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90)
作者有话说:
明天就是2021了!祝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还要继续追书哦~~爱你们
第207章 肖大叔的气恼
李氏在娘家受了一肚子气,加上几天都没等到太子去朱雀大街,又气又憋屈,回肖府就把火气全发在肖弘宣身上。
直接让把肖大叔立即送回老家,此生都不准他再进帝都,否则她就一直住在别院再不回肖府。
肖弘宣也觉得父亲那样大咧咧地跑到李府太过丢人,并且一个猎户父亲在帝都这样四处闲逛,迟早被同僚知晓,到时只会更加笑话他。
便给肖大叔准备的行李和银两,劝他回乐安。
肖大叔走了那么久才到帝都,若是儿子真娶了个好媳妇,他心安了,回乐安就回乐安。
他还想多打点猎物攒点银两,待佳肴出嫁时给她添妆。自家儿子对不起人家,只有做爹的来弥补一二。
可儿子这娶的是个啥媳妇啊!成天啥事不干,一群丫环婆子围着,比照顾婴儿还费心。
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高门贵女,从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就是看不习惯,也能试着去理解。
可这媳妇还极无礼极嚣张跋扈,不光对丈夫没点做妻子的样子,对公爹竟然上来就甩脸色,还当着公爹的面打丈夫!
这样的媳妇,在农村,早就休了!
偏偏儿子还当个宝一样哄着!他就想不明白,这李氏哪里有佳肴好了?
佳肴一手好厨艺,又勤快又懂事,人情礼节方面更是打小就被人夸的,长相不说十里八村,全乐安都找不到比她拔尖的!还是从小儿一起长大的。
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好好的佳肴不要,去要这李氏女呢?就因为李氏女是高门大户的?
人家是高门大户,你可是猎户出身,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娶了又怎么样?还不跟当上门女婿一样!
肖大叔再听儿子劝自己回乐安,直接把他送的银子往地上一掷:“你爹一辈子没念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萝筐,可有些道理还是懂的。
你这样家宅不宁,妻子都管不了,这官途上想做的高怕也难!
听爹一句劝,这李氏女不是贤妻,教妻如教子,你要么背后好好教一教,要么就趁两人没孩子早点和离算了!
爹可没脸说让你娶佳肴,如今人家沈家也瞧不上咱,你本本分分地娶个门当户对的。你想娶官家女也成啊,你那同僚总有适龄的姐妹女儿吧!
别想攀高亲,那些当大官有几个是靠攀亲攀上去的!”
肖大叔一席话说的肖弘宣是脸色青白,说他是给李家当上门女婿,全靠李家的话他人前人后听了不少。可也没有父亲这样直白的说出来扎心。
他的拳头在衣袖里握了又握,恨不能当面斥责父亲,若非你是猎户,我何须在帝都步步为营!
如今好不容易娶了高门女,你不说为我高兴,还说这些丧气话是何意?还让他与李氏和离,他若真这么做,明个就能被派遣到漠北去!
难道你这做父亲的,巴不得儿子一辈子当个七品小官,再无寸进吗?
当夜两父子各在各的房间气闷,翌日肖大叔就自己离了府,到学士馆来住了。
直接跟肖弘宣说,即嫌他这老父亲,就别管他。凭他在帝都还能饿死不成!
刘大爷多多少少是看出了点这肖家的情况,肖夫人的跋扈也是出了名的。他也劝肖大叔回乐安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不了那么多啊!
肖大叔到底放心不下独子,总觉得那李家不是好相与的,李氏对儿子又是张口就骂,伸手就打,整个肖府就没一个跟儿子同心的。
万一真出了什么事,儿子连个得用的人都没有。他就在帝都住一段时日,也不去肖府,就在学士馆,有空就去翰林院旁边的茶楼坐坐,知道儿子好就行了!
古话说,少年不知双亲意,养儿方知父母恩。
肖弘宣如今还没孩子,自然无法理解父亲为何巴巴从老家过来给他添麻烦。
但是见父亲真没再上肖府搅扰,也没去李府攀亲,成天就在学士馆,找了份去菜市场给人剥羊皮的活计。他常年打猎,这剥皮子的手艺可谓炉火纯青。
肖弘宣几次给他银子,让他别再去菜市场干活,结果肖大叔问他俸禄是多少?听完再盘算,根本不可能养活肖府那么多人。
直说他这银子自己不能要,指不定是李氏的陪嫁银子呢!他就是穷死饿死也不会用。又把肖弘宣给气的仰倒,还真的没管过他。
肖大叔就这样平静地开始帝都的生活,结果那天往朱雀大街送羊皮时,无意看到李氏笑盈盈地和一个富贵公子,同坐一个辆豪华马车上。
第208章 圣旨到了沈家村
肖大叔看到儿媳和别的男人同乘一辆车,心生疑窦,追着马车却见他们出城了。
他恨不得立即跑去告诉儿子,这李氏不检点,可又怕儿子说他胡说八道。
想到李氏有陪嫁庄园在城郊,她时常去小住。若是守在她的庄园,她真敢带野男人,自己抓个现行,儿子铁定没话说了!
这才有了他向刘大爷打听李氏陪嫁庄园的一幕。
肖大叔憋屈的帝都生活先不论,此时谢清涛终于走完了水路,开始了快马加鞭的陆路。
在常山县的时候,他想起那个过了年要到新安的夏公子,他父亲就是常山县令。
谢清涛不知脑袋怎么想的,换了身最好的衣裳,提着礼物去县衙拜访夏大人。
一听是沈明觉的朋友还是礼部官员,夏大人自然郑重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