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198)
大周的官员不祭龙王的!”
佳肴没说什么‘龙王是不存的’,‘这大雨就是因为雨季,台风就是海上的飓风而已’,之类的科普。
因为沿人地域的百姓,信海龙王,是根深蒂固的信仰问题。
对于别人的信仰,你可以不信,可以不认同,但不能口头嘲笑或是鄙视。只能用他们理解方式潜移默化改变。
就连人家西门豹治邺都是跟百姓说:“让巫婆去给河神带个话。”而不是说“她是骗你们的!根本没有河神!”
佳肴回房,开始苦思,万一真有活祭事件,能用什么方法,既让百姓信服,又破除这一长久的迷信呢?
一连想了几日,才大概有个主意,还未跟兄长商议,台风,真的来了!
大风呼啸而至,如同一只巨大的猛兽,从海上奔腾而来袭击这片可怜的大地。正午时的天地,也被这头猛兽遮得昏天暗地。
云团如同染墨的雪、烧焦的棉,黑压压的似是随时会从天上掉下来。风声似鬼哭如狼嚎,无孔不入地往人的耳朵钻。
三人合抱的大榕树连根拔起,草房泥房如同风卷落叶一样,吹的东倒西歪又轰隆倒地,四处可见断瓦残垣。
这片不幸的土地,唯一幸运的也就是没有人受伤。因为在台风来之前,他们的县令沈明觉,带着一干官吏。
一家家搜过,生怕遗漏某个不会走的孩子,某个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某人宁愿死在自家祖宅祭龙王,也不愿离开的愚民。
最终确认没有遗漏百姓,并且打开羊圈猪圈,任牲口自行逃命。至于重要的耕牛,早被百姓牵到官府的牛棚寄放了。
当初沈明觉要建牛棚,可是受尽阻力的,想不到这次台风天倒中了大用。
沈明觉和沈明远守在阳光山庄,谢清涛和县丞守在县学,这两处是安置百姓最多的。
冰桃雪藕去了杏花巷,佳肴则被沈明觉送到驿站,求成郡王庇护。虽然佳肴一再说,自己绝不从县衙跑出去。
可沈明觉却另有担心,他怕大灾之后会有灾民闹事,而闹事的第一个对象一定是官府后衙。
佳肴想跟他一起去阳光山庄,沈明觉头一次对佳肴用那种绝望又温柔的语气说话:
“佳肴啊,只要你好好的,大哥怎么都不怕。
可是你若有危险,我怕我会撑不下去。就当哥求你了,乖乖留在成郡王身边,等我回来接你。”
第218章 本王可不好男风
就连谢清涛也未提让他把佳肴带在身边,跟他同去县学的话。
而是站在沈明觉这边,笑着安慰佳肴:“不管新安出了什么事,成郡王身边都是最安全的,只有佳肴安全了,我们才能放心!
佳肴也要放心,等这风一停,胖哥买好排骨,带回家佳肴给我们做红烧排骨吃。”
佳肴觉得他俩都把自己当孩子哄,仿佛不去就是个不听话的小孩一样。
却不知谢清涛的心同样煎熬着,他再一次恨自己无能为力,天灾面前保护不了心爱的女子。
还送她去寻另一个位高权重的男子的庇护!
最无能为力的时候,偏偏遇到那个最想保护的人。能有什么办法呢?
台风呼啸,驿站门窗紧闭,佳肴一路来时的衣裳被雨淋个湿透,她默默地站在窗前。
透着模糊的窗户纸,静静地看着外面台风暴雨肆虐。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连动都没动一下。
她的两个兄长,她的朋友,此刻全在外面跟台风奋战。而自己,只能躲在这全新安最结实的房子里,一点用处也没有。
成郡王默默地在她身后看了她许久,看这个清瘦矮小的小管家,站得如松一样笔直,一身湿衣裳滴着水也不嫌不舒服。
“我倒要看你能站多久!”成郡王喝着茶听着雨,不时有下人来报他关心的事项,偶尔执笔写封短信。
直到一个时辰后,见这小管家竟然真的一动都没动,他才慢慢走到她面前,却见她那眼睛跟水帘一样,不断流着水。
呃,成郡王感觉她不是在哭,哭怎么着也要有声音吧!哪有这样咬着唇不吱声,眼泪一直流着的。
再看她脸色苍白,长长的睫毛沾了泪珠黏在一起,显得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又楚楚可怜。
成郡王赶忙叫人:“取身干净衣裳来!”
又有些气自己怎么跟这小管家赌气似的,她不理人,就任由她一身湿衣裳站着,万一得了伤寒病倒,自己还要给沈大人交代不是!
早听闻沈大人对身边两个从家乡带出来的仆人好,席上肯为仆人偷面吃,这台风天肯为一个小管家求到自己面前。
只是没想到,沈大人会对一个仆人看重到这个地步!
又对佳肴道:“你也莫担心,这海风来了又去,不过几天功夫。海风一走雨也就停了。
沈大人这段时间处置得很得当,还有水师帮忙,不会有事的。”
佳肴木木地点点头,待婢女送来衣裳,她僵硬地弯腰行礼,鼻音极重地道:“多谢郡王,小的换衣裳去了。”
待佳肴换上一身明显不合身大了许多的衣裳,一头湿透的乌发散开,显得皮肤极白,脸更小了。
成郡王看一眼,竟然觉得心跳得有点快,很有种冲动去拢一拢她的头发。赶紧扭过脸看最新的急报。
本王可不好男风!
却说在阳光山庄的沈明觉,拉了警戒线,严禁人出入到盐田那一块。
那一片已经涨潮上来,但因为有许多房子渔船被吹倒,许多物件都漂在海面上,有心焦家里的百姓,总是忍不住要冲过去把家里的东西拉一点出来。