还想怎么样?你以为人家跟你一样这么闲,咱们孙婿是当官的,事情那么多,急就急点,快去!”
陈平被骂的低下头,还没成亲呢,就孙女婿了。
转身往外走去。
孟椒将家里没吃完的糖都给他包上,让他拿去给学堂孩子分一分。
苏琴紧张问:“娘,我需要准备什么?”
郭氏道:“带两身穿的衣服,再把你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咱们凑一凑,嫁妆再少,但该有的还是得有。”
“哎”
苏琴转身去了屋子里。
郭氏也回了自己房间,将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当初为了买学堂,她将村子里的宅子田地全都卖了,还剩十几两银子,以及往日绣活攒下的钱和从泉州逃难带来的一些金银首饰。
那时海上匪患进城杀人,主家的人四处逃难,她带着儿子藏起来躲过一劫,出来后主家跑的一个人都没有,还有好多人就横死躺在地上,她愣是胆大一个个扒下那些金银首饰,带着儿子一路逃难至庐州。
这些金银首饰她只用了一小部分,买下这座宅子给儿子娶亲用了,孟椒和谢长安成亲时她都没拿出来,怕孙女傻乎乎又贴补谢家了。
如今来看,幸好是没拿了。
郭氏将一包的金银首饰一分为二,孙子过两年还要赶考,得给他留一些,最后大概是觉得他用不了这么多,又从里面拿了两样首饰添补给孟椒。
银子则全部带上了,林林总总,算起来差不多有二百两。
外面,苏琴已经全都收拾好了,除了她、陈平和儿子的两身换洗衣服,就是她的私产了。
她的私产不多,以前做豆腐攒下来的钱几乎大半都贴补给了孟椒,剩下的就是这两年陈平办学堂攒下的十几两银子。
不过孟椒生父在县里还有一套宅子和豆腐坊,之前一直没想过卖,她担心谢长安考不上,到时候谢长安也可以在县里开一家学堂。
后来谢长安高中,她才给卖了,那会儿孟椒已经去了京都,她想着等孟椒生下孩子,去京都城看望的时候把这钱给她,一共卖了二百一十两。
苏琴将钱数好递给郭氏。
郭氏将十几两还给她,让她收起来,“这些钱你收起来,家里得备着点银子作日常花销,这二百一十两和我的这些,一并作椒娘的嫁妆。”
苏琴看着这么多钱,脸色缓了缓,“应该不算少了吧。”
郭氏冷哼一声,“这才多少,那些富贵人家嫁女儿,陪嫁都是上万两银子,真正的十里红妆。”
苏琴咋舌,“那得多有钱。”
孟椒从屋里出来,心里感动,“娘,奶,我不要这些,我自己也有钱,和离那日早上,谢长安给了我五张银票,我要了。”
说着拿出四张银票。
郭氏接过银票,一脸奇怪,“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孟椒平静道:“应该是那沈家给的。”
郭氏冷笑,“真是的不中用,净靠女人。”
以前郭氏瞧不上谢长安,苏琴还会护着,如今跟没听见一样。
她笑得开心,“有八百两了,真好,咱们家也不算给椒娘丢人。”
孟椒眼睛红红的搂住她,“哪里丢人了?你们不知道多好。”
这是她盼了两辈子才见到的亲人。
中午在家吃完饭,检查一番觉得没有遗漏,陈平就叫儿子去找人,随后陈霜让人带着马车过来接人,浩浩荡荡离开。
周围街坊邻居出来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住隔壁的杨大娘知道些内情,但她不好在外面乱传,别人问起也只是摇摇头,等回家了才跟儿媳妇嘀嘀咕咕。
第28章 婚事
一路坐船北上, 等孟椒他们到达京都城时,雪才刚化,郊外枯枝冒出新芽, 人们才换下厚厚的袄子。
他们这趟乘坐的是兰舟, 船在虹桥下, 到时,天色将黑了。
虹桥热闹, 人影幢幢, 灯火通明, 陈平苏琴陈书没见过这么繁华的地方,下了船后, 一时间都不知道往哪里看。
陈霜安排人赁了三匹马车过来, 女眷一辆,陈平陈书一辆,还有一辆装载衣物书籍。
这一路虽然赶路匆忙,但陈霜将事无巨细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并没有吃什么苦头。
坐上马车后,一行人直接去了景明坊。
到了宅子后, 陈霜才真正松了口气。
吴嬷嬷和周叔都在, 吴嬷嬷搂住孟椒, “可算是来了,天天盼着呢, 这几日四郎晚上都到这边歇着, 应该也是在等你。”
孟椒握住她的手, “嬷嬷, 给你添麻烦了。”
“什么麻烦?这是天大的喜事,娘子快去屋里歇一歇, 我等会儿就过来找你。”
说着唤婢女带孟椒和郭氏他们去后院,又叫小厮把东西都搬下来。
孟椒对陈霜感激一番,才转身进了院子。
陈霜目送人离开后,笑着跟吴嬷嬷道别。
吴嬷嬷拉着她,“这么急做什么?吃点东西再走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