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57)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有了之前佳肴要盐田试验,结果试出来个震惊人的晒盐法,沈明觉岂会说不!

当即让沈明远整出一大块,最肥沃的上等水田:“佳肴想种什么随便种。”

佳肴回家先挑谷中,挑颗料饱满的,拿水泡了再拿存布盖上,放一天一夜果然都发了芽。

然后挑了一小块田撒了草木灰做秧底,把稻种洒上后,拿油布和竹子搭棚子盖上。

这油布是做伞做雨衣的材料,价格可不低。百姓瞧见都议论纷纷,说沈大人为了挡个鸟竟然拿这么贵的油布当盖子用!

并且,这田你盖上里面的种子能发芽吗?都笑说果然是中原人能干出来的,只会种麦和糜,不会种稻。

佳肴天天去庄园前先绕到秧底瞧秧苗长势,那块大肥田就闲着,这一闲几天还没事,结果一闲一个月,草都长出来了,又让沈明远犁一次除草。

附近所有水田都种了稻,一片青绿的小苗苗,中间一大块水汪汪的闲着,显眼极了。

这下连县丞都看不过去,提醒沈明觉道:“那虽是大人的职田,可闲在那里百姓看着总归不好。

再传出大人对春耕不重视的闲话,只怕于大人不利啊!”

沈明觉笑道:“那块田并非闲着,本官有大用,县丞过段时间就知道了。”

佳肴见闲置肥田引起这么大的议论,也心急了,生怕自己种不好到时连累大哥惹人非议。

好在秧底的苗长势极好,长到四寸左右的时候佳肴决定不再等,直接栽了。

这一天职田处非常热闹,沈县令全家出去插秧。

附近百姓都围过来看,他们还是第一见这么种稻的!只见那油布掀去,一小块长的密密麻麻的秧苗,被拨起一把把扎好。

再抛到水田地,尔后两人在左右田堤上扯绳子拉直,佳肴带头,沈明觉、沈明远、冰桃雪藕跟在站成一排学着。

这一刻,没有县令大人,没有奴婢,五人全是农夫。

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裤脚挽到膝,小腿肚上不时还爬来个蚂蝗吸血。

佳肴已经不怕蚂蝗了,一把扯下扔到岸边的桶子里,这个用开水烫死晒干还能卖到药铺呢!

像个夫子一样对四人道:“看好了!左手拿秧把,右手取两三棵秧苗。

用力插到泥田里,一定要插深插稳了,若是秧根不稳就会漂起来。”

四人有样学样,做的都不错,就连沈明觉在老家也是常干农活的,插秧虽是第一次,也不成问题。

五人齐心合力,很快插完一排,冰桃雪藕就上岸把绳子往后移几寸。

一个上午,佳肴觉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两条脚必须八字着走,否则大腿内侧就痛的你想哭。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终于把一大块约五亩的水田给栽完了,那小秧苗一排排一队队,整整齐齐随风摇摆着,看着可喜人了。

让佳肴尴尬的是,有几处漂起苗的,都是她栽的,另外四个学生到栽的没漂起来!

第163章 吹毛求疵的成郡王

围观百姓先赞沈大人干农活有模有样,不像之前有些官,脚还没下到黄泥中,就嫌弃脏污,还偏偏摆一幅本官来体察民情的模样。

有人说这个栽法好,不用担心稻种被鸟吃了,也不用担心不出芽最后要补苗。

但更多的则说是胡闹,瞧瞧别人家的苗都长小腿高了,这才四寸长,到时候赶不上种第二季稻,田还闲了一个多月,平白浪费时间。

又说那稻种就该田里生根发芽长的才壮实,像这样移栽的根基太浅不稳,肯定长势不行收成差!

可惜了这块上等水田,少打多少稻哦!

沈明觉拿块木板写上‘试验田’三个字,插在田头,对围观百姓道:“这块田是本官新学的插秧法试种,且看今秋收成如何?”

还叫来主薄:“你给记下来,从育苗到插秧给记录清楚了,如果今秋收成好,本官要在县里推行这种栽法。”

自家职田春耕完,佳肴那个累啊,再次感叹农人之辛苦。

可农人又是最穷苦,靠天吃饭,粮税重,前朝四处可见‘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况。

今朝还好些,朝廷对粮税一减再减,百姓到能裹腹,除非是大灾,蝗灾、水灾、旱灾这样的,饿死人的情况已经少很多了。

佳肴这边忙了一个多月的春耕,庄园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成郡王的行宫都建好了。

前后两栋五间三层,不说新安就是整个岭南都难见的气派大房子。

成郡王决定待行宫漆味散尽,他立即就搬进来住,那小驿站他嘴上没说,有了这行宫对比,只怕已经嫌弃死了。

他对佳肴道:“本王没修花园亭院,就是想着所有地你都会种花种草,这庄园就是个大花园了。

所以你得给我规划好了,若是给本王弄的乱七八糟,我不修理花园先修理你!”

佳肴怂的庄园全草图不离身,睡梦里还想着哪块栽树哪片种花的。

先把地势高的一片划出来与管家商量道:“不如先盖几十间房子,园丁匠人入园总要有住处。”

管家认同,盖行宫的匠人还没走,直接拉来盖了六十套,三间两偏房的砖瓦房。

一排十栋,整整齐齐比村落建的东一间西一间看着好看多了。

佳肴瞬间有了种前世玩秘密花园的感觉,房屋、作坊、磨坊、牲口棚、打铁的、木匠、一样样规划出来,立即就有人来盖好。

除了盖好后不能随便移动,简直跟玩游戏一样!

如是成天撸着袖子,手持全庄园图纸,和赵管家风风火火地这里跑来那里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