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60)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就在佳肴才把攒了许久的银子送回家给母亲,而自己则捉襟见肘,连农夫送水牛奶的钱都快不够付了。

还好二哥体贴,悄悄给佳肴十两银子,脸通红嘴唇动了半晌也没说出口。

佳肴明白地道:“我借的!放心二哥,绝对会还!”

沈明远这才吭哧道:“这是二哥娶媳妇的本钱,还要给佳肴攒嫁妆。”

佳肴顿时很感动,两人一起吐槽大哥那个碎银机,也不知道这新安到底多久才能摆脱赤贫,最起码县令大人不用自己贴银子!

不成想没几天,新安城来了一批从杭州来的商队,一进城就拉着两车麦子直接到县衙。

不巧沈明觉去巡视河道,佳肴去了阳光山庄,冰桃立即去通知杏花巷的沈明远。

第166章 谢清涛的麦子送来了

沈明远正忙的满头大汗,守着烤蚊香的炉子不挪脚,给了母亲十两银子,又借佳肴十两,他挣钱的欲望空前高涨。

待听到有人送麦子来,忙叫来一人守烤炉,自己赶紧擦了汗掩不住地欢喜,边往家走边喜道:“谁送麦子来了?是成郡王的那个赵管家吗?”

冰桃摇头道:“不是,送了两大车十几袋呢!”

沈明远算算时间喜道:“定是阿力送的!”

待两人回到后宅一听果然是谢清涛送的,还附带一封长信和银票。

沈明远收好信和银票,让人把麦子搬到杏花巷,这段时间多雨又潮,杏花巷有烤房干燥,麦子不易受潮。

虽然成郡王送的麦子还没吃完,但是粮食从来都是多多益善,有这么多麦子,他也能顿顿敞开肚皮吃面了!

又请那商队众人到杏花巷吃了顿饭,冰桃掌的勺。他考虑的还挺周到,怕在县令府上请商队吃饭,传出去怕对大哥有影响,故而在杏花巷请。

饭桌上一再追问谢家主仆的情况,还问阿力瘦了没有?人家商队本就跟这两人打个照面而已,哪里知道这些?

沈明远没打听到啥,却让对方打听到花露水就是沈县令的管家做的,而沈明远是县令的随从。

忙请求沈明远引见沈佳肴谈花露水生意,沈明远便让他们在杏花巷等着,佳肴要傍晚才回来。

他又灵光一闪推销蚊香拿给商队看:“这也是新安一大特产,你们从杭州来应该听说过吧?要不要拿一批货,我给你算便宜些!”

商队除了花露水,本就有打算进一批蚊香、干河粉、奶糖、蔗糖,一见这么巧走到蚊香工坊来了,能一手价拿到蚊香,自然要紧蚊香先看。

沈明远拿几样成品来:“这是竹香型、秋菊香型、艾草香型,你们瞧瞧色泽,我再点点你们闻闻味道。”

那商队首领问:“都是一个价吗?”

沈明远灵机一动:“竹香和艾草都是一扎五文,这秋菊就贵些,你们也知道野秋菊花期短,采摘难,所以量少,一扎就贵两文。”

佳肴若在此,定欣慰自家二哥终于有了点生意头脑,都知道看行情涨价了。

最后商队三种香型各要一万根,三万根也就是十七两银子,这可是今年最大的一笔订单!

沈明远强掩着欢喜,吞吞口水强装淡定道:“你们大老远从杭州来,就带三万根会不会少了点?”

首领笑道:“山路难行,货不能多拿,还要带别的货呢!”

沈明远想到成郡王用船到江南一带买花草事宜,疑惑道:“为什么不用船带货?船直接到新安港,不是快很多?一船带的货也多!”

那首领用怀疑地眼神看他一眼,这人真是不懂还是故意问的:“新安港是水师军港,商船不能进啊!”

沈明远赶紧说去准备蚊香,没再跟他们多聊,不过还记得叫冰桃跟他们谈干河粉和奶糖的生意。至于蔗糖,他们只能自己到集市上一家家地收货。

--

作者有话说:

呜呜呜,三十万字的完读率好低啊!大家提提意见,我改!

第167章 这钱不给大哥敢不敢?

待傍晚佳肴和雪藕回到后宅,雪藕去煮饭,佳肴却是累的先上床躺会恢复元气。

这两天成郡王都不在庄园,听说是去了水师大营。

他在的时候佳肴嫌他总乱改主意,让自己的多做无用功。

结果他不在才发现,下面那些人,包括赵管家,稍微大一点的事就不敢自专,来一句:“还是明日报与王爷之后再定夺吧!”

搞得佳肴的事更多,并且是一堆堆事摆着还解决不了。

这才眯上眼睛,脑中还想着阳光庄园不请佃户,只是成郡王带的仆人干活。

而许多人都干不好花匠的活,要不要明天请两个花农去上上课?

就听雪藕小声敲门问道:“小哥,我和了三碗面,擀面条该加多少水啊?”

佳肴轻叹一声道:“先加一碗水,再边揉边加一点,要和硬一点,太软不好吃。”

雪藕悄悄回厨房,接着跟那盆面战斗!沈家这段时间常吃面,可她和冰桃就是学不会和面。

不是软了就是硬了,馒头蒸的皮坑坑洼洼,跟小哥蒸的白胖胖的馒头完全没法比!

正用力揉着面,突然见沈明远进来,指着盆道:“水太多,再加点面。你揉好别擀,让佳肴擀啊!

把腊肉切好,小青菜择好洗好就成了。”

心中加一句:这么好的白面,让你煮糟蹋了多浪费啊!

待去敲佳肴的房门,却听妹妹来一句:“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少量添水。还不成你搁着煮米饭吧,我晚点揉了明早蒸馒头。”

沈明远赶紧道:“是二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