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46)
佳肴只得暂时放弃,准备待明天跟沈明觉一起来的时候,再想办法跟成郡王的厨子套近乎。
下午成郡王和节度使都赶路疲惫,欲休息调养,约好明日上午去看盐田。
县丞几人便先去盐田查看,若有即将收盐的人家,便让他们晚一天再收,明日钦差来时刚好可以看到收盐。
沈明觉回来时一身酒味却没醉意,先笑问佳肴:“面好吃吗?我本来还想再给你俩留馒头,结果席上给吃完了。”
佳肴忙道:“好吃是好吃!但是大哥你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了,万一被人发现人家会笑话你的。”
沈明觉笑说无妨,又道:“喝惯了你蒸馏的那个酒,这喝成郡王从帝都带来的好酒,都不会醉人了。
今日席上节度使还特意提及,我年礼送的酒很好,成郡王都来了兴致。
佳肴你那可有库存?明日宴上我带两坛去请成郡王一尝。”
佳肴存的酒不多,都是蒸馏了立即就做成花露水,听兄长要,便连夜和冰桃雪藕各守两时辰蒸房,蒸了两壶出来。
第145章 穷苦的沈县令
当夜,沈家兄妹在灯下讨论着成郡王和节度使,当然,沈明觉和佳肴是很认真地商量,明天带这两人看盐田会遇到的事情。
而沈明远则是捧着大方脑袋,不断咂嘴,眼神飘忽,心真接就飞到驿站厨房那一大袋白面上了。
而此时驿站的成郡王,正在听下面的人汇报,待说到沈明觉时,有仆从犹豫了下道:“今日席上,沈县令偷偷端走了两碗面条。”
成郡王先是一愣,随即好笑道:“想不到劲瘦的沈大人胃口还挺好,席上就没少吃,吃再多本王也不会笑话他,用得着偷面!”
可怜沈大人还不知道,驿站自从成郡王进去,那是一只苍蝇飞进去都有人知道,他自认为和沈明远动作麻利,却不知被人全程看个正着。
仆人又道:“倒不是沈大人自己吃,奴才看着他是让随从端回了县衙后宅,两刻钟后那人把碗悄悄送了回来。”
有属官叹道:“听说岭南清苦,许多官员来岭南过的日子连帝都的寻常百姓还不如。
这新安又是岭南最穷的几个县之一,沈县令又是寒门士子,孤身来新安,只凭他那点俸禄,日子想必过的……”
他没说下去,在场众人却听的明白,成郡王顿时只觉心里堵的慌:“想不到我大周堂堂七品县令,竟然要在席面上替家仆偷吃的!
若不是本王亲自来新安,这话传回帝都,我是怎么也不会信的!”
刚巧厨子送点心过来,笑道:“王爷今个是没看到沈大人那随从,长的方头大耳,高大威猛,却在奴才做菜的时候,扒着窗户流着口水看菜肴。
当时奴几个还笑说,这人八成是个傻子!后来才知道竟然是沈大人的贴身随从。也不知平常都吃什么,跟没见过肉一样!”
他哪知道,沈明远看的根本不是那些鱼肉,而是那袋白面!
成郡王当下决定,他在新安这段时间多请沈明觉吃几顿饭,待他回到帝都复命,皇上若给赏赐,他定替沈明觉多求些钱财。
就这样,沈明觉沈大人,在成郡王心中的形象,瞬间由父王赏识的青年才俊变成穷苦县令,穷到会在酒席上偷吃的那种!
翌日,沈明觉和县丞陪同成郡王和节度使正式去看盐田,佳肴完全不担心盐田那时会有什么意外。
虽是正月,盐农们却没闲着,趁着太阳好,早就晒起了盐。
成郡王只要不是个酒囊饭袋,顶多去盐田处看个三五次,就能把晒盐的过程看个明白。
沈明远今天跟着沈明觉同去了,他走时那叫一步三回头,本就大的脑袋,仿佛一夜之间更大了,偏偏给你摆个讨糖吃的模样。
佳肴若不是他妹,铁定一巴掌呼过去了!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吧,今天我一定把面弄回来!”
沈明远如同托负终身大事一样郑重:“妹啊,二哥的肚子就靠你了!”
他从昨天中午吃了一碗面,一直到今天早上是一粒米都没吃。说是怕吃了别的东西,把好不容易吃到的嘴里,面的滋味给淡去了。
第146章 为吃面而努力
佳肴那个无语,昨晚特意卤了肉,像哄孩子一样哄他吃饭,他竟然也能忍住不吃。中午吃面的碗还不让洗,抱着个空碗,看着蒜,那叫个望眼欲穿。
把冰桃雪藕都搞内疚了:“我们不该吃那面条子的,应该留给阿远哥吃。”
佳肴笑道:“你们当留得住吗?由他吃饱,一顿三大碗都能吃下!”
早上佳肴炒了河粉,煮了香菇肉丸粥。早两天拿紫苏、姜蒜、糖和酱油腌制的青椒卷,爽脆鲜辣,佐粥最好不过。
沈明觉知道去盐田要跑一上午,早上吃了一大盘河粉喝了两碗粥。
结果沈明远还是不肯吃,佳肴只得给他煮几个鸡蛋带着,饿的受不了时自然会吃。
又跟他保证,晚上他们从盐田回来时,她一定会从成郡王厨子那里换来面。
送走两人后,佳肴带着堂哥委以的重任,收拾的干净利落,带着几样礼物来驿站拜访。
成郡王一走,护卫仆人跟去了大半,只留厨子跟几人守在驿站。佳肴以沈县令管家身份拜访,被接待进去。
她有心套近乎,先取奶糖请几人尝:“据说是帝都的吃法,我学着做的,几位哥哥尝尝我做的正宗吗?”
那胖厨子似是留下仆人中管事的,一听这话率先取了奶糖吃,闭着眼睛品味半晌道:
“帝都没这个吃法,倒像是西域那边的奶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