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44)
第143章 成郡王
县丞两腿打颤道:“大人,咱们的驿站,成郡王住是不是太寒酸了?”
主薄出主意:“不如请到县衙住。”在他看来,全新安最好的宅子就该是县令大人的宅子了。
沈明远插嘴:“可是县衙后宅还没驿站好啊!驿站的家具布置,可全是新的呢!”
主薄顿时一噎,他想着县令大人的宅子该是最好的,却忘了自家的县令大人异于常人。
来新安都小半年了,没买一个新家具,没请一次匠人整修院子。那后宅还跟他刚来时一样,半新不旧,相比之下更是寒酸啊!
县丞闻言,硬着头皮道:“不如请到下官家去,我立即让夫人带着孩子回乡下住。”
沈明觉忙安抚道:“众位莫急莫慌,皇上即派成郡王来咱小小新安,可见对晒盐法之重视。
成郡王自然也会以查看晒盐法为重,对于吃住之上,定不会挑剔。
再者,你们看,连节度使大人都跟着来了,新安县的情况节度使大人一清二楚,成郡王若挑剔这个,自有大人在上面周旋,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即可。”
众官吏这才有了主心骨,一想也对,真论起
配得上成郡王的住处,只有广州府的行宫了。
如今节度使大人在,天塌下来有大官顶着,我们再担惊受怕又有什么用呢?一时到都坦荡了。
县丞又想到一事:“满城百姓都聚在街道两旁,等着看钦差,大人咱们是不是要通知一声,来人是成郡王啊?万一有百姓无礼惹怒郡王如何是好?”
沈明觉确定也怕普通百姓冲撞了这支近千人的队伍,点点头道:“让县尉去吆喝一声,想看热闹也行,但得安静些。”
岂料众百姓一听来人是皇亲国戚,都吓得躲回家中不敢看热闹。对于见过最大的官是知府的普通百姓来说。
帝都来的钦差还敢看个热闹,可来的是一个王爷,他们连看都不敢看了。
还有当地百越人惊恐地道:“会不会又要打仗了?怎么会来个王爷?”
有人道:“来个王爷也是咱大周的王爷,咱们如今也是大周子民,没道理是来打仗的啊!”
“我们可是百越人!不得了不得了喽,快快家去锁了门要紧!”
可见当地百姓对大周的归属感还是不强啊!皇家来人,竟然都怕的回家锁门!若是别处,怎么也该是百姓载歌载舞,捧花捧酒欢迎啊!
很快成郡王和节度使一行人到了城门口,沈明觉带领众官吏恭敬行礼,他跟成郡王的唯一一次见面,就是在秦王宴请众学子席上,成郡王陪着父亲同来。
当时沈明觉作为一个寒门学子,跟着侯府世子谢清涛,与成郡王说过两句话。
这若是旁的官员,只怕早就跟座下官吏显摆,咱也是和秦王同过席说过话的!
而沈明觉自然不会把这种会面当做谈资,在新安众官吏面前说起。
他没料到的是,成郡王竟然率先谈起那次会面,当着众官吏的面笑道:“与沈大人一别两年,大人风采依旧啊!”
眼前这成郡王头戴银翅王帽,身穿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紫蟒袍,脚是金丝鹿皮靴,面如美玉,目似明星。龙章凤姿,贵气凌人。
任谁见了也要赞同上一声,好一个秀丽人物,不愧是凤子龙孙啊!这样一个人物,哪怕在帝都,也是人人见了都要仰望的存在。
人还未进岭南地界,听到消息的节度使就候在广州府等着。全广州府官吏,无一人敢与他对视谈笑。更别说小小新安,在皇上案前的舆图上连个标记都没有的旮旯小县。
谁能想到成郡王一到,竟然会先跟这旮旯小县的七品县令打招呼,并且听其语气,两人还十分相熟的样子。
新安县众官吏心中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自家大人跟钦差相熟,这场考察只怕不会有故意刁难之处。政绩顺利上报朝廷,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了啊!
惊的是他们又想起沈县令刚来新安的时候,所有人都当他是个没后台,推个简单的清洁全城的新政,都是百般遇阻。
而当时的他们,犹如看戏一样,未有一人主动帮忙,都等着沈县令跟前县令一样,放弃政绩,安稳呆三年就成了!
这一状况,直到谢清涛带着一千精兵来新安,让全县官吏百姓见识到沈县令是有后台的,才得以好转。
而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还是浅薄了,节度使大人还是沈大人的后台,沈大人明显是秦王的人啊!
果然又听成郡王道:“本王接到圣旨来岭南前,父王还与我道,沈大人沉稳有大志,可与之深交。
再听这晒盐法竟是大人研制而出,果然让人敬佩!”
沈明觉听他提及秦王,想到自己当初得到的委任是这新安一小吏,还是师座秦王介入才成这一方县令,忙恭敬道:
“下官有负师座赏识,来新安已近一年,才出这点子政绩。郡王殿下,谬赞了啊!”
这回连节度使都安静地听他俩人寒暄,他也完全没想到,沈县令竟然跟秦王有旧!幸好他没起贪念,将晒盐法的功劳都揽到自己头上。
否则沈县令悄悄与秦王通一封信,自己的罪责就大了!这么想着他对沈明觉更欣赏了,不骄不躁,有秦王做后台,竟然从未宣扬过。这样低调的年轻人,少啊!
听到成郡王来新安,水师大营的将军副将,浩浩荡荡来了几十人,又是一通寒暄,最后成郡王将一千护卫打发到水师大营扎营。
他只带了十几个护卫还有十几个奴仆进城,饶是如此,人也太多。再加上节度使带的仆人护卫,驿站根本不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